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补链强链”之国产新材料篇——中国优势制造投资框架报告之三(下)

【招商策略】“补链强链”之国产新材料篇——中国优势制造投资框架报告之三(下)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的过渡阶段;国内高端新材料技术和生产偏弱,近年来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未能满足国内高端产品需求,材料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本文对于具有国产化提升潜力的新材料细分领域进行梳理,共七个主要方向供投资者参考。

核心观点

?新材料方向之一—轻量化材料。碳纤维以其出色的性能被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我国碳纤维产业存在产能利用低、高端产品少的问题。实现碳纤维规模生产和应用开发的双自主化,是提升我国国防实力和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关键。铝合金车身板应用在汽车最重的车身,是实现轻量化目标的关键材料。我国生产工艺复杂的铝合金车身板部分已经开始出口。铝合金车身板国产化是我国汽车产业提高竞争力,帮助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

?新材料方向之二—航空航天材料。聚酰亚胺(PI)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等多个尖端领域有很高应用价值。我国在高端PI薄膜以及其他高端PI产品仍面临“卡脖子”问题。碳化硅纤维(SiC纤维)是继碳纤维之后发展的又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全球来看碳化硅纤维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和迭代,中国企业有望迎来弯道超车的机遇。

?新材料方向之三—半导体材料。硅片是半导体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光伏用硅片产能大多集中在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半导体硅片制作工艺更为复杂,部分国内企业正努力打破技术壁垒。 碳化硅是功率器件的重要原材料,产业格局呈现美国独大的特点;近年来该材料不断在电动车、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渗透,拥有强劲的下游需求。 溅射靶材是集成电路的核心材料之一;2013-2020年全球靶材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达14%。

?新材料方向之四—新型塑料。聚酰胺(PA)材料受制于国外企业对于原材料生产技术的技术壁垒。在“碳中和”及“以塑代钢”政策背景下,该材料国产替代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聚苯硫醚是一种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种工程塑料,对汽车轻量化、大气污染防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聚乳酸因其优异的机械性、环保性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医药设备及3D打印等诸多领域,但进口依存度较大。

?新材料方向之五—电子电器电容新材料。电子浆料是制造厚膜电阻等电子元件的关键,广泛应用于在光伏、航空、军事等领域;目前国内电子浆料龙头企业正致力于生产高质量、高性价比的电子浆料,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电子陶瓷可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汽车等领域,其中MLCC作为产量和需求量最大的电子陶瓷,与电子元器件市场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相匹配。

? 新材料方向之六—多用途新材料。聚苯醚树脂被广泛用于电气机械、IT、汽车、军工等,改性聚苯醚在全球的市场需求和消费量逐年上升。对位芳纶产业集中程度较高,目前国内对位芳纶产能自给率约20%左右,进口依赖严重。 高吸水性树脂(SAP)具有吸水性好、价格适中、安全性好等特点,预计2025年全球SAP需求量将增长至440万吨。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叠加生育政策放开,预计 2023 年中国 SAP 市场规模将达到 145.1 亿元。

?新材料方向之七——光学和电子化学品。光学膜广泛应用在电子显示、建筑、汽车、新能源等,目前我国在中低端光学膜领域已经实现国产替代。在高端光学膜领域,我国企业正通过内生、外延两种方式寻求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光刻胶是一种在半导体制造、PCB、面板行业中使用的尖端材料。当前我国光刻胶国产化比例很低,高端半导体光刻胶基本完全依赖进口,突破光刻胶的海外技术垄断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前沿攻关的关键环节。 OLED是全球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有望在手机面板领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我国生产商在OLED面板产业中积极扩产,未来产能增长较快,国产化OLED材料潜在需求旺盛。在高价值的发光材料成品领域中,我国已经初步实现国产替代,部分细分产品已实现向国内面板厂商的大批量供货,但在技术和产能上和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国际竞争力仍有较大增强空间。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海外经济大幅波动

上篇请见《【招商策略】“补链强链”之国产新材料篇——中国优势制造投资框架报告之三(上)(0806)》

目录

01

新材料方向之六—多用途新材料

1、聚苯醚(PPO)

聚苯醚树脂作为世界五大通用工程之一,具有高耐热性、高电性能、耐酸碱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及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机械、IT、汽车、航空及军工等领域。从整体上看,改性聚苯醚在全球的市场需求和消费量逐年上升。随着5G通讯、新能源汽车和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改性聚苯醚在上述行业的广泛应用,预计其需求将继续增长,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国内聚苯醚行业在品质、产量、品种牌号等方面均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1)技术概述

聚苯醚树脂(简称PPO)是一种性能优秀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PPO无毒、透明、相对密度小,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耐应力松弛、抗蠕变性、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在电子电气及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机械、IT、汽车、航空及军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但由于其耐氧化性、加工成型性差,成本高,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克服这些缺陷,全球聚苯醚下游行业大多使用改性的聚苯醚,简称MPPO。凭借诸多优于PPO的特性, MPPO开辟了如超高频电子元件、光伏面板、印刷电路板、锂离子电池、5G天线罩等诸多新的应用领域,成为了5G通信、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芯片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材料。

(2)全球产能规模以及未来对该材料的需求预期

由于聚苯醚原粉生产技术壁垒较高,国外仅有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地区的少数企业具备生产,产能相对较小,导致国际市场聚苯醚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国化新材料研究院报告,2015年全球聚苯醚市场规模为116.63亿元,2019年为161.15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7.33%,2020年达到了200亿元。随着全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全球聚苯醚的市场需求也将快速增长。根据QYResearch的预测, 2027年全球聚苯醚市场规模将达到13.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4% (2021-2027),未来依旧有良好的增长潜力。

(3)全球主要公司、市场份额及其产能

与其他通用工程塑料不同, PPO及MPPO生产高度集中,当前世界聚苯醚产业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少数公司。目前,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的工程塑料业务)是世界上最大的聚苯醚生产商,年产能约为13.5万吨/年,约占世界市场的46.6%。此外日本旭化成、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等公司也在全球聚苯醚生产市场占重要地位。目前国内主要主要聚苯醚生产厂商为蓝星集团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和鑫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从地区来看, 聚苯醚的生产主要分布在美国、亚洲和欧洲地区。根据化工新材料的数据,从全球聚苯醚产能地区占比来看,聚苯醚产能占比最大的为美国,达到37%,其次是亚洲,占比为32%。

(4)我国的发展水平、技术壁垒、需求缺口、进口依存度

目前我国已经掌握改性聚苯醚生产技术,也实现了改性聚苯醚规模化生产,国内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20.6%。根据公司官网公告,中国蓝星目前聚苯醚树脂年产能可达5万吨,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同时也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均相溶液缩聚法和沉淀缩聚法两种工艺技术的聚苯醚树脂制造商,中国蓝星与鑫宝新材料等公司致力于国产PPO改性产品的研发,利用物理化学改性方法。近年来连续开发出多种具有专用功能的PPO合金产品。 但我国MPPO在品质、产量、品种牌号等方面均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国内聚苯醚产业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等部门的蓬勃发展,聚苯醚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根据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数据,2019年我国聚苯醚市场需求量约为14.02万吨,而国内市场供给量仅为4.59万吨,面临较大的供需缺口。汽车轻量化及双碳目标的提出,PPO材料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国内对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除了扩大MPPO生产规模,加快MPPO相容化技术、掺混技术和加工成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使MPPO从品种牌号上系列化、高性能化,积极开拓市场,满足我国各工业部门的发展需求也迫在眉睫。

