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币交易超9400万笔、6个项目“出箱”……北京披露数字金融成绩单

数币交易超9400万笔、6个项目“出箱”……北京披露数字金融成绩单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已成为首都的两大支柱产业”“五批26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6个项目率先完成测试”“未来,北京将打造与首都的4个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数字金融体系”……7月6日上午,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在石景山区召开,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和下一步规划也被提及。

论坛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指出,北京是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正在全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金融、数字经济三方面叠加优势。基于上述优势,北京市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发布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建设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了金融领域的数字专区等多个方面。

作为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数字金融当前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伴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覆盖和应用,金融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方式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为了契合这一变革,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同样经历了革新。

在北京数字金融发展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维久介绍称,北京高度重视数字金融的发展,注重激发金融+科技+数据要素形成的倍增效应。当前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已成为首都的两大支柱产业,全市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金融业占比超过20%,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十分明显。

细化到具体举措方面,北京深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北京累计实现数字人民币交易9400余万笔;搭建数字化的小微金融服务平台、建立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发布机制,并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在数字金融治理方面,赵维久指出,目前北京已经累计发布的五批26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6个项目率先完成测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也已发布了16个项目。

从北京数字金融实践成果来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北京发展数字金融的宗旨和初心,旨在通过丰富数字金融产品供给和服务渠道,为小微金融、农村金融等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市场普遍认为,北京积极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模式,同时稳妥推进监管科技等领域创新的思路,能成为全国其他地区的金融发展标杆。

在经济学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传统金融向数字金融转型的第一推动力,数字金融包含着特定的硬件基础。金融必须接受科技的改造,科技本身也会直接进入到金融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成为支撑数字金融安全、高效发展的硬件基础。北京商报记者现场了解到,多位与会专家提出了数字金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3.0协同发展的观点。

例如,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天经地义,是内在的逻辑,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数字经济。消费互联网解决不了中小企业的问题,只有产业互联网才能让中小企业产业链上的各种存在状况一目了然。

北京数字金融发展同样离不开技术“底座”。在论坛上,许心超强调,将着力加强数字金融技术创新,开展大数据、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的底层技术攻关,真正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出域,真正能够通过技术来构建大家的信任。

对于下一阶段北京数字金融的发展规划,许心超表示,未来,北京将打造与首都的4个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数字金融体系,加强数字金融技术创新,推进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激发金融机构数字化经营活力,培育数字金融产业主体,促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金融科技监管沙箱先行先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赵维久则提到,深化数字产业化和金融数字化,在全面服务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强应用场景拓展和对接、强化监管科技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首都金融业更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河南洛阳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