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基金公司出手自购!金额达到1196万……

又有基金公司出手自购!金额达到1196万……

又有基金公司出手自购!

近日,融通基金宣布公司、董事长与高管人员均自购了旗下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混合基金,合计金额达到1196万,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而就在6月底,该产品基金经理万民远已出资100万元自购,持有期同样不少于1年。

2022年,公募基金公司便掀起多轮“自购潮”,今年以来,虽然市场表现震荡,但仍有不少公募公司和公募基金经理大手笔自购,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今年以来公募公司合计出手自购金额达21.76亿元。

而除了自购之外,近期也有多家基金公司公开发声,鼓励投资者在确定的复苏大方向下,对市场短期震荡保持耐心,并建议以逆向思维进行布局。

再出手千万自购

7月6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已使用固有资金认购旗下基金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A类900万元,公司董事长与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认购前述基金296万元,合计达1196万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

公开资料显示,融通远见价值是知名基金经理万民远近期新发的产品,该产品募集期限为6月15日至7月7日,而就在6月28日,万民远已出资100万元自购该产品A类份额,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

作为拥有超12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的基金经理,万民远目前在管融通鑫新成长、融通健康产业等4只权益产品,一季度末总管理规模已超150亿元。从万民远管理的产品业绩来看整体表现突出。Wind数据显示,他管理的融通鑫新成长任职以来回报为25.26%,年化回报为13.77%,在逾2300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二。融通健康产业任职以来回报则达164.43%,年化回报15.22%,在同类产品回报排名中也居于前列。

年内多家公募出手自购

2022年,公募基金公司便掀起多轮“自购潮”,今年以来,虽然市场表现震荡,但仍有不少公募公司和公募基金经理大手笔自购,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

如长盛基金于6月21日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全资子公司长盛创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6月19日出资3000万元申购旗下长盛安逸纯债基金E类份额。

泉果基金公告则6月12日宣布,基金经理赵诣拟出资100万元申购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且持有期限不低于3年。

5月30日,南方基金宣布,旗下基金经理王博、骆帅、张延闽、李锦文均申购了相关基金产品,合计自购金额400万元。此外,汇添富基金经理徐志华、华夏基金经理杨宇也均出资100万元申购公司旗下基金。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今年以来63家基金管理人已自购210次,合计自购金额达24.93亿元,其中公募公司出手自购金额达21.76亿元,占比近九成。

从基金公司来看,年内华夏基金自购次数最多,达18次,自购总额达1.8亿元;南方基金自购了7次,不过自购总金额最多,达2.1亿元;嘉实基金、摩根基金管理、红塔红土基金自购总额也均超1亿元;工银瑞信基金虽然自购了2次,但总自购金额已超9500万元。此外,还有易方达基金、英大基金、汇添富基金、国泰基金等多家公司自购总额超5000万元。

从产品类别来看,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QDII基金、FOF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其中FOF基金产品合计自购金额最高,达6.57亿元;混合型基金以6.34亿元的合计金额紧随其后,股票型基金和债基合计自购金额分别为5.63亿元和4.74亿元。

北京一公募人士表示,去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频频出手自购旗下产品,不仅可以在市场低迷期时提振信心,同时也将公司与持有人利益共绑,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也体现了基金公司的责任担当。“此外,去年中国基金业协会曾发布相关指引,为加强基金公司核心人员与投资者的利益关系绑定,在自购产品上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2022年6月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要求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购买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基金经理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3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应优先购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多家公募呼吁:保持耐心、逆向布局

而除了自购之外,近期也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公开发声,鼓励投资者在确定的复苏大方向下,对市场短期震荡保持耐心,并建议以逆向思维进行布局。

如南方基金近期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投资路上,悲观者往往正确,而乐观者往往成功”、“相信复苏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并直言疫后复苏难以一蹴而就,其中一季度由于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出现报复性复苏,导致了二季度复苏动能产生透支,不过三季度透支影响有望减弱,复苏或更加充分。在此背景下,南方基金建议投资者在行业投资上保持平衡、均衡配置;在仓位管理上,不满仓也不空仓;在操作节奏上选择逆向应对。

工银瑞信基金也发文表示,考虑到市场的悲观预期已反映较为充分,叠加稳增长政策相继出台、打过关系编辑改善、海外货币过分宽松预期得到纠正,当前A股存在阶段性机会,短期可关注前期调整较多的地产及产业链相关板块。

广发基金还表示,2023年以来的A股市场整体较为“低迷”。不过也说明市场整体处于“估值的低谷”,A股经过调整,其中长期配置价值值得关注。而坚持低位多投,能让持仓成本相对更低。

华夏基金也指出,今年以来市场持续磨底,悲观情绪下,新基金发行也步入“冰点”,但“危”与“机”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艰难时刻,更大的机会也正在酝酿。当下市场虽然短期震荡,但在复苏大方向不变的今年,处于企业盈利上行期的A股的确在一个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反弹可期的位置。不如在底部区域趁势布局,收获时间。

来源:中国基金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江苏淮安淮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