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二届大湾区经济峰会”圆满收官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二届大湾区经济峰会”圆满收官

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和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特别支持下,由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开控股”) 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联合主办,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开证券”) 、广州凯得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承办,广州金融业协会、黄埔区金融业协会协办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二届大湾区 经济峰会”,于 3月16日—17日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邱亿通,广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陈浩钿,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旭,广州开发区金融局、国资局局长汤克明,广开控股、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以及众多来自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和企业家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本届峰会。

2023年以来,全球局势依旧错综复杂,包括海外央行进一步加息、小型开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俄乌战争持续,以及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倒闭等,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及突发事件给世界经济、金融市场运行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反观国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亦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企业复工复产、消费需求反弹等有利因素加持下,中国经济迈入加速复苏进程。3月4日—5日胜利召开的全国两会提出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主要经济目标,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吹响了新一年的奋斗号角。

作为东部经济大省之一,广东省近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实力实现大步跨越。2022年,广东省GDP达12.8万亿元,五年跨过3个万亿元级台阶、年均增长5%,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尤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广东省的发展质量与效益加速提升。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入第六个年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东省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和改革开放的主阵地,将继续于新征程中奋战在前。

鉴于此,本届峰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特邀数十位重量级领导嘉宾、首席经济学家和专家学者,以会、辩、研为主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旨演讲,在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和两会精神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风口、新机遇,以及破局升维的方向路径进行深层次探讨,用干货满满的思维盛宴为经济发展规划新路径,注入新动力。

3月16日,峰会首日。作为大会主办方之一的广开控股、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在致欢迎辞时指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明珠黄埔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制度优势、创新优势,广开控股锐意进取,从一家融资平台类企业成功转型为以科技金融为主业的产投类公司。2023年,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遍大江南北的热潮下,有识之士再度聚首,依然为把脉中国经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之路而上下求索。如何发挥金融先行者作用,为推动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正是我们当下应尽之责。

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旭在致辞时表示,2022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影响,广州顶住压力,全年GDP实现2.88万亿元。2023年广州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争全年GDP突破3万亿元,努力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扩步前进。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邱亿通在峰会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金融业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和第五大税源产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加快形成。希望与会专家积极为广州市的经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助力广州金融在加快构建与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全力落实广州金融业“十四五规划”中“三中心、一标杆、一高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抓手和举措。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本届峰会适逢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有着不同于过往的特殊意义,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提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对经济预判有重大参考意义,希望与会各方深入学习二十大和两会精神,积极解读时政热点所蕴涵的深层含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粵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新的理念。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通过视频连线做题为《未来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引领全球湾区发展》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粵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最年轻的湾区,充满活力和创新,代表未来全球湾区的发展。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要走好三步棋,一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大码头”作用,二是在高质量发展中突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三是在双循环格局中突出粵港澳大湾区的“一国两制”优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做题为《今年宏观政策将突显“四性”》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非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宏观政策须突显扩张性、针对性、连续性、统筹性。其中,货币和财政政策总体走向扩张,但要保持合理扩张程度;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特别是困难企业财政支持力度;去年推出的减税、减费、降费等支持实体经济政策仍应延续;财政政策要配合科技、产业、社会、住房等方面政策,货币政策也要配合好财政政策,即两者统筹协调发挥作用。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在题为《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服务。盛松成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兼具结构调整和总量调节功能,未来应继续发挥其激励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广开控股与中国首席经学家论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除了联手在“智库”研究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广开控股旗下粤开证券研究院亦携手中国首席经学家论坛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与金融“智库”建设。作为强强联手的最新成果,粤开证券研究院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峰会上联袂发布《大湾区新格局、开发区新趋势:黄埔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并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学术秘书长钱学宁对报告做了专项解读。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在题为《云开雾散春来早——两会精神学习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年两会一个重要事项是安排13项机构改革,其中金融改革涉及六个方面,但机构改革的重点并非金融改革,而是科技部改革,划出七项职能,留下最重要的优化职能和聚焦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攻坚克难。何海峰认为,过去总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在这句话不怎么提了,提的更多是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科技才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而金融要支持科技创新。

在汇丰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主持下,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建、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围绕《两会精神深度解读》主题,通过圆桌形式进行了深入讨论。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发表《外部环境对中国强烈复苏的影响》主旨演讲,他指出,今年要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脱离不了几个比较大的假设条件,比如出口与周边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货币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人民币汇率应该更灵活一些。而且,今年肯定应该把刺激消费放在更重要位置,因为消费代表的正是最终需求。

