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参观”,倒逼着高校尽快开放

“付费参观”,倒逼着高校尽快开放

漫画:王铎

□龙敏飞

“请告诉我,这所大学是谁的?”“我们是纳税人,为什么不让进?”不久前,一则“家长带孩子进深圳大学参观被拦,连环质问保安”的视频受到关注。高校是否应该放开参观游览,再次引发热议。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北京累计接待游客518.59万人次,而近日记者采访发现,游客无法进入高校参观的同时,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上,“付费入校”却成了一门生意。(7月2日《工人日报》)

今年以来,过去因疫情而受到压抑的旅游需求不断释放,旅游市场在不断复苏。于是,很多游客便想去高等学府“打打卡”,沾沾“学习气”。这样的诉求,很朴素,也很接地气,更关键的是,在已经到来的暑假期间,这样的诉求肯定会更为普遍,更加强烈。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疫情的防控手段已经改变了,但一些大学校园的校门似乎还没有太大的改变。对很多高校来说,依然以封闭管理为主,外来人员依然不可以进入校园内部,比如前不久因为“家长连环质问保安”引发关注的深圳大学。

当然,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打开关闭了一段时间的大门,确实需要一定勇气。校园的门一开,多少总意味着一些新的风险、新的成本、新的管理责任。而从学校的安全和秩序来说,封闭自然是一劳永逸的。但如今出现的“付费入校”生意,却给人一种很打脸的感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一些游客和相关人员来说,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就化解了学校的规定。这般现实,的确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本来一些“闭门”政策再怎么讨嫌,总还可以说自己是为了学校好,为了学生好,如此等等。但是现在有人就靠你的“闭门”来赚钱,甚至还把这门生意给玩到了电商平台上,这个时候某些高校的“坚持”是否还有意义,他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规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毫无疑问,如果“付费入校”成为常态化的操作,带给各大高校的肯定是负面影响更多。更何况,一些常识也证明一点,对高校学子来说,还是应该要包容并蓄,甚至还是要有些人间烟火,这也是“大学之大”。此外,那个家长的“连环问”也不无道理,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是用公共资源建立起来的,那有秩序地向社会开放,本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因此,“付费入校”生意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对“消极地堵”的一种应对,同时也证明一味地堵并非最优选择。毕竟,一些人通过或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入校园后,相关的安全风险更难排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高校参观成“付费生意”,此风断不可长,同时正起着“临门一脚”的作用,在客观上倒逼着高校尽快开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河北省承德双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