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今年宏观政策将突显“四性”

连平:今年宏观政策将突显“四性”

连平系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二届大湾区经济峰会上的演讲实录

“两会”刚刚过去,在会上对于宏观政策基本调子都已经比较明确,我经过学习报告梳理了有关宏观政策的政策导向,我认为可能2023年我们的宏观政策在四个方面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简单概括为“四性“。

先看国际环境和国内的经济运行态势,今年外部环境依然是复杂、多变,而且我们认为2023年复杂程度一点都不会比2022年来的少,2023年从当前情况看,通货膨胀在全球,尤其在发达国家可能依然还在高位运行,甚至还会有些波动,也就是说自去年3月份之后,美联储强有力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目前通胀产生的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有一些作用,当然也有一些物价运行自身规律的影响,整个通胀水平有所下降,但6%-8%的CPI对西方国家,对全球来说,依然是一个很高水平的通货膨胀。

其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持续走在加息过程中,利率水平还在进一步提高,甚至最近还明确表态下一步继续要有力度的进行加息,当然在银行危机发生之后,可能这种政策的考量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但直到目前为止,美联储已经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提高到4.5%-4.75%,再加一次那就是在5%左右,在历史上这样高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并不多见,这对于经济会产生下行压力,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全球经济,尤其发达国家的经济在连续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及欧洲货币银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压力之下,,经济运行已经开始下降,四季度的时候一些国家的GDP增速出现明显增速,不少全球性的国际机构,包括世界银行,OECD等都对2023年的GDP增速做出了下调预测,当然也有一些反复,但总的来说,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朗的,全球经济今年会进一步的下行。

在这种比较复杂的形势下,第四个问题又出现了,就是银行危机,银行危机在全球通货膨胀出现一轮高潮之后,在大力度的货币紧缩连续加息的背景下,出现金融系统的问题,这是很常见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只是每一次出现这样问题的时候,可能是在不同的领域,比如2008年-2009年也基本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问题可能更大,它是在主要的国际头部投资银行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次是在一些中型商业银行,当然它也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是在科创型、初创企业的融资方面,也具有目前整个经济运行的一些特征。到目前为止,对于银行危机是不是会朝着减弱,逐步缓解方向发展,尽管美联储、美国政府、财政部等都有一系列的动作或表态,但目前的形势还不是十分明朗,美联储货币政策接下去是不是还会进一步的紧缩、加息,还是会释放一些对市场温暖的预期导向,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除了经济金融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之外,乌克兰危机、美国纠集的一些盟国,对中国经济上的各方面打压等,都使得2023年经济运行在各方面有很多压力,因此对于2023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严峻程度,我认为是不能够低估的。

从国内来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整个经济恢复趋势是十分明朗的,但经济恢复的基础还是不够稳固,需求不足仍然是今年的一个突出矛盾,疫情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已经基本消除,但恢复到完全正常的经济运行的轨道,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民间投资与民营企业的预期还是不够稳定的,虽然目前情况有明显改善,但它依然还是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合适的环境来推动预期逐步转好。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大家都说宏观似乎转暖的态势已经比较明朗,但微观来看,很多企业的困难依然存在。

消费在2023年出现断崖式下滑之后,目前信心恢复,以及实际消费能力的提升,还是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最为重要的还是房地产,仍然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尽管最近一两个月一些相关数据已经表明市场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总体来看,房地产销售还是处在非常疲弱的状态,除了少数个别城市有一点起色外,总体依然是探底过程,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虽然最新数据比市场预期要好一点,但投资增速还在下行,是负值。就业压力也还是比较大,关键是大学生就业,还有在整个金融领域中间的风险,包括房企的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风险隐患,都值得关注。

在非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之下,我们的宏观政策具有非常关键重要的作用,宏观政策能不能有效的帮扶2023年整个中国经济这个大船平稳运行,达到预期经济目标,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我们梳理了一下,今年宏观政策所谓四性,包括:扩张性、针对性、连续性、统筹性。

从扩张性来说,今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总体走向扩张,这个不用怀疑,但需要保持合理扩张的程度,有关财政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去年底经济工作会议把这些盘子都定了下来,包括预算的赤字,今年定的目标比去年高0.2%,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也比去年稍有增加,随着经济运行根据实际的需要,可能广义财政赤字的规模,明显低于2022年恐怕也是不合适的,至少能和去年达到差不多的水平。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可能还是有小幅度上升空间,财政政策的扩张性高于或不低于去年整个力度来扩大国内的需求。