(5)相关产业政策

(6)相关企业

2、对位芳纶

对位芳纶作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具有耐化学腐蚀、高强度、高模量、阻燃等优良性能,在全球市场中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轨道交通增强材料、防弹防护安全材料、汽车橡胶等下游领域,市场需求大。由于芳纶材料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投资门槛高,世界芳纶产业集中程度较高。根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 目前国内对位芳纶产能自给率约20%左右,进口依赖严重。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国防军工和通讯等应用领域受到较多限制,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泰和新材是国内率先实现对位芳纶产业化生产的企业,拥有对位芳纶产能4500t,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一。今年以来,对位芳纶量价齐升,芳纶龙头将进入业绩释放期。

(1)技术概述

对位芳纶又称芳纶—II、芳纶1414,具有耐化学腐蚀、高强度、高模量、阻燃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的3倍、涤纶工业丝的4倍;初始模量为涤纶工业丝的4-10倍、聚酰胺纤维的10倍以上。对位芳纶稳定性高,在150℃下收缩率为零,在260℃温度下仍可保持原强度的65%, 有“防弹纤维”之称,是全球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高性能纤维之一。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防护服装(主要为防弹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光缆增强等。

(2)全球产能规模以及未来对该材料的需求预期

对位芳纶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成功开发,并于1972年开始工业化生产。随后,荷兰、日本、韩国及俄罗斯等国家也开始了各自的研究工作。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实现对位芳纶的规模化生产。根据新材料在线的统计,2018年全球对位芳纶的产量约8.2万吨, 2018年全球对位芳纶下游消耗量约8.0万吨。未来5年,全球对位芳纶产品的产能将继续增加,其中帝人位于荷兰的工厂已经宣布扩大对位芳纶产能。根据各公司公告,在今后的5~10年,烟台泰和、中蓝晨光、仪征化纤、神马集团等企业、中化国际下属江苏瑞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均有产能扩展计划,如烟台泰和新材公布了1.2万吨对位芳纶的发展规划。

对位芳纶作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在全球市场中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轨道交通增强材料、防弹防护安全材料、汽车橡胶等下游领域,市场需求大。但国内市场芳纶纤维的应用狭窄,且尚处于光纤、绳索和橡胶补强等相对低端领域。其主要原因是国内技术落后于海外企业,在高端防护领域尚处在开发阶段,因此对位芳纶也是我国长期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随着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高端化成蔚然之风,这些领域对对位芳纶的需求将继续稳健增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院的预测, 2025年国内对芳纶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5万吨,2025年全球对位芳纶的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

(3)全球主要公司、市场份额及其产能

由于芳纶材料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投资门槛高,世界芳纶产业集中程度较高, 全球芳纶产业几乎由美国杜邦、日本帝人、中国泰和新材、韩国可隆四家公司垄断。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目前国际对位芳纶产能约9.5万吨,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公司的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80%,产能分别为3.6万吨/年和3.2万吨/年,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泰和新材拥有对位芳纶产能4500t,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一。

(4)我国的发展水平、技术壁垒、需求缺口、进口依存度

芳纶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和碳纤维、聚酰亚胺薄膜(PI 膜)并称为制约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前期我国没有很好的解决对位芳纶的关键设备加工制造技术,导致我国对位芳纶的国产化进程比较缓慢,产品不稳定,良品率不高,我国的对位芳纶产能尚停留于千吨级, 国内仅泰和新材中晨蓝光、仪征化纤实现了对位芳纶的规模化生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数据,2020年我国对位芳纶进口依存度约为87%,进口替代需求迫切。近年对位芳纶面临国内单兵防护装备、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的高需求,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国内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导致国内对位芳纶生产原料供应紧张,另一方面从进口端而言,美军启动彩服、头盔、作战靴等单兵武器装具换装使美国的对位芳纶需求大幅上升,而作为国内对位芳纶主要进口商的美国杜邦优先保障美国供应,导致国内供给缺口增大。根据申万宏源相关研报数据,2017至2018年期间,对位芳纶产品平均价格由约15.5万元/吨上涨至23.5万元/吨,同比上涨51.6%。2019年国内对位芳纶价格趋于稳定,平均价格在22-24万元/吨间波动。

(5)相关产业政策

(6)相关上市公司

当前,国内具有对位芳纶产能和稳定生产的厂家主要有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其中泰和新材、中化国际为上市公司。泰和新材是国内率先实现对位芳纶产业化生产的企业,现有年产能4500吨。根据公司官网公布数据,其年产能在2021年底有望扩产至6000吨,十四五规划期间将扩产至12000吨/年。中化国际5000吨芳纶项目现已处于生产调试阶段,若产能全部释放,有望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大对位芳纶生产商和供应商。 芳纶需求即将放量背景下,及时投放新产能将助力国内企业突破产能瓶颈,实现业绩增长。事实上,今年以来对位芳纶量价齐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根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 目前国内对位芳纶产能自给率约20%左右,国防军工和通讯领域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具有很强的需求确定性。且对位芳纶技术壁垒高,公司已实现对位芳纶的技术突破,在国内缺乏竞争对手,有望独享芳纶行业的新增需求。在公司治理上,泰和新材工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使员工得以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享成长果实。此外2021年泰和新材修订了“超额利润提成激励实施办法”,对高管和骨干员工进行提成奖励,激发员工潜力。

今年以来对位芳纶量价齐升,泰和新材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进入业绩释放期。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的预测, 泰和新材2021-2023年芳纶毛利率将达到为 41.0%,40.5%和 41.6%,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86、0.99、1.30 元。

其他相关未上市公司:中化国际收购了苏州兆达特纤科技有限公司的500t对位芳纶生产线,拥有对位芳纶的生产能力。现以江苏中化兆达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为载体,在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内筹建1万t对位芳纶生产装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依靠自身在化工化纤领域的集成创新优势,2005年开始对位芳纶的聚合纺丝及其产业化技术进行研发,并建成年产500t对位芳纶生产线。2018年宣布实现了1000t装置的连续运转,掌握了对位芳纶生产的关键技术,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条件。

3、高吸水性树脂(SAP)

高吸水性树脂(SAP)具有吸水性好、价格适中、安全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纸尿裤、妇女卫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农业保水剂等下游产业。2020年全球SAP产能约500万吨,消耗量约340万吨,预计2025年全球SAP需求量将增长至440万吨。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叠加二胎政策,未来国内SAP 需求将持续上涨,预计 2023 年中国 SAP 市场规模将达到 145.1 亿元。 高吸水性树脂行业原材料壁垒和客户壁垒高,具备规模优势和上下游全产业链优势的头部企业(如万华化学和卫星石化等)将强者恒强,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1)技术概述

高吸水性树脂(简称SAP)是一种含强亲水性基团的低交联度高分子化合物,具备强大的吸水性、稳定性、保水性且安全无毒。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可达自身质量的数百倍,吸水速度快,并且保水性强,即使在受热、加压条件下也不易失水,广泛用于纸尿裤、卫生巾、干燥剂、脱氧保鲜剂、医用材料、农林抗旱保水、防沙治水等领域。

根据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大宗产品年度报告》的数据,高吸水性树脂(SAP)下游消费中,用于生产婴儿纸尿片/裤占总消费量的70.0%;用于生产成人失禁用品占总消费量的17.0%;用于生产女性卫生用品占总消费量的9.0%;用于工业、农业保水剂等其它领域占总消费量的4.0%。

(2)全球产能规模以及未来对该材料的需求预期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发始于1961年美国农业部研究所制成的高吸水聚合物,1978年日本三洋化成株式会社率先将其用于一次性尿布,开启了SAP工业化生产之路。此后各国专家相继开发SAP产品,并陆续应用于农林园艺、生理卫生、食品、土木建筑、日用化工等行业,SAP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数据中心统计, 2020年全球SAP产能约500万吨,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全球SAP消费量约为340万吨。SAP下游消费中, 用于生产婴儿纸尿片/裤占在总消费量的占比高达70.0%,用于生产成人失禁用品占总消费量的17.0%。随着世界人口逐步老龄化,各国鼓励鼓励生育政策陆续出台,婴幼儿纸尿裤和成人失禁用品的潜在需求量将快速增长,从而带动SAP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拓展。 根据智研咨询的预测,2025年全球SAP消费量有望增长至440万吨。

