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当教授这十年:让中国文学走向国际

莫言当教授这十年:让中国文学走向国际

莫言当教授这十年:让中国文学走向国际

作家莫言

“余华说我当领导不称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我是无为而治,大事全知道,小事装不知道。”莫言的开场引起一阵掌声。

20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年,莫言应邀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至今已十年。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现场

6月24日,“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举行,除了莫言和国际写作中心的师生,驻校作家贾平凹、余华、韩少功、迟子建、苏童、格非、阿来、叶兆言、欧阳江河、西川、毕飞宇、李洱、东西、艾伟到场,学者、作家李敬泽、丁帆、白烨、陈晓明、孟繁华、张旭东、程光炜、宋明炜、徐则臣、鲁敏等应邀与会。

这个阵容,用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的话说,相当于大半部当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

【一】

获诺奖之后,这十年,莫言在做什么?当然很多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担任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投身教育。

从中心成立起,莫言不遗余力地壮大师资力量。邀请贾平凹、毕飞宇等近20位名家加入“驻校作家”队伍,苏童、欧阳江河、西川、余华等四位驻校作家引入学校,成为教授。

作家余华

余华说,这些年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一批学生。

余华2019年正式聘为教授,带了硕士生叶昕昀。叶昕昀写了篇小说,余华觉得写得不错,把小说发给了莫言。莫言看了后也觉得不错,但还有上升空间,于是专门为叶昕昀的小说开了讨论会,定名为“名家写作指导工作坊”。后来工作坊推广开来,其他学生也享受了这样的“待遇”,形成了机制。余华、苏童、莫言负责小说,欧阳江河、西川负责诗歌。

诗人欧阳江河

欧阳江河带学生,与驻校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联手,两人的学生合起来一起带。他每个月给学生开书单,读完开读书会讨论,这些书除了当代文学,还有哲学、古典文学。10年过去,欧阳江河已带过近20名学生。

莫言的同事、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介绍,从2014年开始招硕士生,中心已培养10届90余名学生,其中崔君、陈小手、焦典、叶昕昀、武茳虹等不少学生已经崭露头角,在多种重要期刊发表作品。

国际写作中心的课堂上,除了叶昕昀这样的全日制学生,还有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班学生。研究生班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文学院合办,2017年开始招生,作家鲁敏就是研究生班的毕业生。十周年庆典现场,鲁敏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她提到这一研究生班的传统。

莫言与导师童庆炳

30年前,1988年到1991年,学校就办过这样的研究生班,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毕淑敏都是班上的学生。莫言对这段求学经历十分难忘,才有后来回到母校出任国际写作中心主任的事。今天,莫言、余华已经成为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他们当年同窗共读的经历也成为文坛佳话。

鲁敏就读的研究生班还给他们配了校外导师,鲁敏的校外导师是格非。他们的宿舍在八里庄的鲁迅文学院,到北师大上课距离不近,一大早赶去上课,下课再去清华拜访格非,晚上回八里庄……那些场景,她至今历历在目。

如今,鲁敏、乔叶等研究生班毕业生已成为中青年作家的中坚力量。

作家鲁敏

回顾十年教育生涯,莫言觉得教育是双向的。他喜欢与年轻人交流,也学会了年轻人YYDS等网络语言,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作品中有他不熟悉的生活。“学生带给我的,一点不比我带给学生的少。”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见过国际写作中心这些老师辅导学生的现场,“我很感动”。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评论家李敬泽

十年前中心成立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就在场。他看到了莫言、苏童、欧阳江河、西川、余华、张清华送走了一届届学生后,脸上都有了风霜之色。“莫言他们在这里送走的,是年轻时候的他们自己。文学就是这样传承和壮大的。作为一个老朋友,向各位老师致敬!”

【二】

国际写作中心有一尊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雕塑。晚上,莫言走出办公室,月光反射过来,总看到聂鲁达双眼射出光芒。聂鲁达是享誉世界的诗人、诺奖得主,这尊铜像由智利雕塑师制作,2018年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捐赠那天欧阳江河也在,他说,聂鲁达是超越风格和历史、属于全人类文明的诗人。

聂鲁达铜像

中国文学如何像聂鲁达的作品一样走向“国际”?这是莫言主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古典文学、现代作家鲁迅等人的作品早就被翻译到海外。当代文学真正走出去,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影《红高粱》《活着》等在国际上获奖,莫言、余华等一代人才走向国际。

莫言和余华是在海外广受欢迎的中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获过不少奖项。外国读者阅读中国作品,获得西方文学奖项是一个重要因素。

莫言作品的外文译本

很多人都知道,余华的作品在韩国广受欢迎,《许三观卖血记》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和话剧。韩国学者李旭渊指出,余华在韩国的受欢迎与他在西方的知名度有关。余华很早就受到西方世界的关注,获奖众多,作品被翻译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

