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中日、中韩关系遭遇波澜之际,三方合作如何重整再出发

大外交|中日、中韩关系遭遇波澜之际,三方合作如何重整再出发

近一段时间来,互为邻国的中日韩三国各自之间双边关系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中日之间因为日本单方面决定福岛核废水排海而关系紧绷,中韩之间因前一段时间韩方炒作中国驻韩大使言论而引发外交风波,相比之下韩日关系则有在转好的迹象。

与此同时,外部介入搅动不安局势,北约欲加强与日韩军事合作,美国施压地区国家选边站。中日韩间的双边和三边关系持续经历着起伏变化,三方合作机制在种种不确定中摸索前行。

“我们要从青岛发出中日韩合作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明确信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7月3日在青岛出席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在开幕式前还会见了参会的主要嘉宾。这次论坛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恢复线下举办,韩国外交部长朴振、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分别发表视频致辞,强调重振三国合作的必要性。

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上,王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从中国方面来讲,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三方合作的态度都是非常积极。”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7月3日对澎湃新闻表示,中日韩合作从来都没有不困难的时候,这两年略有特殊,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三国人员的往来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包括一轨、一轨半、二轨的对话都只能在线上举办。人员往来减少导致三国民众之间的相互认知度和好感度下降。所幸今年年初旅行限制逐步取消,中日韩合作秘书处自2月以来在中日韩举办了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

欧渤芊7月3日接受采访。

尽管中日韩交流合作活动逐步重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断近4年还未有何时重启的明确信息。此次论坛上,三国外交层面领导人积极发声,专家学者互动交流,对于重振合作的前景,期待与担忧并存。

三方合作的内与外

在中日韩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韩国外长朴振,日本外相林芳正都从不同角度提到重启三边高层互动,其中中韩两国都明确提到了领导人峰会。王毅说,“三国要加强沟通交流,为尽早重启领导人会议、外长会和高官会,创造气氛,凝聚共识,为地区合作注入更多的正能量。”朴振表示,作为第九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主席国,韩国将为重启三国合作机制做出积极努力。

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始于2008年,上一次合影停留在2019年12月的成都,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韩国前总统文在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相互握手。此后,峰会在疫情阴影下停摆至今。过去几年日韩由于二战强征劳工问题关系恶化,中日也因安保等问题陷入紧张关系,加之疫情蔓延,难以创造领导人会谈的条件。

“实际上,双边关系的的困难一直都在,只不过时而突出时而不那么突出。”欧渤芊指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断至今,最大的一个原因其实是受疫情的影响,再加之可能受一些双边关系的因素干扰。第六届中日韩合作理事会到任之后,就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什么时候召开,我们一直都在跟三国政府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随着疫情缓解,三国领导人及高官之间实现线下会面。去年8月,王毅在山东青岛同来华访问的韩国外长朴振举行长时间会谈。今年4月,日本外相林芳正访华,一天之内连续与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以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进行会谈。与此同时,日韩时隔12年重启穿梭外交。韩国外交部4月曾表示,正与有关方协调年内重启三国领导人会议的相关事宜。

不过,近日由于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日韩三国未能就此问题协调一致,这对三方合作的影响也令人担忧。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意味着核污染水排海之日的临近。对此,在7月4日外交部例会上,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本着对全人类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停止强行推进核污染水排海,充分研究论证排海以外的处置方案,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并接受严格的国际监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中日韩与美日韩的合作不可避免地被一些外媒炒作比较。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3月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在过去12个月里,美日韩举行了多达40次的三边会议,超过了之前五年三边会议次数的总和。

外部因素干扰区域合作,在经济上的体现尤为明显。欧渤芊说,韩国出现了15个月的贸易逆差,但是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大幅增长了14.8%,贸易逆差实际上来自于对华贸易,特别是在半导体和芯片领域,对华芯片的出口几乎是腰斩。韩媒报道称,美国与日韩和中国台湾组建了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美日荷达成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协议,美国政界公然要求韩国企业不得填补中国市场的芯片缺口,都显示出美国正在提高“半导体战争”的强度。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在论坛上表示,受外部因素尤其是脱钩、断链、去风险的影响,中日和中韩经济合作呈下降的趋势。但是,他强调,经济合作仍然是三国关系的压舱石,拉紧三国的经济合作有助于打牢三国的政治关系。

东亚社会应对共同挑战

民间的友好交往对于国际关系尤为重要,近年来,东亚国家面临共同的生育率下降以及老龄化加剧的挑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突出的影响。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也成为中日韩三国之间交流交往的重要议题。

欧渤芊介绍,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已经连续三年针对老龄化问题举办专家研讨会以及企业研讨会,这次分论坛的主题是“从排斥到包容”,促使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希望三国能够多交流经验、沟通政策,特别是希望企业、产业界能够开展合作,比如说在RCEP框架下,康养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合作领域。

近来年,韩国和日本已经成为两个典型的人口进入负增长趋势的国家,2022年中国人口也呈现负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论坛上介绍了中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人口负增长的同时老龄化也进入到了一个中等水平。这从供给侧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需求侧消费对经济增长造成制约。另外,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加速提升,未富先老的特征使国家的养老金支付遇到挑战。

韩国与中国面对相似的困难,韩国养老金保障制度的引进相比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所以老年贫困率仍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2020年韩国老年人贫困率为40.4%,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最高。

韩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院院长金美坤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和韩国现在都已进入老龄社会,日本是处于超老龄社会,青年一代和企业要对老年人的教育或者素养提升给予更多关注。目前60%的以上的韩国老年人希望再就业,需要为他们提供就业支持和社会活动援助,这是三国之间可以共享的经验。

三国当中,日本最先面临老龄化危机,根据去年日本总务省发布的人口数据,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627万人,老龄化率已经达到29.1%,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国家,65-69岁就业率超过25%。即便如此,老年贫困问题依旧存在。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副教授坂元晴香对澎湃新闻说,虽然针对老年人再就业、再教育的事业正在展开,老年人的就业机会在减少,统一延长退休年龄也很难获得通过。而最根本问题在于,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是在预计平均寿命为65岁的情况下制定的,随着人均寿命的提升,养老金制度却没有随之调整。

中日韩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长久以来在诸多领域进行密切交流与合作。然而,历史问题的悬而未决,一些政客的单边做法加之日、韩国内都有一些民粹主义势力,带动和放大了负面舆情,造成三国民众间的相互好感度下降,今年来的多个民调都体现出了这样的趋势。欧渤芊认为,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说,如果政治领域的矛盾突出,特别是高层政治人物的讲话容易对民众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媒体的作用,一些媒体在部分敏感问题上把关注点更多聚焦负面。另外,信息技术革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舆论场上的真假信息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要营造宽松氛围,加强人文交流,鼓励媒体、智库、民间团体尤其是年青人相互往来,推动三国民众从‘居相邻’到‘心相近’。”王毅在致辞中说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广西贵港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