(3)全球主要公司、市场份额及其产能

全球高吸水性树脂生产三巨头为日本触媒、德国巴斯夫和德国赢创,产能均超过60万t/a,为全球高吸水性树脂生产企业的第一梯队。住友、三大雅、LG化学、宜兴丹森、台塑等厂商总产能超过20万t/a,为全球高吸水性树脂生产企业的第二梯队。根据立木信息咨询统计,2020年全球前5的SAP企业产能占总产能的64.5%。其中,日本触媒产能居世界之首,占总产能的17.4%;德国巴斯夫为第二位,占14.5%;德国赢创居第三位,占13.1%,其余住友精化和日本三大雅分别占10.9%和8.6%。从世界范围来看,SAP行业生产格局相对稳定,产能集中度较高。

(4)我国的发展水平、技术壁垒、需求缺口、进口依存度

国内高吸水性树脂行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起步、稳中发展和规模化增长三个阶段。国内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最初着重于研发实用性强的农业保水剂,且发展规模、应用范围均较小。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SAP产能最充足的国家,国内商用SAP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卫星石化的高吸水性树脂与国内主要纸尿裤企业恒安、国际前十大纸尿裤生产企业金佰利达成合作。

得益于国内SAP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近年来国内SAP产业的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根据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研报,2014年,我国SAP行业市场规模仅59.5亿元,产能仅82.8万吨;2018年国内SAP市场规模增长至90.11亿元,产能已达到130.5万吨。根据市场调查网研报数据,2020年国内SAP产能约150万吨,产量约100万吨。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 SAP 出口量达到 20.0万吨,为进口量的两倍,已由净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

尽管产能和规模均持续增长,但国内SAP行业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一,中国SAP行业高端产品不足,市场被日本触媒等外资企业垄断。第二,国内低端产能过剩并占据主导位置,产品同质化严重。除卫星石化和万星化学等头部企业具备中高端产能外,其余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议价能力差。第三,技术水平与国际巨头存在明显差距。国内SAP生产尚未达到批量化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水平,产品稳定性差,生产能耗高,连续生产周期短。此外根据海关总署相关数据,国内进口SAP主要来自韩国、中国台湾及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且多应用于生产标准严苛的卫生用品;主要出口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等国家或地区,产品相对低端。 国内企业亟须优化生产工艺、拓展下游高端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成人纸尿裤需求将大幅上涨;国家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也将推动婴儿纸尿裤消费量的扩大。此外在出口税率政策的支持下,高性价比的国产SAP产品有望扩大对印度、南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出口。 综上,预计未来中国SAP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根据头豹研究院的预测, 2021年中国高吸水性树脂市场规模将达到119.9亿元,2023年将达到14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0.0%。未来SAP产能将朝着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以及可生物降解等方面发展。

(5)相关产业政策

(6)相关上市公司

高吸水性树脂行业原材料壁垒和客户壁垒高,新进入者无法取得竞争优势,具备规模优势和上下游全产业链优势的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卫星石化等)将强者恒强,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02

新材料方向之七——光学和电子化学品

1、光学膜

光学膜是一类能够满足特定光学需求的材料总称,包含多种不同特性、功能的具体产品。光学膜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电子显示、建筑、汽车、新能源等多个下游领域。其中,液晶显示模组是光学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受益于全球电视产业大屏化的趋势,液晶显示需求在未来几年仍有稳步扩容的动力。 光学膜作为液晶显示模组中价值量占比最大、竞争格局相对更好的环节,在大屏化趋势中受益确定性较高。目前,我国在中低端光学膜领域已经实现国产替代。在高端光学膜领域,我国企业正通过内生、外延两种方式寻求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未来,我国在显示面板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加强,突破高端光学膜技术壁垒将有更充分的产业经验作为支撑。而通过打破光学膜海外垄断,有望大幅降低下游面板环节生产成本,增强我国显示全产业链盈利能力。

(1)技术概述

光学膜是一种能够满足特定光学需求的材料,是一类材料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功能、化学特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的具体产品。光学膜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电子显示、建筑、汽车、新能源等多个下游领域。其中,液晶显示模组是光学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受益于全球电视产业大屏化的趋势,液晶显示需求在未来几年仍有稳步扩容的动力。 光学膜作为液晶显示模组中价值量占比最大、竞争格局相对更好的环节,受益的确定性较高。

制作光学膜,需要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涂镀一层或多层介质膜。光波通过光学膜时会出现反射、吸收、散射、偏振等光学效应,不同类型的光学膜对应不同的光学效应,因此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光学需求。按照功能来分类,光学膜可以分为显示膜、保护膜、装饰膜、隔热膜等几大类,分别应用于不同的下游领域。按照不同光学特性来分类,光学膜可以分为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滤光片、偏光片等多种类型。

光学膜的上游主要是各类原材料以及生产设备。整体来看,光学膜上游原材料的生产门槛高,对化学合成、加工制造有较高的要求,属于精细化工的范畴。因此,原材料供应商市场集中度高,且有着很强的议价权。以LCD显示光学膜产业链为例,LCD显示领域可大致分为偏光片和背光模组两种光学膜产品,两者采用的原材料有较大差异。偏光片的核心原材料主要是PVA膜及TAC膜,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PVA膜和TAC膜两者成本占比合计达到了62%。而背光模组的主要原材料是PET基膜以及特种添加剂。在生产设备方面,制造光学膜主要需要涂布及控制系统、精密辊筒模具加工车床等设备,生产商对设备精度、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光学膜具有类型丰富,性能多样化的特点,其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覆盖显示、建筑材料、建筑节能、汽车等多个下游行业。其中,光学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终端产品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液晶电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LCD面板主要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两个部分构成,其中背光模组是整个LCD面板的发光源,液晶面板利用背光光源进行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中,光学膜是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两部分均要大量使用光学膜。在一块典型的液晶面板中,与光学膜材料相关的部分主要包括2张偏光片、2张配向膜以及1张彩色滤光片。而在背光模组中,光学膜材料主要包含2张增亮膜、2张扩散膜以及1张反射膜。

从成本结构来看,光学膜是液晶显示器件中价值最高的部件之一。根据激智科技招股说明书,一个典型的42寸LED电视所采用的液晶膜组中,彩色滤光片及偏光片占整体成本的25%,背光模组占到了整体成本的47%。而在背光模组中,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等三个光学膜是核心元件,占到整个背光模组成本的37%。

(2)全球产能规模以及未来对该材料的需求预期

如前文所说,光学膜在液晶模组制造过程中使用量较大,终端产品以电子消费品为主。 在过去十年间,消费电子行业处于创新迭代和渗透率提升的双重红利期。智能手机出货量维持增长趋势,电视机、手机屏幕平均尺寸不断增大。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新兴液晶显示领域不断涌现,例如车载显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在下游需求的拉动下,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在过去十年间整体上维持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2.15亿片逐步增长至2020年的2.72亿片,十年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38%。

由于光学膜是液晶模组制造中运用的核心元件,下游消费电子高景气度给光学膜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4-2019年间,全球背光模组光学膜市场规模从91亿美元增长至13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2%。 在此期间,由于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位置,且充分受益于全球LCD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大趋势,我国光学膜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市场。我国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0.3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81.4亿美元,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15%。我国背光模组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从44.3%逐渐上升至60.3%。