莫言、余华等人的作品有多种译本。但实际上,走进国外的书店,真正留给中国文学的书架并不多。

《出版人》杂志曾走进德国、法国多家书店,发现不少书店没有中国当代文学,只有关于风土人情、历史人物或者美食的书。有些书店能找到中国文学,也仅限于如刘慈欣、莫言、余华、刘震云、残雪等,有的书系统里能搜到,书架上却没有,因为卖完没再进货。

作家徐则臣也有类似感受,几年前他在英国最大的书店——水石书店,看到我们熟悉的西方作家如唐·德里罗、帕穆克,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有,但中国作家的作品却不多。徐则臣向店员询问,得到的回复是“很少有人来问”。他感觉,中国当代文学在国际上相对还是边缘。

但情况也在发生转变。徐则臣曾在哥伦比亚跟出版商谈起中国文学,发现他们能说出好多位年轻作家的名字。

知道莫言这些名作家不足为奇,中国年轻作家他们也熟悉?原来,出版商们对中国文学充满好奇,他们主动从各种渠道了解中国当下的作家群体。他们从翻译出海的文学杂志上看到这些年轻作家的作品,留下了印象。徐则臣意识到,整个世界正在对中国文学产生好奇,抱有极大兴趣,中国文学出海正逢其时。

鲁敏就是被哥伦比亚出版商提到的年轻作家之一。鲁敏说,与莫言、余华等前辈相比,他们这代作家在国际图书版权交易市场的影响力还差很多。但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很多国家的人在关心中国发生了什么,中国年轻人在想什么,对中国故事充满好奇。

去年底,鲁敏的《六人晚餐》西班牙语版出版,出版的阿德丽安娜·伊达尔戈出版社是一家擅长文学的西语出版商,出版过勒·克莱齐奥、彼得·汉德克等大师的作品,也出版过格非等人的作品。最近鲁敏还收到出版社的消息,这本书已经铺到秘鲁等国家的书店。

张清华说,因为历史原因,中国文学走向国际,影响力还不够。但当下,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

【三】

从成立开始,“国际”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一个重要关键词。2013年,中心刚成立,莫言就准备邀请拉美文学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来交流。但当时马尔克斯身体不佳,没能成行,一年后去世了。

多年来,中心立足“国际”定位,邀请了众多国际作家诗人来中国交流,举办了“全球语境、东方主题女性书写:中国埃及作家对谈”等活动。来的人中不乏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阿拉伯世界大诗人阿多尼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和评论家,也有特蕾西·史密斯这样的年轻的普利策奖得主作家。

莫言送阿多尼斯书法“池边小酌”

2015年,中心举办“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除了国内作家、评论家,还邀请了国际学者如苏黎世大学教授洪安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任迈瑞尔、翻译家尚多礼、阿根廷作家索尼娅·克里斯托弗等到场。

焦典是莫言的博士生。她曾参加阿多尼斯的交流活动,当时是研究生一年级。坐在台下听,焦典最奇妙的体会是语言的边界。莫言和阿多尼斯,使用不同语言的两位作家的碰撞,让焦典想起了一句话:“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们思维的边界。”

比如意大利语有个词,culaccino,指的是装冰镇饮品的杯子在木桌上留下的水痕。不知道这个词之前,焦典隐约感觉到会有一圈水痕,但她不会去细想、不会去在意,这个东西对她也就是不存在的。但了解了这一语言词汇,它就不一样了。

国际写作中心的旧海报

大量学者、作家“走进来”的交流,让国际写作中心师生的视野变得更广。同时,他们也在“走出去”。

莫言、余华、欧阳江河、西川等老师的海外行程很多,学生们也有不少交流机会。比如焦典去俄克拉荷马大学交流,在陌生的语言中,她见识了未见之地的存在。她因此明白,文学需要互相理解、交流、包容,找到可以共通的东西。

焦典很喜欢老师莫言的《售棉大道》,她也想写这种有中国味道的作品。莫言告诉她,这篇早期作品受了南美作家科塔萨尔的影响。这让焦典很受启发,在与南美文学共通的地带,长出了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长出了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作品。

焦典和莫言在海岛上录制综艺节目

正如莫言年轻时喜欢南美文学,焦典喜欢门罗、卡佛等人,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得了不少滋养。但她知道,只有讲述自己,写出属于自己文化中独特的部分,才能与世界对话。这些话,莫言没有直接和她说过,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她。

对鲁敏来说,虽然研究生班时间不长,但在走向国际的道路上也有不少收获。国际研究中心是开放交流的平台,这里的课程、校导师都是开放的,在这里她认识了不少汉学家、翻译家,也与出版机构有更多交流。

国际写作中心的十年,“引进来”和“走出去”,让师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十年背后,是一群老师和学生的摸索和努力。

这次十周年庆典之际,热爱书法的莫言主任写下八个大字:讲述中国,对话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重庆大足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