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成渝主流媒体探索大运会的“生态密码”

绿色、低碳!成渝主流媒体探索大运会的“生态密码”

央广网重庆7月7日消息(记者陈静)“绿色、智慧、活力、共享”是成都大运会的重要办赛理念,绿色低碳办赛也是成都大运会的一大亮点。7月4-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中国环境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等20多家成渝主流媒体采风成都,实地感受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前夕,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

东安湖体育公园颜值在线且“肩负重任”

东安湖体育公园,是本届大运会开幕式的主场馆,在这里将举行大运会开幕式,并点燃大运会圣火。短短几年间,这里可谓沧桑巨变。

东安湖体育公园将作为大运会开幕式举办地(央广网发 陈静摄)

走进东安湖体育公园里,随处可闻到花香听见虫鸣,令人心旷神怡,而在成为体育公园之前,这里只是一片桃林和几个小水塘。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东安湖公园地处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大道旁,湖面1634亩,生态修复面积3427亩。它的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东安湖体育公园内部更是包含了一座可以容纳4万名观众的综合性体育场、1.8万座的多功能体育馆、5000座的游泳跳水馆和综合小球馆。如此之多的配置,是成都唯一,更是省内少有。

2018年10月26日,东安湖体育公园动工建设。如今,这个总投资达50亿元的成都新地标已基本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大运会期间,东安湖体育公园不仅是大运会开幕式举办地,同时还承担竞技体操、游泳比赛及训练场馆等功能。

除了体育设施,东安湖公园内打造了许多的人文景观,着力打造“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的园区景观。而东安湖水更是达到了一类水质标准,相关专家介绍,主要方法是实施河湖分离、全面控源截污,采用“控、改、构、提、增、维”方式实施水体综合治理,采取生态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降低地表径流。

不仅东安湖公园的水质好,而且公园内栽植树木预计年增氧1374吨,固碳2290吨。这些每一个数据背后,都体现了东安湖公园建设者的大国工匠精神!

大运村的节能设计1年节省70000度电

大运村位于龙泉驿区成都大学,村内分为居住区、运行区、国际区和交通区4部分,餐厅、健身房、医疗大楼等设施场馆齐全。

据悉,大运村居住区分为三个区域可以供1.1万人居住生活,每栋住宿楼都配备电梯。部分设备设施在赛事结束后,能重新组装为大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食堂里的垃圾分类(央广网发 陈静摄)

在用餐方面,大运村内一共设有两个食堂,共设3800个座位。每个餐厅都包含中华美食、地中海风味等五大门类。比赛期间,这里从凌晨5点至次日凌晨1点都会开放。

大运村的节能设计(央广网发 陈静摄)

大运村生活中心有一个典型的节能设计。31岁的年轻设计师卢义修在此建筑的设计中采用了“冷巷”处理技术,冷巷总面积1400㎡,不开空调1年能节省70000度电,按1个普通家庭1年3600度电计算,70000度电可满足20个家庭1年的用电量。

兴隆湖:成都公园城市的起点

细碎阳光下,兴隆湖南岸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厅的幕墙上,73个大字熠熠生辉: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18年2月11日,“公园城市”理念首次从兴隆湖畔提出。

漫步兴隆湖畔,清风拂面,走在规划清晰的游步道上,人们的心灵随着兴隆湖地呼吸而安宁下来。据介绍,兴隆湖原是鹿溪河流域滞洪洼地,从2013年起,经过近8年的治理和提升,已形成湖区总面积约65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4500亩的生态湖泊,是成都中心城区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呈现出“水清、岸绿、业兴、人和”美丽河湖姿态的公园城市典范风貌,其湖水水质也超过了三类标准。

如今,每年有上千只候鸟飞到兴隆湖流域。有时候,还出现了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相关负责人介绍,兴隆湖从鹿溪河流域的滞洪洼地到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区的美丽河湖转化过程,是天府新区从导水分洪、控源截污、引清入湖、流域控制、生态修复、服务提升、城市韧性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系统性治理的结果。

兴隆湖畔的书店(央广网发 陈静摄)

坐在兴隆湖畔的书店里,通过透明的玻璃,你可以清晰看到湖里的水草和悠闲游走的小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无需多言!

环科院大气科研实验室: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者

在两天紧张的采风活动中,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是受到媒体关注。成都作为全球唯一能够遥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背后,是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成效。而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产出的数据在客观记录了成都近10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也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成都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央广网发陈静摄)

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依托环科院建立,以促进成都市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以满足大气环境管理需求为向导,持续开展成都市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多污染物来源解析、大气环境政策评估以及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等工作。实验室不仅配备了在线监测仪器,还包括外场实验和移动观测,覆盖了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光学、数值模拟等多个领域。高时间分辨率的大气科研观测体系的构建,让成都的大气污染有迹可循,确保成都一片蓝天。

此外,全国首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大气复合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而建立,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贺克斌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公关中心副主任柴发合研究员,为科技治气提供全力保障。不难发现,成都生态环境改善的幕后是科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四川巴中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