从光学膜下游终端需求来看,目前电视出货量整体保持稳定,过去几年中,全球电视年出货量基本稳定在2.2-2.3亿台之间。 但是,随着电视制造成本的下降及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尺寸电视在电视销售市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当前,全球市场电视平均尺寸仍处于增长趋势中,为LCD面板需求以及对应的光学膜市场带来潜在增量。根据Omdia预测,液晶电视平均尺寸将从2020年的47.3英寸逐步上升至2026年的52.2英寸,6年时间内平均尺寸将继续增长约10%。

笔记本电脑是另一个主要的光学膜应用场景,近两年笔记本市场高景气度增大了光学膜的需求。在新冠疫情前,全球笔记本市场年出货量稳定在1.5亿台左右。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居家办公、在线教育成为了全球的一大潮流。受此影响,2020年全球笔电出货量首次超过2亿台。2021年,虽然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影响明显减轻,但受制于变种病毒反复爆发的潜在威胁,全球主要经济体仍采取不同程度的出行限制。全球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的需求仍保持旺盛。在此背景下,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有望保持高位。根据Trendforce在2021年7月的预测,2021年全年全球笔电出货量有望达到2.36亿台,再创历史新高。

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液晶显示面板行业有望维持稳健增长的势头,拉动光学膜的市场需求。以背光模组的反射膜市场为例,根据长阳科技招股说明书,2018-2022年全球液晶显示器反射膜市场增速预计将达到4.7%左右。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5亿平米,相比2015年增长30%。 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当前全球液晶面板产能仍在向中国转移,中国面板厂商积极扩产,国内背光模组光学膜市场有望实现更高的增速。

(3)全球主要公司、市场份额及竞争格局

具有光学性质的薄膜最早起源于德国,至今已有大约200年的历史。在20世纪上半叶,随着扩散泵的普及应用,光学薄膜创新进程及产业化进程大幅加速,美国和德国在早期光学薄膜应用领域走在全球前列。20世纪末期,光电技术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渗透率快速提升,多种高性能光学膜出货量快速增加。日本、韩国受益于本国历史技术积淀以及下游LCD产业的发展,在光学膜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此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厂商控制了光学膜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中国由于产业起步晚,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积极投入研发,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与国外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目前全球主流生产商依然以海外厂商为主。其中,在高端光学膜以及上游核心原材料领域中,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几大头部海外厂商拥有市场垄断地位。

在偏光片市场中,由于日本、韩国LCD产业发展较早,产业配套较为完善,因此日韩厂商在偏光片领域拥有市场领先地位。近年来,虽然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先后在LCD行业中实现产能的快速扩张,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中国本土企业在偏光片生产上一直没能实现对日韩企业的超越。目前,虽然日本、韩国LCD产业已经步入下坡路,但在偏光片技术上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8年,LG化学、住友化学、日东电工合计占据了全球66%的偏光片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稳定。2020年9月,杉杉股份公告称,将分批次购买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并获得LG化学旗下大部分LCD偏光片业务的相关知识产权。通过此次交割,中国企业迎来了一次在偏光片环节的发展机遇。

在偏光片上游,最主要的原材料是TAC膜和PVA膜,价值量较高。目前,日本、韩国企业在这两个领域中市场份额最高。根据智研咨询2019年的报告,偏光片超过70%的制作成本来自于TAC膜和PVA膜两个领域。TAC膜的全球产能约为17.35亿平方米,而日本三家主要TAC膜厂商(富士写真、柯尼达美能达、Zeon瑞翁)占据了全球68.88%的产能。韩国厂商晓星和SKI产能合计占全球10.95%,我国企业新纶科技、东氟塑料、合肥乐凯所占比重较小。在PVA膜领域,日本企业可乐丽出货量占到全球总量的70%。

在背光模组光学膜领域,可进一步细分为增亮膜、反射膜、扩散膜等市场。目前,不同细分市场的全球竞争格局、产能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在反射膜领域,2017年,我国本土企业长阳科技成为了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根据长阳科技招股说明书以及IHS Markit的统计预测,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领域反射膜市场容量大约2.2亿平米,长阳科技市场占有率超过30%。除长阳科技外,全球主要反射膜厂商包括日本东丽、日本帝人、韩国SKC、东旭成、兰埔成等国内外企业。

在价值量更高的增亮膜领域,市场最初由美国3M控制。2007年,随着美国3M增亮膜专利陆续到期,大量企业进入增亮膜的生产领域。 目前,全球主要的增亮膜生产企业包括3M、LG以及台湾友辉。在制作工艺方面,增亮膜与反射膜有一定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增亮膜存在独特的棱形结构设计。因此,增亮膜在花纹模辊的雕刻和制造上存在着技术难点,海外企业的技术壁垒更加明显。

在背光模组光学膜上游材料方面,光学PET基膜技术壁垒显著,生产过程中对聚酯切片、加工设备、车间环境要求很高。 长期以来,只有国外少数企业具备光学PET基膜的生产能力。当前,全球主要生产企业包括SKC、日本东丽、日本帝人。

(4)我国的发展水平、技术壁垒、需求缺口、进口依存度

当前,我国液晶显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韩国、中国台湾厂商扩产不积极的背景下,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液晶面板行业的领头羊。 然而,目前我国仅能在背光模组光学膜的部分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大部分高端光学膜、光学膜上游原材料方面,我国产业积累不足,进口依赖的程度较高。在当前国内液晶面板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国内供应链安全的压力与日俱增;而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经验的积累,我国液晶显示行业有了向上游高价值领域延伸的基础。未来几年,是国内新材料企业突破高端光学膜制造的重要时间窗口。

相比于海外发达国家,我国在光学膜领域的起步较晚。根据长阳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以前,我国光学膜领域基本处于技术空白期,面对着严格的技术封锁,光学膜进口依赖程度很高,我国仅有盛波光电、三利谱、激智科技等少量企业拥有自主生产光学膜的能力。2010年后,中国大陆LCD面板快速发展,同时中国台湾、韩国等传统生产商扩产积极性明显下降。凭借生产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中国逐渐获得主导LCD面板产业的优势地位。由于LCD面板制造涉及大量产业配套,光学膜在内的相关配套产业得到了更多大陆企业的重视。同时,自“十二五”时期以来,国家加大显示领域原材料的国产化支持力度。 近十年来,国产光学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整个行业呈现投资规模大、逐步高端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在反射膜、扩散膜领域已经实现进口替代的能力。但是,在复合膜、增亮膜、偏光片、上游原材料等领域的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国内市场中,从光学膜生产规模来看,我国市场份额居前的光学膜本土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双星新材、激智科技、康得新、航天彩虹、东材科技等公司。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20年,双星新材、激智科技、康得新、航天彩虹、东材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12%、2.76%、2.25%、1.27%、1.05%。整体来看,我国光学膜产业进口替代空间巨大,高端光学膜市场主要被日本东丽、3M、三菱、SKC等占据。

在偏光片生产领域,1994年深纺集团成立盛波光电公司致力于偏光片的研发和生产,1999年产出中国第一张偏光片,填补了国产偏光片的市场空白。近年来,包括LG在内的众多海外公司加速中国偏光片产能的布局。根据深纺织A于2021年7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的偏光片产能数据,当前中国大陆偏光片产能大约2.6亿平方米,而全球偏光片产能约6.7亿平方米,中国大陆产能占比近四成。 不过,虽然我国偏光片产能得到了明显增强,但生产仍被外资公司主导。在此背景下,我国本土企业在偏光片领域采取的发展路径包括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两类。我国本土偏光片生产企业以三利谱、盛波光电为代表。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本土偏光片生产企业(包括三利谱、盛波光电等)全球市场份额约8%。