从货币政策来说,虽然是一个稳健的基调,但运作方向偏松进行操作,这一点也是不容怀疑的,2023年我们认为它继续保持一个流动性合理的充裕,希望这种合理的充裕能够在整个全年运行的各个阶段都能比较好的体现出来,要避免由于某些因素的冲击,以及结合一些政策的因素的变化,导致短期阶段性利率水平明显上升,流动性偏紧的状况出现,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是需要把握好有关这方面的调节的。货币运行总量可以看到M2增速已经在去年年终之后出现较快回升,目前已经到了和去年相比明显上升的阶段。在信贷和社融方面来看,它的增长不仅仅取决于金融机构,不是说金融机构愿意贷放,还是更多的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而关键是看有没有需求,若没有需求,金融机构再积极,恐怕信贷投放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在市场运行存在一定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本身也会将风险偏好适当有所调整、降低,这样就会对它支持实体经济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认在2023年整个货币政策合理偏松没有问题,从现在存款增长情况看,银行体系的存款增长依然比较良好,去年底增速比较大。

存款相对比较充裕的状况,目前还在保持着,但随着经济运行的变化,需求的进一步得到释放,有关投资领域更多的风险程度的下降,市场对于未来风险的偏好,明显逐步的趋于上升,这种情况下,银行体系存款的增速会逐步降下来,一部分资金会从银行体系逐步流出,2022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一直到现在所出现的银行体系存款明显增长的状况,在最近10年来是很少见的,是偶尔见到一次的状况,过去10年总体来说,整个经济是持续不断向下,从最高21%降到现在平均水平7.8%,接下来的大趋势还是明朗的,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银行存款增长的状况依然会走上原来运行的轨道,逐步的增速相对偏低,而信贷方面的增速相对是偏高的,因此银行体系未来依然存在资产继续小幅度下调恐怕是一个大趋势,今年还是有机会做一些下调,但空间比较有限,这次经过去年0.25%的调整之后,这个头开了以后,未来就是一个常态。货币政策还是会继续保持偏松操作,2季度之后依然有降准的可能性。

宏观政策突出针对性,是这些年做的最多的一项工作,未来要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包括提升科技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增强各类企业活力,尤其是支持困难的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还要加强乡村振兴投入的保障。稳健货币政策也要继续发挥结构性效应,再贷款这些方面,更多推出一些针对目前存在困难的领域和行业给予很好的支持。

房地产政策需要更明显的加大力度推行,因城施策。

社会政策要聚焦稳物价,稳就业,保障基本民生,这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宏观政策的连续性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财政政策在去年推出的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举措,还要继续发挥作用,我认为要保持连续性,包括减税、减费、降费等,该延续的要继续延续,对于一些困难企业来说,目前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些政策是不能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退出的。

货币政策也要保持从总量和结构上结合的一种延续,主要是保持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房地产政策在最近一段时间实施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各个地方都有一系列相关举措推出,根据市场风化程度的提升,这些相关政策的针对性也在提高,未来要继续延续这一系列政策的操作,不能因为某些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推出的支持政策退回去,我认为远远没有到这样的一个状态。

统筹性,就是统筹协调,第一个关键因素是财政政策首先要对各个相关政策给予很好的支持,比如对于科技、产业、社会政策、住房政策等一系列方面要协调配合起来,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需要很好的配合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发了债,需要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比较充裕,银行体系有这个能力购买国债,购买地方政府的专项债,而且要让它的成本能够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不要出现成本大幅度上升。财政支持的一系列国家重点的项目,在这种项目的未来融资方面,银行体系的中长期信贷要能够紧紧跟上,这样财政政策能拉动银行体系有效的信贷投放,再拉动社会资金的参与,社会资金往往在银行体系有效融资参与,以及财政前期有效投入之后,社会资金进一步的跟进和投入就相对比较有积极性,也比较有保障,这两方面在未来统筹协调中要发挥好它特殊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协调相关的政策加在一起,更好的发挥宏观政策的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吉林白山江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