在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主持下,围绕《国际秩序新构与全球经济》圆桌主题,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原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斌开展了精彩的观点碰撞。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题为《2023年的契机、近忧和远虑》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随着疫情结束、理性且务实的新的国家领导团队开始运作,中国经济迎来全新契机,但要清醒的看到三个近忧,包括不要高估消费反弹力度、房地产市场复苏远未达到预期设想目标、出口今年大概率负增长,更要重视三个远虑,包括房地产对整个中国经济的重构、地缘政治影响、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避免掉队。陆挺认为,也正是因为能够看到这些未来的忧和虑,相信领导人和中国人有足够智慧去解决问题,对未来的期待依旧信心满满。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做题为《中国财政形势:何去何从?》的主旨演讲时表示,当前财政形势的主要特点是收支紧平衡、区县风险上升,2023年收入形势好于去年,但支出责任刚性,财政仍处于紧平衡下的负重前行。面对如此形势,通过体制改革促进开源节流,能应对当前的风险和挑战。罗志恒指出,有必要稳定宏观税负、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确定政府支出规模、改革财政体制。财政之难,难在多目标平衡,难在政府职能范围持续扩张;但难中有巧,财政之荣光在于服务国家大局,在于担当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神圣使命和角色。财政是中国经济矛盾的总根源,财政、金融、国资、社保和土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财政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主持下,围绕《中国经济复苏与新生》主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花旗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以圆桌对话形式,分享了各自独到观点。

3月17日,峰会进入第二天议程。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题为《从PPI探测中国2023经济图景》的主旨演讲中表示,英大证券成功研判了国际油价去年上半年上行、下半年下行的走势,他预测今年国际油价大概率呈V型走势。鉴于国际油价是PPI当月同比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今年我国PPI当月同比呈上半年下行、下半年反弹的“V型”结构,反弹力度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若其未降息,国际油价难以大幅上涨,则12月PPI当月同比依旧位于负值区间。

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主持下,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建、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富安达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郑良海围绕《中国财政债务解析》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发表题为《2023:周期与变局》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当把美元汇率的波动滞后1—2个经济周期,跟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在GDP的占比里做比较,可以看到未来几年美元汇率很可能向下。而当美元汇率走软的时候,以美元定价的金融资产和商业资产的价值相对于美元应该走强,或者说美国的相对表现应该是相对弱的,这就是一个非常强的决策数据。洪灏认为,未来三年里,美元汇率走弱,新兴市场相对表现较强,以及美国市场很可能在2022年一季度就已经过了巅峰,剩下的将会观察到美国的资产价格相对的弱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钟正生做题为《2023年海外宏观和资产展望》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市场之前严重低估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现在有点重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了。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美联储的最优策略是暂时不动。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一旦市场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美股、美债、黄金都有望走强。同时,欧元资产仍比较脆弱,日元资产有想象空间,新兴市场有望反攻。如果中国经济能行稳致远,在新兴市场中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

在花旗全球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主管刘利刚主持下,围绕《美联储政策与全球资产》主题,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钟正生、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进行了圆桌讨论。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做题为《百年变局:货币国际化新机遇与新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逆全球化、去金融化的新时代思考人民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一定要寻找或者依靠过去四十年大家已经习惯的主流思考。我们首先要资本账户开放,首先要金融自由化,从实体经济贸易互补、实体投资互补的角度来促进多边合作,货币体系是起到扶持配合的作用。

在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主持下,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花旗全球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主管刘利刚、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粤开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卓粤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大湾区变革》主题,以圆桌对话形式展开了精彩的思维碰撞。

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碳中和研究所所长庞阳做题为《数字经济与金融服务的转型》主旨演讲,他指出,数据是实体产业跟金融市场连接的最自然的纽带,对很多实体产业来说,数据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其最直接、最有效的价值就是让一个产业能够通过数据提高融资能力,提高在金融市场的信用,提高资产的价值。所以,跟金融市场对接是实体产业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动力。

在红衫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主持下,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特色估值体系》主题,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锋进行了圆桌讨论。至此,为期两天的峰会结束全部议程。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执行秘书长朱蕻就峰会做总结陈词时表示,2021年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州市委财经办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大湾区峰会顺利落户广州,并于当年10月成功举行第一届大湾区(黄埔)经济峰会。在各方携手推进下,第二届峰会亦圆满收官,期待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与广州各界深化合作,未来继续举办一系列高端峰会,既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搭建沟通对话的平台,也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地方形象,进一步为粤港澳大湾区描画金融生态蓝图,更为中国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2012年11月18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CCEF)由前国务院参事、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前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夏斌在上海市陆家嘴发起成立并担任论坛主席。2016年,论坛成功落户虹口区。

作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常年常设的经济与金融研究平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专司中国经济分析的国内外一流银行、券商、投行、保险、基金和资管的首席经济学家组成。在十年发展进程中,论坛通过年会、研讨会、学术讨论会、发布相关报告、创建有影响力的研究项目等形式,立足全球视角,聚焦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向决策者传递市场最真实的声音。十年来,论坛成员发布数万份专业报告,向决策者和监管机构提交上千份政策建议,出版专业著作数十余本,举办了近百场讲座。

——关于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江西上饶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