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首次 厄尔尼诺条件形成

7年来首次 厄尔尼诺条件形成

7年来首次 厄尔尼诺条件形成

世界气象组织:5年内或现创纪录高温

7月3日,儿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一处喷泉戏水纳凉。新华社发

世界气象组织4日说,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为90%。

上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警报说,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预计持续到冬季,可能会发展为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或强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本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至少为中度”。

这一组织强调,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其开始后的一年最为明显,本次是2024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在全球多片地区和海洋中引发更多极端高温”。

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提及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内容包括预测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这一组织区域气象预报服务部门负责人穆富马·奥基亚在记者会上说,今后5年“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依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原因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双重影响。

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更为复杂。从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现象已持续了近3年。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降低现象。一些气象专家指出,从拉尼娜转变到厄尔尼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

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提醒,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南美洲南部、非洲之角地区、中亚部分地区等降雨量增加,也会导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亚部分地区等出现严重干旱。

塔拉斯说,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是向世界各国政府发出信号”,应尽快动员并提前准备,降低这一现象对民众健康、生态系统和各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影响

“厄尔尼诺”卷土重来 东南亚经济恐遭重创

继持续三年的拉尼娜现象于2023年年初结束后,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回归。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局长德维科丽塔·卡尔纳瓦蒂说,继6月份弱势起步后,预计厄尔尼诺现象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加强。

对此,《日本经济新闻》7月2日报道称,在整个东南亚,人们必须提早为伴随高温少雨而来的干旱、林火和烟尘作准备。

气温的上升威胁到了棕榈油、稻米、咖啡豆等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干旱、缺水则对当地快速发展的制造业造成冲击。几乎整个印尼都将在今年9月遭遇厄尔尼诺现象的高峰。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主要的棕榈油产地都将出现旱情,并可能在未来数月面临火灾风险,当地政府已经发出了紧急警报。

报道称,此次虽然是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但印尼可能会重演2019年的严重干旱和山林大火。当时火灾引发的浓烟跨越国境,波及面积广大,相邻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数百架次航班被迫取消,数百万人出现呼吸道疾病。

印尼、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产区,预计异常气候也对油棕的种植产生影响。泰国、越南等地的稻米和菲律宾的玉米收成都可能面临巨大冲击。

马来西亚宣布,该国2024年的棕榈油产量可能最多减少300万吨。

越南国立气象预报中心预测,创纪录的热浪来袭导致的大规模干旱、咸潮和缺水等问题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24年初。越南咖啡可可协会的资料显示,该国2023年的咖啡产量可能比上一年减少20%。

泰国的稻米和砂糖出口都在全球位居前列,该国4月观测到了43摄氏度的史上最高气温纪录。泰国甘蔗和砂糖委员会预计,该国甘蔗产量将从2022年的9400万吨降至今年的7000万吨到8000万吨。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参考消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贵州铜仁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