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实力盘点:7家稳居百亿元营收阵营 白云山、云南白药领衔

中药企业实力盘点:7家稳居百亿元营收阵营 白云山、云南白药领衔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因疫情和政策的双重影响,2022年中药产业风头正劲。

在2021年底,相关文件就指出,要充分发挥医保优势支持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将符合要求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定点结算范围以扩大中医医疗机构的辐射能力,制定符合中医药规律的支付政策。

其中,在新版药品注册分类上,中药创新药成为单独的一项,可见政策方面对中药创新药的支持。

另外,去年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相关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包括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打造10个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品牌项目。

彼时券商普遍认为,中药行业或成为2022年医药产品端稀缺的趋势向好板块。伴随着近期年报的集中披露,《每日财报》梳理发现,头部公司获益更为突出,分化仍是主旋律。同时,去年的财报中,诸多企业对研发的侧重也非常突出,这或对行业未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制图:每日财报

业绩分化明显

截至5月18日,70余家A股中药企业已陆续公布2022年业绩年报。

《每日财报》梳理发现,有7家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即便在7家头部公司中,“分化”也很明显:第一名白云山实现营收707.88亿元,约是第二名云南白药的2倍。其他五家分别是华润三九、同仁堂、步长制药、太极集团以及以岭药业,营收分别是180.8亿、153.7亿、149.5亿、140.5亿以及125.3亿。

从净利润来看,白云山、云南白药、片仔癀、华润三九、以岭药业等企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均在20亿元以上。

其中,白云山在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07.88亿元,同比增长2.57%;利润总额为50.43亿元,同比增长6.78%;归母净利为39.67亿元,同比增长6.63%。云南白药紧跟其后,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64.88亿元,同比增加0.31%,归母净利为30.01亿元,同比增加7.00%。

除了上述企业外,受益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利好政策下,昆药集团、太极集团等多家中药企业均实现了业绩的增长。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中药板块中,部分企业在实现较高净利润或净利润出现大幅上涨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面临亏损且净利润下滑严重。例如,龙津药业、太龙药业、益佰制药、步长制药等企业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

像太龙药业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营收19.61亿元,同比增长22.20%。归母净亏损7214.02万元,同比下降1303.26%。扣非后净亏损6664.84万元,同比下降284.22%。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太龙药业四年来首次亏损,原因系双黄连红利期过去。“伴随中成药集采进程的推进、医保目录调整、医保支付的改革,药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中药材价格和人工成本的上涨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较大挑战”其在年报中也指出。

依赖传统核心产品的两面

《每日财报》关注到,“拳头”产品似乎成为带动中药企业抢占市场的重要一环。

以同样进入“百亿梯队”的以岭药业为例,其2022年营收达到125.33亿元。财报显示,在零售终端和医疗终端,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在感冒用药/清热类用药销售额排名第一。而云南白药财报则显示,2022年药品事业部主营业务收入59.83亿元,销售过亿产品有10个,其中,仅云南白药气雾剂收入贡献超过 15 亿元。

此外,济川药业在年报中表示,受益于去年第四季度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市场需求大量增加,加之销售渠道拓展,公司营收同比增加17.9%。公司去年包括上述两种药品在内的儿科类产品板块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8.57%、42.62%。

而拥有康恩贝、前列康等多个知名品牌及系列产品的康恩贝,同样在年报中提及核心产品的营收贡献。“康恩贝牌肠炎宁系列产品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推广疗程用药,以及拓展医学市场开发等,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但是,过于依赖核心产品也正成为“双刃剑”。毕竟,若核心产品的销量或售价出现市场波动,公司的业绩也易被影响。核心产品就像一个赌注,押对了风光,押错了“吃土”。

2022年,龙津药业的营收降幅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最高,达82.5%,而对核心产品过于依赖,就是其营收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研发投入普遍提升

背靠不同的作用原理,中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长期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但是《每日财报》关注到,还是有很多企业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延伸和发展。

2022年,以岭药业、天士力、白云山、康缘药业和华润三九分别以10.32亿元、8.44亿元、8.19亿元、6.06亿元和5.94亿元的研发费用排名前五。从研发投入占比看,康缘药业、众生药业、天士力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超10%,分别为14.28%、12.72%和11.82%。

云南白药在年报中透露,近几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自研与产品引进双管齐下,研发取得多项重要进展。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超过1200人,研发投入金额3.43亿元,占公司工业收入的比例为2.68%,研发费用由2019年的1.74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3.3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97%。

当然,重视研发的另一个原因,也与近些年政策对中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关。2021年以来,中医药支持政策频出,相关规定也将中药新药的审评变得更加规范化、明确化。

由此,相关新药上市也在加速。2022年,有7个中药新药获国家药监局常规批准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已有7款中药新药提交上市申请,而去年同期只有3款中药新药申报上市。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1年以来,我国中药创新药申报明显增加,达1371件;评审同样显著提速,2021年全年累计获批包括宣肺败毒颗粒在内的12种中药新药。2022年,仍然保持较高的新药申报速度,申报数量达1551件。

当然,研发投入非常重要,这对行业未来发展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多年变迁下的知名度,品牌价值更会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行业内未来的竞争格局仍在既有的轨道中。

每财网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引用的公开信息或所表述的分析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每财网不对因浏览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北京市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