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能涨价的公司又涨价了

特能涨价的公司又涨价了

持续关注研究院的老粉朋友应该都知道,在去年10月,研究院就在价投圈中初步覆盖过分众传媒,后续还在11月专门写过文章特能涨价的公司,邓晓峰与张坤都买了。距今应该也算是小有涨幅。今天的文章我们主要再来看一看分众传媒,分享一篇分众传媒江南春董事长在《人心红利》中对于广告及分众的发展思考。

不过在正文开始前,我们还是顺带先简评几句分众最新的业绩预告:

分众昨日晚间公告了上半年业绩预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5亿-22.8亿,同比增长53.19%-62.46%。基本是在经济尚没完全复苏的情况下交出的不错答卷,放眼业内应该也是优秀的。 此外,分众近期还在酝酿提价10%,基本也是在此印证了此前一文的逻辑。

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情况大概率会比上半年好,有定价权的公司在较弱的市场环境也有着稳稳的幸福。

好了,分享开始:

研究公司,其管理层的言论观点也是值得参考的。刚好分众董事长江南春又是一个懂得宣传营销的好手,也曾写过不少书提及其对于广告行业的理解。《人心红利》一书有着江董对于品牌发展与建设上的思考,也算是对自己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论证,为自己代言。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江董心目中的品牌成长方向,以及分众是如何做的:

·两个红利已经结束

本书开篇,鲜明得指出我国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国的两个红利已经结束:人口红利结束,变成了人口焦虑;流量红利结束,变成了流量焦虑。被红利的东风推着前进的好时代在过去,未来要靠自己“主动增长”,增加营销预算才是应对逆境的方法。

书中例举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不少企业削减广告开支的例子,但是从统计结果上来看,如果减少1美元的投入,危机之后大概需要付出1.6美元的代价才能弥补回来。因而无论是萧条还是恢复时期广告长期的投入任由必要,企业削减广告开支是一个正常的条件反射。但这不一定正确。

研究数据表明,1974—1977年的萧条期间,那些坚持投放广告的公司,其销量比萧条低谷期翻了一番;而削减广告投放的公司,相比萧条低谷期,销量仅恢复了50%。

消费升级的4个趋势

江南春指出,“人口的红利已经消失,“精神”的红利正在展开,未来成功的品牌一定是牢牢锁定城市的主流人群。中国城市主流人群的消费升级,主要有4个方向,分别是:精神消费、知识消费、健康消费、智能化消费。

而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赢得他们的心呢?一是颜值即正义;二是结合大IP;三是产品有趣味;四是节省时间;五是身份认同(标签)。消费升级背后有两大动力,第一是中产阶层努力打拼之后的自我奖赏和自我补偿,第二种动力,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无论是企业的产品,还是分众在做品牌宣传的时候,这几点肯定是要牢牢抓住的。

事实上,资本市场无不也是这样反应的。有以上类似属性的公司大都值得多看一眼。研究院认为,近几年A股市场所诞生的成长股,大致都迎合了上述种种的趋势。比如说科沃斯,懒人经济,节省时间;国潮崛起,身份认同等等,所以思路上不妨往这多想想。

品牌广告的长期价值更好

此外,书中解释了市场认为的传统媒体日渐式微,而以梯媒、互联网广告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益壮大。质疑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对分众降维打击的问题。

书中举例的阿迪达斯例子为我们做了解惑。阿迪达斯全球媒介总监西蒙·皮尔表示过去这些年,阿迪过度投放在数字和效果渠道:77%的预算在效果,23%在品牌,牺牲了品牌建设。按阿迪每年20亿美元的投放体量计算,相当于花了30亿人民币买教训,还耽误了品牌升值的关键窗口期,损失巨大。

可见,效果与品牌广告虽同属广告行业,却占据不同的细分市场,优势领域互不重叠。互联网更适合效果广告,起效快,但是效果短;而梯媒更适合品牌广告。中国最有名气的前一百品牌,有80多个都在分众传媒发过广告,足以见得分众的优势以及客户对其的认可。

事实上,走流量与促销都不是消费的本质。Kantar报告指出:消费品70%营收来源于品牌,消费者的指名购买;30%来自促销和流量,而很多新消费公司却把90%的资源投入到短期的促销和流量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广告主认知的提高,分众或许还有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

来源:证星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西藏昌都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