在外延并购领域,杉杉股份于2021年2月发布公告,公司已完成LG化学在中国大陆、韩国本土的LCD偏光片生产资产以及与其相关知识产权的交割。本次收购股权比例为70%,后续将分年度逐步实现对剩余30%股权的收购,并推进台湾资产的交割工作。通过此次收购,杉杉股份实际控制的偏光片产能将达到1.02亿平方米,如按照6.7亿平方米总产能计算,杉杉股份旗下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5%左右。在收购完成后,杉杉股份计划将位于韩国生产线逐步搬迁至中国大陆,并在张家港投资建设新的LCD偏光片生产线。 通过外延并购,我国偏光片生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并获取相关生产技术,为日后建设国产高质量生产线打下基础。

在偏光片上游材料领域,目前我国国产化率还很低,进口替代空间大。根据我国本土偏光片生产企业三利谱2020年年报,三利谱TAC膜主要从富士胶片购买,PVA光学膜主要从日本可乐丽购买。当前,日本产品仍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短期内进行国产替代有困难。在上游材料国产化方面,2015年12月新纶科技与日本东山签订TAC膜合作协议,新纶科技获得日本东山TAC膜技术、品牌使用权、进出口权。通过与日本企业合作,我国本土企业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本土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在PVA光学膜领域,目前我国仅有皖维高新、台湾长春能够提供少量中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1%。

在背光模组光学膜领域,我国在反射膜和扩散膜领域已实现重要突破。长阳科技2017年取得光学反射膜出货面积全球第一的成绩,大幅增强了我国反射膜的进口替代能力。目前,长阳科技反射膜部分核心技术、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优良的产品性能,公司反射膜已经实现大批量海外销售,并成为韩国三星电子VD部全球核心合作伙伴。2020年,公司反射膜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达到8.30亿,同比增速达到26.09%,维持了过去几年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生产工艺与反射膜类似的扩散膜领域,我国也具备了一定进口替代的能力,国内厂商已经具备较完备的产品矩阵,并已实现批量外销。光学膜头部企业激智科技近年扩散膜出货量、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

在价值量高的增亮膜领域,我国已实现初步的国产替代,但高端增亮膜技术上与国外厂商仍有明显差距。激智科技是国内较早实现增亮膜量产突破的公司,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多种厚度的光学膜基材。根据激智科技年报显示,近年来增亮膜贡献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公司增亮膜实现销售额3.65亿,2020年公司增亮膜销售额增长至4.98亿,2017-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10.9%。此外,根据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正推动产品进一步高端化进程,布局高端复合膜、量子点膜的研发,推进复合膜对增亮膜、扩散膜的产品替代。

在上游原材料领域,目前中国光学膜行业国产化配套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上游光学基膜整体上仍被海外企业垄断。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背光模组光学膜核心上游原材料PET基膜70%的产能集中在三菱树脂、东丽、杜邦等国际巨头企业。国内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包括双星新材、东材科技、南洋科技、康得新,但目前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距离。不过,国内在PET材料领域有深厚的产业积淀,中国在BOPET膜领域产能占比全球第一,给我国突破高端光学PET材料的制造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基膜对成品膜的品质影响很大,在产业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内头部背光模组光学膜企业纷纷加大对光学基膜的投资力度,力图实现上游材料的自主可控。

展望未来,在供给端优化和需求端拉动的两大趋势下,我国光学膜产业有望维持稳健的增长趋势。从供给端来看,自2010年以来,液晶显示面板行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大趋势已经得到确立,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目前,在工程师红利的驱动下,中国大陆面板行业凭借更低的生产成本,在国际范围内建立起了竞争壁垒。相比之下,韩国、中国台湾面板厂商扩产积极性较低。未来几年,全球面板行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有望得到延续。随着面板产能向大陆集聚,上游原材料本土化供应是大势所趋。在可预见的未来内,中国光学膜产业有望持续享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增速。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人均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国家,消费者对液晶电视、手机、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同时,屏幕尺寸是当下消费类电子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途径。在国内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未来几年电视、手机大屏化的趋势有望延续。随着单个电子产品液晶面板使用面积增长,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产能有望继续扩张,拉动光学膜等原材料的市场需求。根据头豹研究院的统计及预测,2014年至2019年间,我国光学膜行业市场规模由271.8亿元增长至35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4%。受益于新一轮面板景气上行周期以及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预计到2023年,中国光学膜市场规模将达到463.8亿元,2019年至2023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7.0%。

(5)政策支持

(6)相关上市公司

2、光刻胶

光刻胶是一种在半导体制造、印制电路板、显示面板行业中使用的尖端材料,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含量最高、生产难度最大。在集成电路发展历史上,光刻胶的迭代升级对整个行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摩尔定律的演进与光刻胶技术进步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展望未来,电动智能汽车,5G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有望持续拉动芯片的终端需求,进而扩大半导体制造和光刻胶的市场规模。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迁移以及“国内大循环”战略的推进,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当前我国光刻胶国产化比例很低,高端半导体光刻胶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突破光刻胶的海外技术垄断,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前沿攻关的关键环节。

(1)技术概述

光刻胶是一种在不同光照、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下溶解度会出现改变的特殊材料。当我们使用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各类射线照射光刻胶材料时,光刻胶的溶解度会改变。凭借这一特殊性质,光刻胶在微电子制造、微细图形线路蚀刻领域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是半导体制造中最关键的材料之一。光刻胶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Resin)、感光剂(Sensitizer)、溶剂(Solvent)及添加剂(Additive)。按照特定比例混合树脂和感光剂可以得到感光树脂,感光树脂起到粘结聚合作用,它会明显影响光刻胶硬度、柔韧性等物理性质。此外,光引发剂(photoinitiator)也是光刻胶的关键成分,它决定了光刻胶的感光度和使用分辨率。

光刻胶的关键性能指标主要是分辨度、敏感度、对比度。不同应用领域、不同技术路线的光刻胶在以上关键性能指标上有着明显差异。高分辨度意味着临界尺寸小,进而意味着操作能够更加精细。高对比度意味着曝光部分和未曝光部分的差异更加明显,有利于后续操作。高灵敏度意味着使得光刻胶起作用的光能阈值更低,在紫外线光刻胶领域中,灵敏度较为重要。

根据光刻胶的应用领域,光刻胶可以分为PCB光刻胶、LCD光刻胶以及半导体光刻胶。从研发难度来看,用于印制电路板的PCB光刻胶难度最小,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LCD光刻胶研发难度居中,而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光刻胶研发难度最大,对各项关键性能的要求最高。根据使用原理,光刻胶也可以分为负性光刻胶和正性光刻胶。虽然负性光刻胶在许多化学性质以及成本方面占据优势,但是负性光刻胶的分辨率指标整体弱于正性光刻胶,极大影响了负性光刻胶在尖端领域的应用价值。在前沿半导体制造领域中,大部分ArF光刻胶和EUV光刻胶均属于正性光刻胶。

由于光刻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微电子制造行业的操作精度,光刻胶在技术上的进步与摩尔定律的演进密不可分。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光刻胶的更新迭代,微电子行业就无法实现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进化。自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光刻技术经历了紫外全谱、G 线、I 线、深紫外、极紫外和电子束光刻等六个阶段,光照或辐射的波长逐步降低。这一过程中,光刻胶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全球光电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以当前光刻胶技术迭代为例,在7nm以下的制程中,ArF光刻技术精度有限。因此,采用此技术的7nm制程有工艺复杂、量产难度大的特点,而采用分辨率更高的EUV光刻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简化生产工艺,从而促进先进制程在半导体产业中的渗透进度。

光刻环节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光刻胶是光刻环节中使用到的核心材料。由于光刻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光刻环节是整个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光刻环节在整个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成本比例高,光刻工艺耗时较长。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光刻工艺的成本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占到35%左右,耗时占整个芯片制造工艺的40-50%。

