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双提升”背后的“康佳定力”

“营收净利双提升”背后的“康佳定力”

文 | 山核桃

“成功的企业都在思考:‘我需要做什么?’。”

这是2004年11月19日,“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最后一次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所得出的结论。当时已九十多岁的他已宣布不再接受媒体的任何采访,但在这一次的“破例采访”中,他罕见地针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诸多洞见。

在十几年后的中国,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这一“彼得·德鲁克式”的提问至今困扰着诸多管理者,特别是制造型企业。

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从“世界工厂”到互联网创新,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的中国制造经历了一场由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跨越。但随着人口与流量红利锐减,来自供给端与消费端的波动让中国制造长期陷入了周期性迷雾中,“我需要做什么”再度成为实体企业家们关注的新命题。

事实上,有人已给出了答案。近日,康佳集团发布2021年年度财报,财报显示,去年康佳营业收入为491.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05亿元,同比增长89.55%。

作为一家深耕家电领域四十余年,且经历多次战略转型,目前拥有新消费电子、半导体、环保、新能源等多条业务线科技平台型企业,透过这份高增长财报,康佳不仅回答了“我需要做什么?”的疑问,同样也借助开放的创新生态为行业与社会带来了新的价值。

营收净利双提升背后的“康佳定力”

来自康佳一连串高增长的数字背后,容易让人忽视的是,家电行业整体面临的严峻环境。

毋庸置疑,对大多数的家电企业来说,2021年几乎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以形容。原材料价格、海运、汇率等多方面因素致使家电企业经营承压。不少券商研究员们在家电板块的投资策略中直言:“2021年是家电板块的‘失意之年’。”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共计12个品类的小家电零售额514亿元,同比下降14.1%;零售量23744万台,同比下降13.5%。

家电行业的“黄金年代”真的过去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行业整体迈入存量竞争阶段,产品端的升级转型为家电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而这或许也正是“营收净利双提升”背后,家电龙头康佳的定力与底气。

在产品端,康佳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在消费电子领域亮点频频。

以康佳白电业务为例。在行业并购与技术升级两大发展主线下,康佳白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出多个引领市场的创新产品;扩大产业布局,打造“康佳+新飞”的双品牌运作,建立了“冰洗冷空厨”的全品类白电产业链体系。目前,白电业务已成为康佳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康佳洗衣机、康佳冰箱、康佳空调等产品多次亮相行业盛会,斩获行业多项大奖。

如在去年举行的中国冰箱行业高峰论坛上,“康佳冰箱”一举摘获“冰箱行业生态原鲜引领品牌”“杰出保鲜力高端产品”等多个奖项。在此之前,凭借在食品保鲜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康佳冰箱”蝉联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除了白电业务的升级外,借助对需求端的独特洞察与先进技术的提前布局,康佳彩电业务同样表现不俗。

2021年,由康佳自主设计研发的8K智慧大屏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取得的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之一。

2017年底,康佳研发出8K样机,2019年实现量产。得益于康佳自主研发的8K显示芯片等技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不仅更真实、更高清与更细腻的电视画面,同样也是先进技术与家庭场景的深度融合。

可以这么说,康佳构建的新产品生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康佳财报中所显示的“稳健增长”,更是一家企业对当代消费者生活理念的探索与后疫情时代的转型尝试。

从康佳电子到康佳科技,“创新生态”如何铸就价值高点?

正如彼得·德鲁克的追问,成功的企业永远都在思考:“我需要做什么”?但以家电业务起家的康佳,却不仅仅止于此,回顾康佳四十多年的发展,你会发现,这家企业同样在也在思考:“我适合做什么?”

