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持续治理饭圈乱象,重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感

封面评论|持续治理饭圈乱象,重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感

□蒋璟璟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沉迷、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也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与网络保护问题既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网络治理的重点问题。近日,《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整体的满意度为3.24分(满分5分),较2021年(3.17分)有所提升,受访未成年人的满意度比成年人高0.43分。(中国青年报)

这份调查报告,可信度极高。2022年8月,在全国各级网信、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国135家网络社会组织共同发起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2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共收回问卷303万份。基于大体量的样本数据,最终完成了最新版《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网络治理,“未成年人保护”从来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从这份调查报告的结论看,相关“安全感满意度”呈现稳中有升之势。得益于一系列专项整治和常态制度建设深度推进,近年来,整个网络生态确乎有明显改善。在网游、短视频、社交媒介等几大关键节点,监管部门和头部平台密切协作,进行了大量极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这从根本上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奠定了基础。

具体而言,在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各项措施中,受访者对游戏公司的“宵禁”“实名”“限时令”等措施的满意度最高,对“饭圈”整治行动的满意度最低,低于整体的平均得分。受访未成年人对青少年模式/防沉迷模式的满意度最高,然后是“网络宵禁”“限时令”,对“饭圈”文化整治行动效果满意度最低——不论年龄层,网民对饭圈整治行动满意度都属最低。这一结果,引人深思。

必须承认的是,尽管经过多轮治理,畸形的“饭圈”文化,依旧有着极大的存在感和影响力。相较于以往,“饭圈”氪金打榜、诱导集资等行径有所收敛,但互撕谩骂、刷量控评、造谣爆料等违规行为,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作为一股高度组织化的力量,饭圈时常成群结伙、抱团出征,其对于网络舆论的正常表达、对于网络信息的有序传播,都构成了直接而显著的破坏。饭圈的强大吸附力、裹挟力与煽动力,对于未成年人的受害,可想而知。

受访未成年人对“饭圈”文化整治行动效果满意度最低,这是当事人最直观的、最真实的反馈。就此而言,持续治理饭圈乱象,关乎未成年人安全感的重建,须臾不可懈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贵州遵义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