(2)全球产能规模以及未来对该材料的需求预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82亿美元。其中,PCB 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18 亿美元,LCD 光刻胶的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3亿美元,2019-2026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6.0%。

未来几年,全球光刻胶需求的直接驱动因素是下游晶圆厂的快速扩张。2020年以来,随着全球芯片产能的趋紧,全球主流晶圆厂纷纷加大资本开支力度。台积电的资本开支由2020年的17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00亿美元,并建设5座晶圆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投产。其他主流晶圆厂也加快了扩产的速度,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消息,到2022年底全球将新建29座高产能晶圆厂,其中超过一半位于中国地区。

从中长期的视角来看,光刻胶行业的景气度与下游电子行业需求密切相关。未来几年,如VR/AR、可穿戴设备一类的创新型电子产品将不断增多。同时,新能源汽车、5G手机将加速渗透。在创新型电子产品逐渐增多的过程中,优质供给有望拉动市场需求,电子制造行业总量有望扩大。此外,智能汽车、5G手机等迭代产品对电子元件的使用密度大幅增加,单个电子产品包含的元件、电路板、芯片明显增加。随着芯片需求的扩张,晶圆制造产业有望维持扩产进程,进而拉动上游材料半导体光刻胶的需求。

(3)全球主要公司、市场份额及其产能

目前,光刻胶制造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很高,核心技术和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在光刻胶领域占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产能优势。但是,随着全球电子制造业的重心转移至日本、韩国,日本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此后,上游尖端材料国产化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通过KrF光刻胶的技术迭代实现了对美国的弯道超车,此后一直维持着光刻胶领域的绝对竞争力。日本在光刻胶领域的突破,背后反映的是产业结构变迁给上游配套材料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目前,日本的东京应化、JSR、信越化学及富士胶片四家企业占据了全球光刻胶市场 7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垄断地位。

东京应化成立于1936年,自成功研发光刻胶以来,公司一直以成为全球光刻胶龙头供应商为目标奋斗,目前在半导体微加工技术领域走在全球的前列。公司产品线齐全,在半导体制造、封装以及显示面板制造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尖端的EUV光刻胶领域,公司市场份额明显领先于同行竞争对手。 根据东京应化2019年年报,东京应化在光刻胶领域实现了全球销量第一的成绩。根据东京应化以及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中,东京应化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1%。EUV、KrF、g线/i线等三个细分领域中东京应化也拿到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45.9%、29.2%、25.5%。

JSR(合成橡胶)是另一家成熟的日本光刻胶制造企业,公司成立于1957年,目前JSR制造基地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半导体光刻胶产品线覆盖从g线/i线到EUV的所有产品。 根据富士经济的数据,2018年JSR公司在ArF光刻胶领域中取得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市占率达到25.8%。

此外,信越化学也是全球光刻胶主要生产商之一。作为日本最主要的化工企业之一,在PVC、硅晶圆、光掩模、合成信息素等领域具备极强的全球竞争力。公司在1998年成功实现了光刻胶产品的商用化,凭借其在化工合成方面的深厚积淀,公司可以实现从原料聚合物到化合的一体化生产。 根据富士经济的数据,2018年信越化学在ArF和KrF光刻胶领域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第二。

在上游原材料环节,光刻胶最核心的原材料是光引发剂以及树脂,制作过程对精细化工技术及产业化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产业积淀深厚的日本在光刻胶上游原材料领域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掌握着关键材料的定价权。根据Trendbank研究报告,全球主要光刻胶原材料企业分布于日本、美国、中国、韩国、英国以及荷兰。其中,日本企业占比最高,达到 50%左右。此外,虽然我国企业数量占比达 29.5%左右,但是我国企业产品品种、规格较为单一,产量和规模较小,且以配套PCB光刻胶的原材料居多。因此,我国暂未在光刻胶原材料领域获得全球竞争力。

(4)我国的发展水平、技术壁垒、需求缺口、进口依存度

光刻胶在电子化学品中属于技术壁垒较高的环节,目前基本被国外垄断。我国光刻胶技术基础薄弱、产业积淀少、起步晚。近年来,虽然我国在PCB光刻胶以及部分半导体光刻胶环节取得技术、大规模量产的突破,但是我国在高端光刻胶、光刻胶核心原材料、光刻机等环节仍然面临严重的“卡脖子”问题,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看,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高端光刻胶保质期很短,通常不足9个月。一旦我国光刻胶出现断供的情况,短时间内全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乃至下游电子制造产业将会面临巨大影响。 因此,突破高端光刻胶的技术瓶颈、实现国产替代的技术储备,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在PCB领域以及面板领域的光刻胶应用上已经有了充足的产业化经验,在湿膜光刻胶等领域已经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国产替代。雅克科技、飞凯材料、永太科技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我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晶瑞股份、南大光电、上海新阳、北京科华、荣大感光、博康化学等公司。近年来,我国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追赶势头非常明显,在政策、产业、资本的全方位支持下发展速度较快,国内厂商已经在中高端半导体光刻胶的生产研发上尝试突破。 但是,与国际市场半导体光刻胶比重相比,我国半导体光刻胶所占比例明显更低,未来向国际先进水平的追赶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我国企业量产产品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i线/g线光刻胶为主,但目前i线/g线光刻胶国产比例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更高端的KrF、ArF光刻胶领域,目前国产替代比例非常低,更高端的EUV光刻胶仍处于研发阶段。目前,北京科华、博康化学实现了KrF光刻胶的量产,研发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在ArF光刻胶领域,南大光电自主研发、生产的ArF光刻胶预计可以达到90nm-14nm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要求。目前,南大光电产品已在存储芯片50nm闪存平台以及逻辑芯片55nm技术节点上得到了认证。如果后续能够顺利实现ArF光刻胶产业化,国内光刻胶制造领域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在光刻胶上游原材料领域中,国内从事光刻胶原材料研发及生产的供应商较少,且国产原材料在质量和品种方面都存在改善空间。因此,当前光刻胶原材料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在光刻胶核心原材料市场中,日韩厂商基本垄断了市场供应,凭借技术壁垒以及市场份额优势取得了较强议价权。此外,在光刻胶设备供应商方面,国内厂商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较弱,上游生产设备的进口依赖度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以CVD设备为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长江存储在2017-2020年2月期间,仅有3%的CVD设备招标份额被国内厂家获得,未来国产替代的潜在空间极大。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我国光刻胶行业过去几年增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根据工信部及研究机构Cision的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5年的1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6亿元,2015年-2020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2.0%左右。其中,半导体光刻胶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5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4.8亿元,2015年-2020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9.9%,明显高于整体光刻胶市场的增速。

展望未来,对于国内光刻胶行业来说,半导体光刻胶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国产厂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天时地利人和”的共振:

天时:新能源汽车、5G手机、可穿戴设备的快速渗透催化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上游半导体材料市场有望持续扩容。而在当今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国内客户推动上游原材料国产化的动力不断增强,保证供应链安全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大厂的重要工作,国产半导体材料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地利:随着电子制造、半导体产业链向中国大陆的转移,我国在电子制造、半导体封测等下游环节中已经具备明显的全球竞争力,产业经验不断积累。未来,发展本土配套产业链的条件将逐渐成熟,通过本土化降低成本的动力也将逐步增强,包括光刻胶在内的半导体材料行业国产化将是大势所趋。

人和:在当今中美互相成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作为我国科技领域的一大前沿,未来几年有望得到政策、资本的持续支持。为保障中国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在关键科技领域抓紧解决“卡脖子”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5)相关政策