带着这一视角再去看康佳财报背后的增长方法论,其跳出了家电制造业的单一“孤岛”,以“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创新生态”。

而这一“创新生态”不仅为康佳带来了多条新增长曲线,同样也让其在资本市场上收获了新的价值高点。

在技术创新方面,康佳身上“家电制造企业”单一的色彩越来越少,“科技公司”的色彩则越来越重。

以“自主创新+技术引进”的战略,除了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外,康佳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

在现代电子领域,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关键性问题是,造出一块更好的屏幕往往需要精深的技术与工艺。从实验室里走出的半导体显示技术需要历经多轮市场化,才得以应用于具体的产品中。

纵观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其经历了CRT(阴极显像管)、LCD(液晶显示器)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三代技术迭代,目前Micro LED被视为是“2D时代的终极的屏幕显示技术”。

Micro LED不仅是未来全球技术角力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时间拨回2019年。康佳率先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国内投入Micro LED最早的家电企业。截止目前康佳已组建全球第一条Micro LED全制程研发、小批量生产线,已完成了1218件全球有效知识产权提案,同时拥有自我专利的全球领先混合式巨量转移技术等多项Micro LED核心关键技术。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条又新又难的路,没有先例没有参考,但是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往往会打开一个新世界。”来自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前瞻显示中心结构开发部的付工这样回忆康佳的技术突围之路。

这些别人用三年完成的事情,而康佳科研团队只用了一年。

这些承载着科研人员理想与热情的关键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国际相关领域空白,同时也借助康佳的产品生态得到了市场化的落地与应用。

如今全球首款Micro LED智能穿戴微晶屏、全球首款玻璃基P0.375 Micro LED显示屏、全球首款柔性P1.2 Micro LED显示屏、全球领先Micro LED 微米级RGB......这些顶着“全球首款”光环的产品,也标志着康佳已进入了全球Micro LED赛道的头部阵营。

在产业整合与孵化方面,康佳的多元化业务间的“协同效应”愈发凸显。除了上文提及的半导体业务关键技术突破外,在环保业务板块,康佳积极向光伏领域转型,依托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玻璃产线,向上游硅料、硅片及相关光伏组件延伸。

经过多年的业务布局,如今康佳多元化业务背后的战略逻辑已日渐清晰——通过切入行业上下游,康佳积极整合资源,在形成协同效应的同时,增厚了基础性资源优势,在“做重做实”中夯实了自身的底层护城河。

换言之,康佳的多元化并不仅仅只是数字层面上的“多元化”,而是一个更聚焦、更协调的多元化,而在这一“创新生态”的驱动下,康佳已驶入了一个更波澜壮阔的空间。

入市三十年,康佳资本故事继续“破圈”

2022,对康佳来说,无疑是一个关键之年。

时间拨回三十年前。康佳A、B股股票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距离深交所电脑化交易和无纸化清算还不足一个月,而发行B种股票,此前也只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一家。

因此,这不仅对走向资本市场的康佳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对当时初具雏形的深交所来说亦是如此。

三十年后的今天,康佳的股本数不仅翻了近13倍,现金分红增加近20倍。2021年年报显示,康佳每股收益再增长。可以看出,借助资本力量,康佳至今仍持续保持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偶合的是,如果以1990年深沪交易所相继鸣锣开市算起,中国资本市场也正好跨越了三十多年的发展。

以“资本价值”视角再看康佳的转型、发展与未来,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2021年,在促成楚天龙、天源环保等参股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同时,康佳也积极推动推动易平方、毅康科技等控股企业资本化运作。

以易平方为例。作为深耕OTT行业多年的企业,截至目前,易平方成功获得了包括B站、华数、奥维云网等超过17家企业的战略投资,累计达28亿元。

通过拆分子公司,推动子公司进行独立资本运作,康佳此举背后实则是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赋能。一方面,有利于子公司自身独当一面,提升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对康佳而言,有利于其聚焦核心主业务,在增厚资产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反哺科研投入。

“一个充满活力和韧性的资本市场,离不开不同板块改革的协同效应。”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曾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三十余年作出这样的评价。而“一个充满活力和韧性的资本市场”也需要“一批充满活力与韧性”的中国企业的参与。

康佳正是这样的企业。从较早“吃螃蟹”的第一批上市企业到如今的“上市集群”,康佳在创造内生价值的同时,也带领着整个行业持续“破圈”。

“破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家科技平台型公司,康佳的实践印证了中国制造的战略定力与发展活力。环顾当下,在康佳与更多的中国制造面前已有了一条清晰的发展图谱——这是一条“聚焦核心技术”的攻关之路,这是一条“打造核心能力”的创新之路,这更是一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山东济南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