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文化之河 更是科技之河

大运河是文化之河 更是科技之河

大运河是文化之河 更是科技之河

□闫雯雯 吴德玉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至今已延续2500余年。

“开邗沟,筑邗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以邗沟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成为中国大运河的起点。至隋朝,大运河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隋通运河,唐开港埠,扬州也凭借着大运河枢纽中心的地位成为东南第一大都会,“扬一益二”名扬天下;至南宋,京杭大运河也是最著名的水道,四方公私之船入运河“如履平地,川、广巨舰,直抵都城(杭州)”。

大运河,不仅贯通南北,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唐代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几乎都是从扬州由大运河出发。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撰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明确记载大运河的游历过程:“……掘沟(指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宽二丈余,直流无曲,此即隋炀帝所掘矣……”举世闻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也详细记录了大运河两岸的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富庶与繁华。

大运河流过漫长的时间之河,以其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的雍容气度,将文脉与历史紧密相连。宋之问、王维、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用优美的诗句歌咏过大运河。诗仙李白在大运河上写下了不可多得的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作:“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杨万里在《练湖放闸》中描写了练湖开闸济水大运河的壮丽之景:“满耳雷声动地来,窥窗银浪打船开。练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万雪堆。”

“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南宋诗人范成大曾经描述过大运河上的船闸注水时的情景,那时他应该不会意识到,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文化的河,也是科技之河。早在范成大出生前142年,淮南转运副使乔维岳在淮南漕渠修建了一道复式船闸,比同类船闸在欧洲出现整整早了389年。

与张衡、祖冲之、落下闳等人齐名天下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领导开凿了大运河最北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首次实现了元代南北大运河由北京到杭州的全线通航。

受历史演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20世纪初京杭大运河出现断流。一直到2022年,水利部联合京津冀鲁四省市开展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工作,京杭大运河百年之后再次全线水流贯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河北省保定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