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的舞台,如何诠释俄罗斯文学经典“多余的人”?

空旷的舞台,如何诠释俄罗斯文学经典“多余的人”?

六个人身着红色礼服,齐排坐在舞台深处,平日里调度着各种大置景的上海文化广场舞台,此刻显得空旷。

前半场的演出,演员们逐一走到台前,在几乎没有道具的舞台上,凭借饱满的情绪表演,把观众带入俄罗斯19世纪贵族日常愤懑的生活当中。导演用一系列舞台动作的设计,强烈外化着“多余的人”这一因无法挣脱现实困顿,而变得颓丧群体的精神面貌。

7月8日,《多余的人》在上海文化广场舞台上演,这部画风别致的戏剧作品来自以色列导演耶赫兹凯·拉扎罗夫。

《多余的人》改编自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的经典名著《奥勃洛莫夫》。2022年新年,该作在特拉维夫市中心——哈比马广场和特拉维夫文化大厅,以“多学科活动”的沉浸式戏剧形式与观众见面,获得观众以及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被称之“一场令人身心振奋的文化事件”。

屠格涅夫在《多余人日记》中以罗亭这一人物的塑造为该群体命名。而在这部作品的前后,分别还有有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这三个经典的“多余人”形象,它们一起被文学史记述为“四大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创作主题总是充满了带有悲剧色彩的戏剧张力,并被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改编与呈现。

作为以色列著名艺术家、一名跨越多学科的创作者,在丰富的创作生涯中,拉扎罗夫不仅是编剧、导演,同时也兼任布景设计、多媒体设计和编舞等工作。

而这部《多余的人》源于他本人一直以来的自我质疑——质疑自己无比热爱工作的本能,对创造新事物、吸纳新想法的痴迷,还有在教育和艺术行业开辟新天地的激情。在内心深处,他对奥勃洛莫夫这个角色充满了嫉妒,因为后者能够非常真实地面对自己和生活的虚无。

该作中的主角奥勃洛莫夫并不是在上海文化广场舞台上现身的第一位“多余的人”。2019年,同样在这个舞台上,立陶宛戏剧大师图米纳斯携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为观众呈现的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可谓一票难求。

《叶普盖尼?奥涅金》的首演日,导演图米纳斯和演员们在文化广场。

从奥涅金到奥勃洛莫夫,这些经典的角色从文学形象出发,又演变为动人的戏剧角色,并与上海观众一次次相遇,也正反映出上海文化广场“为观众选好戏”的定位与初心。

《多余的人》是上海文化广场推出的首届“以色列戏剧展演”的第一部作品。

近年来,随着以色列剧团多次来华演出,《安魂曲》、《乡村》、《犹太城》等作品获得极高的艺术赞誉,积累了不少专业戏剧拥趸,也让“以色列作品”成为高品质戏剧的代名词。

接棒《多余的人》,将于10月亮相、由著名犹太作家、辩论家及政治和文化活动家安斯基创作的最负盛名的作品《恶灵》。这部作品在历史上曾被进行过多种艺术样式的改编,而即将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则是2014年以色列盖谢尔剧院在该剧100周年之际基于原版创作的全新版本,多位以色列国宝级演员的加盟,值得上海观众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云南普洱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