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及用工荒难题下,建筑机器人施工成趋势

成本及用工荒难题下,建筑机器人施工成趋势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委先后颁发多个指导性文件,加速建筑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

住建部2022年1月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具体包括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等;去年11月,住建部还选取北京、天津、重庆、佛山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碧桂园是较早进入科技建造领域的房企,2018年7月,其成立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博智林”),后者聚焦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

发展五年来,博智林机器人“从无到有”,在碧桂园体系内的地位也不断提升。面临行业深度调整和转型难题的碧桂园,今年明确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其中一翼便是科技建造。

6月19日,博智林携14款建筑机器人及BIM数字化软件产品亮相住博会,向外界展示了其落地产品的最新成果。

有望降低5%建造成本

据了解,本次展示是博智林机器人家族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且呈体系化、系列化的集体亮相,展示的建筑机器人覆盖建筑施工四大周期:主体结构、内外墙装饰装修、地库及辅助施工。

展位现场,部分机器人进行了现场演示作业。其中,地砖铺贴机器人现场铺地砖,十几秒便精准完成一块地板的铺设;地坪漆涂敷机器人也现场展示了其“大范围”辊涂的能力,最大辊涂范围可延展至3.8米宽,相较传统人工而言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同时减少了粉尘及原料致癌物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图源:蓝鲸财经

建筑企业压降成本的需求,是驱动其使用建筑机器人的直接因素。据博智林测算及实践,不同建筑机器人的使用可减少10%—50%的人工成本,平均可降低20%左右。

博智林总裁王克成向蓝鲸财经表示,“如果所有环节都用建筑机器人,总体上建造成本能降低5%。建筑业本身利润空间很小,理论上5%的降低是很吸引人的数字。”

据其透露,博智林对多家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调研,绝大多数施工企业都看好建筑机器人方向,希望通过这些产品提升竞争力。目前,博智林正在与部分建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在相关项目中试点并面向市场推广。

目前,博智林旗下在研机器人近50款,截至2023年5月,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并全面市场化开放,服务覆盖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超6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2100台次,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方米;客户包括中建五局、中国五冶集团、中铁建工、中交一公局、北京建工四建、西安高科新建等。

此外,其多款建筑机器人还参与香港青衣青康路北公屋项目、广州白云站、深圳沙湖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建设。

王克成透露,目前包括研发、测试等人员在内,博智林广义上的研发团队人员有近千人。截至今年5月,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超3000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超1000项。

未来用工荒倒逼行业升级

除了降低成本的需求,在业内看来,建筑工程中的部分环节以机器人替代人作业有其必要性。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526亿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但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7.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减少了325万人,是近五年来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同时,农民工平均年龄比上年提高0.6岁至42.3岁。

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固然与房地产市场及其强关联的建筑行业低迷有关,新开工项目减少的同时也降低了用工需求。不过,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建筑行业的用工缺口问题不容忽视。

“现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建筑农民工数量快速减少,去年也是中国人口的拐点,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会加速。每年几百万的建筑农民工数量减少,对未来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王克成表示。

同时他也指出,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但同时青年人失业率也很高,存在错配现象,博智林希望培养包括建筑机器人操控员等人才在内的新型产业人才进入到建筑行业。

一家龙头物企人士此前也向记者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及年轻群体择业的改变,服务行业以机器人和其他智能化工具替代人是一个趋势。

建筑机器人替代人,是否意味着建筑农民工将失业?

“现在中国建筑业面临的是人工极速减少、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我们的作用其实是为了补充这部分,未来我们觉得更大的益处是让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更好,他们不再需要忍受高危、高污染、粉尘这样的恶劣环境。”王克成说道。

以博智林研发的外墙喷涂机器人为例,据王克成透露,高空作业事故数量占据了建筑业安全事故的一半以上,这款机器人能代替人工进行高空作业,降低漆雾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工效是传统人工的3—5倍。

图源:蓝鲸财经

被寄予厚望的科技建造业务

于碧桂园而言,以建筑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建造业务也意义非凡。

此前,博智林更像是碧桂园地产主业的“附属品”。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背景下,今年杨惠妍正式接任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明确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科技建造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承载着碧桂园的未来发展和转型方向。

自此,碧桂园对“科技建造”的提及频次也明显增加。

在今年4月的集团月度工作会议上,杨惠妍特别强调了科技建造是碧桂园的第二增长曲线,对产品质量、效率、成本,对员工收入和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月的集团月度工作会议上,莫斌则传达了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的要求:全力以赴,期待科技建造能够做一成一,尽快为主营业务发展插上翅膀。

为凸显集团对科技建造的重视,更好地推进该业务发展,5月31日,碧桂园内部发文明确了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形成了地产、科技建筑两个产业集团和新业务、创投两个事业部的“2+2”新架构。

这一架构方案将科技建筑与地产等其他业务并列,更重要的是,碧桂园控股集团总裁莫斌亲自带队,任科技建筑集团董事长,更显示了该业务地位的提升。

王克成透露,莫斌上任后给博智林提出了很多要求,最重要的是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要全面市场化、以客户为中心,同时打造和提升产品力、服务力和成本力。

“这个事业(建筑机器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且有挑战的事,产品都是从无到有,需要去改变客户的操作方式、培养市场的使用习惯。”王克成说道,架构调整后更体现了集团对科技建造的重视,在此推动下,博智林会发展得更快更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湖北宜昌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