(6)相关上市公司

3、OLED材料

OLED的全称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全球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在电子显示、照明领域有着广泛的下游应用场景。未来随着全球显示技术迭代升级,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OLED有望在手机面板领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此外,在电视、可穿戴产品、照明等领域中,OLED的渗透率也有望得到提升。在未来几年,OLED市场规模预计将维持增长趋势,进而拉动上游OLED材料的市场需求。我国生产商在OLED面板产业中积极扩产,未来产能增长较快,国产化OLED材料潜在需求旺盛。 目前,我国在OLED中间体/粗单体(升华前材料)领域中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在高价值的发光材料成品领域中,我国已经初步实现国产替代,部分细分产品已实现向国内面板厂商的大批量供货,但在技术和产能上和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国际竞争力仍有较大增强空间。

(1)技术概述

OLED主要结构包括TFT基板、ITO玻璃(阳极)、有机发光材料、金属电极(阴极)。当存在电场时,电子会从阴极金属电极注入有机发光材料,流向阳极。在这一过程中,电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作用,最终在OLED材料中释放光子,达到发光的效果。从全球显示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OLED是继CRT、LCD之后兴起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相比于LCD显示技术,自发光的OLED无需背光源、液晶层。因此,OLED面板的结构更加简单,轻薄化程度更高,可以实现柔性显示。除此之外,OLED发光技术有着功耗低、色域值广、显示柔和的优点。目前,OLED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渗透率上升期,主流消费电子厂家均已发布采用OLED显示技术的产品,OLED显示技术现已应用于手机、电视、可穿戴设备、电脑等各类终端产品。在电子显示领域之外,OLED在照明行业中也得到了实际应用。

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显示技术可以分为无源驱动(PMOLED)以及有源驱动(AMOLED)。在无源驱动模式中,显示模组中的每一个像素需要通过外部扫描来点亮,在短脉冲的刺激下会出现高亮发光。而在有源驱动模式中,每一个像素可以通过独立控制从而实现精准、快速发光。虽然PMOLED在设计难度、成本上具备吸引力,但由于AMOLED在大尺寸显示领域中有着分辨率、色彩、亮度、发光寿命和响应速度的巨大优势, AMOLED已经成为全球OLED行业的主流技术路径。

OLED显示面板原材料主要包括有机发光材料、玻璃基板、光刻胶、光掩膜板、偏光片、柔性PI薄膜精细金属掩模板。其中,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的主材,在OLED面板中的成本占比在12%左右,是OLED上游核心原材料。制作OLED发光材料,需要由化学原材料制作合成中间体,再由中间体合成粗单体,最后通过升华提纯得到可供使用的发光材料。OLED发光材料自诞生以来已有两代产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分别是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新一代OLED显示材料TADF仍在研发过程中,在寿命、色纯度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暂未达到大规模商用标准。

(2)全球产能规模以及未来对该材料的需求预期

从终端需求的角度看,在过去的十年间,移动互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渗透红利期给智能终端带来了大量的市场需求。2011年,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OLED显示技术的智能手机。此后,苹果、华为等全球主要消费电子品牌均推出了OLED手机产品。在头部厂商的引领下,AMOLED逐步成为高端电子产品的首选显示技术路径,OLED行业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国际数据调研机构DSCC统计及预测,2020年全球OLED单位出货量将由2019年的约8亿块增长至10.26亿块,同比增长27%。

在终端需求不断扩容的背景下,OLED面板上游材料明显受益,作为OLED核心原材料的有机发光材料近年来发展迅猛。根据奥来德招股说明书以及前瞻研究报告,预计全球有机发光材料的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15.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3.6亿美元,2018年-2021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28.5%左右。 在这一过程中,全球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的增量将主要来自于中国和韩国。

展望未来,预计AMOLED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手机、电视市场。目前OLED技术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已经得到主流厂商的一致认可,竞争格局相对更好,渗透率提升的趋势最为确定。在以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显示领域,其他技术路线(如Mini LED、Micro LED)由于性能、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无法在小尺寸与OLED有效竞争,只能在大中尺寸显示面板上作为OLED的替代。目前,高端手机已经实现了OLED的大规模应用,而中低端手机仍以传统的TFT-LCD技术为主。 随着OLED产能增大,技术改善以及良率提升,未来OLED成本有望呈现趋势性下降,在中低端手机上用OLED替代LCD将有望成为现实。根据奥来德招股说明书,未来几年内,智能手机中AMOLED的渗透率有望从2019年的30%左右逐步上升到2023年的46%左右,占据整个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AMOLED出货量(出货片数)角度看,未来几年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AMOLED将占据整个AMOLED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在电视领域中,虽然OLED需要面对Mini LED等其他路线的市场竞争,但是由于传统LCD仍为行业主流,当下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的发展以替代LCD为主。近年来OLED电视出货量快速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在2016年至2019年年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从70万台上升至35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1%。期间OLED电视渗透率从0.3%快速上升至1.4%。此外,根据Omdia的预测,2021年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达到830万台,相比2020年的450万台大幅增长86%。同期,由于新兴显示技术的替代效应,LCD液晶电视出货量由2.717亿台下降至2.646亿台。 虽然LCD电视总量有所减少,但是LCD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未来潜在的升级换代空间巨大。

此外,在可穿戴设备、照明领域中,OLED显示需求也有望逐步增长。由于OLED显示技术具备轻薄、显示柔和、支持柔性显示等特点,消费者使用体验优于传统LCD显示技术。未来OLED技术渗透率有望在可穿戴设备、VR设备领域得到提升,从而打开OLED显示面板新的需求空间。在照明领域中,OLED具备节能环保、发光柔和等优点,在夜景装饰、指示路标、城市照明等领域有望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催化下,预计未来几年OLED行业能够维持稳定增长,并拉动上游OLED材料市场的进一步扩容。根据奥来德招股说明书以及IHS的预测,全球AMOLED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51亿美元逐步增长至2025年的374亿美元,2019-2025年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6.9%左右。在下游需求维持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全球OLED发光材料作为上游核心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充分受益。

(3)全球主要公司、市场份额及其产能

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上游核心原材料,是OLED显示面板能够形成自发光特质的基础。制备有机发光材料首先需要将化学原材料合成为OLED中间体,再由中间体经合成形成粗单体,最后通过复杂的升华、提纯得到制作OLED显示面板使用的高纯发光材料。

从全球视角来看,OLED发光材料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产能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在化学原材料、中间体/粗单体(升华前材料)的环节中,中国企业产能充足,并且已经实现了向全球的大规模出货,在全球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在中间体、粗单体领域中,凭借相对稳定的竞争结构,国内企业已经能够获取不错的盈利能力,在全球市场中也建立起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是,目前在高纯发光材料(终端发光材料)的环节中,海外头部企业仍然具备垄断的市场地位,生产、技术壁垒给中国企业入局带来较明显的障碍。

海外头部企业在OLED研发、生产方面有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OLED发光材料的专利基本都掌握在海外国家手中,因此在技术上具备强大的排他性。此外,OLED显示领域变革较快,往往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次技术、像素排列等方面的更新换代,这意味着上游发光材料企业需要很强的研发能力以及产业链响应能力。同时,由于OLED材料企业需要和下游客户协同研发,并且OLED发光材料对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下游客户对发光材料供应商的认证周期往往比较长,客户粘性较强。 总体来看,除了技术的先发优势以外,专利壁垒、研发能力、客户粘性进一步加深了当前国际巨头在高纯发光材料领域的护城河。

有机发光材料可进一步细分为发光主体材料(红色、蓝色、绿色主体材料),以及掺杂材料。虽然都属于有机发光材料,但不同细分领域的主体材料、合成工艺、生产难度都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发光材料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结构都有明显的差异,但主要公司均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企业。

