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上海公园将超千座,戴VR头显逛“云公园”有市场吗?

“十四五”上海公园将超千座,戴VR头显逛“云公园”有市场吗?

截至2022年底,上海纳入城乡公园名录管理的各类公园已有670座,其中城市公园438座、口袋公园172座、乡村公园59座、主题公园1座。到2025年底,上海将通过新建或改造提升新增公园600座以上,使公园总数超过1000座。

园林绿化行业如何助力上海打造“公园城市”?又如何为落实“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6月29日开幕的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园林景观产业贸易博览会上,众多企业已经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足不出户逛公园

戴上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VR头显),今年初建成开放的环城生态公园带上的沔青公园便映入眼帘,操控手柄,可以逛遍公园的主要景点,仿佛置身其中。

在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与360集团合作开发的“尚绿集”生态景观行业元宇宙中,足不出户就能逛的上海公园绿地有近20座,包括上海植物园盆景专类园、上海之鱼湖心岛、太平桥公共绿地等。

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睿介绍,这款产品原本主要向园林行业的业内人士开放,为企业提供沉浸式景观和产品的展示工具,解决了线下观摩交流面临的场地人数限制等问题,也能大幅降低相关活动的差旅成本以及频繁的观摩交流活动对公园绿地的影响。

但随着开发的深入,这款产品的公益价值逐步凸显,人们希望能在“尚绿集”的基础上打造一个“云公园”平台,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上海近年来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但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优秀的公共生态产品市民游客无法一探究竟。”张睿表示,尤其是位置较偏远的一些郊野公园、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范围内的公园绿地,和肩负文保、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职责而希望将客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一些公园绿地。

如果产品质量过硬,就能满足部分到不了现场的市民游客“打卡”的好奇心,也可以适当减轻一些游客承载力相对较弱的公园绿地的客流压力。

目前,面向公众开放的“尚绿集”还在优化完善中,首批“云公园”有望在今年10月上线。

“洋垃圾”变废为宝

在嘉定区紫气东来公园、静安区中兴公园,户外健身场和儿童游乐园颇受周边居民的喜爱,使用频率很高,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许多健身游乐设施是变废为宝的产物,原材料里竟然有“洋垃圾”。

康攀游乐设施(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徐以欣指着展台中央的一款多功能儿童游乐设施:“平台底板75%的原材料是消费后的海洋渔业塑料制品,立柱所有原料来自废弃纺织物和废塑料,搭建小屋和挡板的板材核心层百分百由可循环食品包装材料制成。”

丹麦康攀公司目前只在美国和捷克有相关产品的工厂,所以所有可循环原材料均就近取材。

“这在国外消费市场被视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环保属性越强,被消费者认可的可能性就越大。”徐以欣表示,中国兴起的公园绿地建设热潮在为健身游乐设施打开更广阔市场的同时,还为更多可循环利用废弃物的“重生”创造了机会,期盼将来上海公园绿地的健身游乐设施里有本地垃圾的身影。

本地闭环的“烦恼”

农财沃展台给出了4种园林废弃物的出路:粉碎后挤压成圆柱状用作燃料,粉碎成薄木片用作土壤覆盖物,粉碎成木屑经发酵用作调节土壤的有机介质,粉碎后与胶水、沥青等材料按比例混合挤压成砖块、板材。

在大马(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敬水看来,随着园林绿化工程数量的增加,园林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将快速增长,“上海目前一年200万吨左右,未来几年可能翻倍。”

以前,园林废弃物常规的处置方式是切割粉碎后焚烧,但这种方式无法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的热情,而且对环境不友好。

不过,祝敬水坦言,就他们目前展示的4种园林废弃物的出路而言,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仍是燃料棒,其次是土壤覆盖物,有机介质和砖块、板材目前的市场接受度仍十分有限。

“后两种出路不太行的主要症结在于它们属于深加工,对生产场地、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加上产值较低,在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较难落地。相较之下,只需粗加工就能生产的燃料棒和土壤覆盖物更能够控制生产成本,发展得更快。”祝敬水表示,即使如此,上海的土壤覆盖物也有不少“烦恼”。

近年来,上海园林行业大量需要土壤覆盖物,但购买的产品均来自外省市甚至从国外进口,这些产品的原料均就地取材,不是上海本地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希望上海将来能够在本地构建园林废弃物的处置闭环,实现土壤覆盖物原料的自给自足,这种本地闭环还能降低上海园林废弃物外运处置的物流成本及碳排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