铁路基坑不影响周边大型建筑,打造出国产最大盾构机,副中心成创新创业热土

铁路基坑不影响周边大型建筑,打造出国产最大盾构机,副中心成创新创业热土

“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参加超级工程的建设。”一位建筑工程师告诉记者。幸运的是,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大工程接力完工和一批前沿项目扎堆落地,各类科技创新人才也有了一展才华的舞台。如今,无数科技尖兵、创新人才正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汗水、实现自身价值。

北京城市副中心今日召开“科技创新人才建功副中心”发布会,多位科技创新人才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挑战超高难度

参与超级工程建设是每个优秀工程师的梦想,在超级工程背后,往往藏着令人难以企及的超高难度挑战。然而,对于最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常人难以企及的难度挑战,反而点燃了他们不竭的工作热情和探索精神。

“副中心站项目将综合交通枢纽消隐于地下,打破了铁路割裂城市的传统设计。但是,在狭小空间建设立体化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综合体,给施工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北京城建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部副总经理兼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2标段项目经理李金和说,项目周边市政道路、管线、铁路、楼房密布,无论是哪一处发生不均匀沉降,都是致命问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技术团队创新采用了T型地连墙和局部止水帷幕相结合的设计,保证施工期间的基坑安全。最终,188幅地连墙顺利闭合,铸就起了施工基坑的钢铁长城。

“剧场,堪称建筑艺术殿堂中的超高难度挑战。”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总工程师付雅娣说。“让观众叹为观止的极致视听享受背后,涉及声学、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60多个专业系统、30多个学科门类。舞台工艺与建造技艺交织出的高复杂度,点燃了我作为一名工程师的工作热情和探索精神。”

面对世界一流剧院的超高标准和“超级工程”施工挑战,付雅娣和团队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超级难题,通过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建造推动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造”的最高水平。

创新没有前路可循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汇聚着诸多超大规模的投资、超前理念的项目。这往往意味着,设计师们没有任何前路可循。这是挑战,也是机遇。科技工作者们只有耐住寂寞、攻关克难。

“设计中国元素IP的主题项目,没有任何可参考的先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院副院长张庆利说,2016年起,他参与了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负责全园区的总体规划、以及“功夫熊猫”和“未来水世界”的设计及工程协调。

“‘功夫熊猫’是环球影城将第一个功夫熊猫主题落地北京。中方业主找到我们商量全面接手时,我心里真的没底。”他说,“设计团队开始了艰苦奋战,全球38家设计公司在一个平台、一个模型上同时工作、协同作战。功夫熊猫3万平方米建筑,设计图纸就达到1.4万张,用两辆卡车运到了工地。最终我们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同时锻炼出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意设计团队。”

“北京东六环工程是一个看不见的超级工程,7.4公里盾构隧道全部位于副中心地下,最大埋深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深的隧道,也是国内超大直径盾构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隧道之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盾构经理孙长松说。

为此,技术团队量身打造国产最大直径16.07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京华号”。这台盾构机长150米、重4300吨,首次应用超大直径常压刀盘、智能预测换刀、超前地质感知等核心技术,代表了当今国内超大直径隧道掘进装备的最高制造水平。

孙长松说,“2021年5月盾构机顺利始发,历时25个月的时间,我们驾驶京华号成功攻克了55个地上风险源,完成7336米的地下穿越。看到盾构机破土而出、隧道贯通的那一刻,我们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副中心广阔的土地和丰沛的物产,也让一批从高等学府走出的“新农人”在这里扎根,把无数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晓恬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生,也是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科技小院的院长。“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永乐店镇和西槐庄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战阵地。”

她说,“我们全程参与农业种植管理,在田间深造、成长,为农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技术指导,为科技助农注入青春活力。”如今,科技小院的学生们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共种植了52亩果蔬。

2020年时,西槐庄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年收入只有11万元。2021年,科技小院学生为村里引进番茄和其他果蔬作物新品种,帮助村集体增收34万元。2022年,除了对现有品种进行升级改造之外,在秋季又引进鲜食玉米,年收入达到70万元,与2020年相比,收入翻了5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山西长治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