在几个细分领域中,掺杂材料的技术壁垒更高,对材料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掺杂材料的专利被UDC等少数外国公司所垄断,存在明显的技术壁垒。UDC在OLED技术方面,特别是磷光领域中,进行了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专利收购,以阻止潜在竞争对手切入OLED材料领域。红光主体材料市场中,美国陶氏拥有核心专利,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在绿色主体市场中,三星SDI、德国默克、新日铁化学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蓝光主体材料市场中,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商是日本出光兴产。目前,在以上OLED核心材料领域中,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仍有待加强。

(4)我国的发展水平、技术壁垒、需求缺口、进口依存度

整体来看,我国在下游OLED面板制造领域、上游OLED中间体/粗单体领域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在价值量最高的OLED有机发光材料成品领域,我国在部分细分产品中已经具备初步实现国产替代的能力,并已经实现对国内主要面板厂商的大批量供货。但是,目前我国在技术和产能方面离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段距离。 打破海外厂商在OLED发光材料成品的垄断,对于实现我国显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提升我国面板制造产业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化学原材料产能充裕,中国企业在 OLED 升华前材料(中间体、粗单品)领域中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主要企业在OLED升华前材料领域中已经实现向全球客户的大规模出货,国内企业在OLED材料供应链中已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公开资料,目前我国OLED中间体/粗单品的主要生产商包括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莱特光电、阿格蕾雅等公司。以瑞联新材为例,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19年瑞联新材在全球OLED升华前材料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4%,公司下游客户包括Idemitsu、Dupont、Merck、Doosan、Duksan等全球主要OLED终端材料厂商。

而在价值量更高的有机发光材料成品(终端材料)市场中,如前文所述,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头部厂商已经实现了对大部分细分领域的垄断。根据奥来德招股说明书以及赛迪智库报告,在OLED 有机发光材料成品领域中,我国国产化比例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通用辅助材料(电子功能、空穴功能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比 12%左右,而发光层材料占比不足5%,进口依赖程度高。目前,中国面板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议价能力较弱,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虽然我国在OLED发光材料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但是目前国内在多个OLED发光材料领域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批量出货,并成功打入了多个国内主流面板厂商的供应体系。通过技术积累,我国部分中间体、粗单体生产企业已经具备生产高纯发光材料的能力。根据陕西莱特光电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莱特光电已经实现红色发光功能材料以及空穴传输材料(HTL)的批量生产,目前公司生产的红色发光功能材料是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平板系列的唯一供应商。此外,根据奥来德招股说明书,奥来德有机发光材料的主要客户包括维信诺、和辉光电、信利集团、合肥维信诺、TCL华星集团。 综上所述,我国在OLED发光材料成品领域已经初步具备了国产替代的能力,但是在产能以及技术水平上与国外主流公司仍有差距,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

展望未来,我国OLED面板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下游面板行业的产能将逐步释放,生产经验的积累将进一步提升良率和盈利能力。OLED面板生产商对于国产化配套材料的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国产OLED材料有望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根据韩国显示器产业协会的报告,2016-2020年,中国面板厂在全球智能手机AMOLED面板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由1.1%提升至13.2%,其中京东方的市场占有率由0.1%提升到8.8%。根据2020年底全球OLED面板厂商的投产建设情况,全球主要的AMOLED产线集中在中国和韩国手中,中国面板企业投资热情高涨。根据陕西莱特光电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国新建和拟建的OLED产线已经达到20条以上。

根据奥来德招股说明书以及赛迪智库的统计,随着中国大陆AMOLED产能的持续释放,国内AMOLED产业规模预计将维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多条AMOLED产线实现量产,我国当年AMOLED产业规模预计已达到351亿。到2023年,全国AMOLED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843亿元,2020-2023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33.9%。

(5)相关政策

(6)相关上市公司

03

结论与建议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的过渡阶段;国内高端新材料技术和生产偏弱,近年来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未能满足国内高端产品需求,材料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 本文对于具有国产化提升潜力的新材料细分领域进行梳理,共七个主要方向供投资者参考。

新材料方向之一—轻量化材料。碳纤维以其出色的性能被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我国碳纤维产业存在产能利用低、高端产品少的问题。实现碳纤维规模生产和应用开发的双自主化,是提升我国国防实力和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关键。 铝合金车身板应用在汽车最重的车身,是实现轻量化目标的关键材料。我国生产工艺复杂的铝合金车身板部分已经开始出口。铝合金车身板国产化是我国汽车产业提高竞争力,帮助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

新材料防方向之二—航空航天材料。聚酰亚胺(PI)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等多个尖端领域有很高应用价值。我国在高端PI薄膜以及其他高端PI产品仍面临“卡脖子”问题。 碳化硅纤维(SiC纤维)是继碳纤维之后发展的又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全球来看碳化硅纤维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和迭代,中国企业有望迎来弯道超车的机遇。

新材料方向之三—半导体材料。硅片是半导体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光伏用硅片产能大多集中在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半导体硅片制作工艺更为复杂,部分国内企业正努力打破技术壁垒。 碳化硅是功率器件的重要原材料,产业格局呈现美国独大的特点;近年来该材料不断在电动车、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渗透,拥有强劲的下游需求。 溅射靶材是集成电路的核心材料之一;2013-2020年全球靶材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达14%。

新材料方向之四—新型塑料。聚酰胺(PA)材料受制于国外企业对于原材料生产技术的技术壁垒。在“碳中和”及“以塑代钢”政策背景下,该材料国产替代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聚苯硫醚是一种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种工程塑料,对汽车轻量化、大气污染防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聚乳酸因其优异的机械性、环保性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医药设备及3D打印等诸多领域,但进口依存度较大。

新材料方向之五—电子电器电容新材料。电子浆料是制造厚膜电阻等电子元件的关键,广泛应用于在光伏、航空、军事等领域;目前国内电子浆料龙头企业正致力于生产高质量、高性价比的电子浆料,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电子陶瓷可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汽车等领域,其中MLCC作为产量和需求量最大的电子陶瓷,与电子元器件市场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相匹配。

新材料方向之六—多用途新材料。聚苯醚树脂被广泛用于电气机械、IT、汽车、军工等,改性聚苯醚在全球的市场需求和消费量逐年上升。对位芳纶产业集中程度较高,目前国内对位芳纶产能自给率约20%左右,进口依赖严重。 高吸水性树脂(SAP)具有吸水性好、价格适中、安全性好等特点,预计2025年全球SAP需求量将增长至440万吨。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叠加生育政策放开,预计 2023 年中国 SAP 市场规模将达到 145.1 亿元。

新材料方向之七—光学和电子化学品。光学膜广泛应用在电子显示、建筑、汽车、新能源等,目前我国在中低端光学膜领域已经实现国产替代。在高端光学膜领域,我国企业正通过内生、外延两种方式寻求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光刻胶是一种在半导体制造、PCB、面板行业中使用的尖端材料。当前我国光刻胶国产化比例很低,高端半导体光刻胶基本完全依赖进口,突破光刻胶的海外技术垄断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前沿攻关的关键环节。 OLED是全球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有望在手机面板领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我国生产商在OLED面板产业中积极扩产,未来产能增长较快,国产化OLED材料潜在需求旺盛。在高价值的发光材料成品领域中,我国已经初步实现国产替代,部分细分产品已实现向国内面板厂商的大批量供货,但在技术和产能上和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国际竞争力仍有较大增强空间。

- END -

相关报告

【招商策略】《中国优势制造:新一轮盈利能力提升周期——中国优势制造投资框架报告之一(0603)》

【招商策略】《制造业利润率机理探讨,兼论哪些制造能抗住成本压力——中国优势制造投资框架报告之二(0609)》

【招商策略】《“补链强链”之国产新材料篇——中国优势制造投资框架报告之三(上)(0806)》

分 析 师 承 诺

重 要 声 明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招商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招商证券认为可靠,但招商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招商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招商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陕西咸阳渭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