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偶得|郭亮村遇老乡(上)

拾光偶得|郭亮村遇老乡(上)

拾光偶得|郭亮村遇老乡(上)

三月将尽的一个休息日,与同事驱车前往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感受南太行的郭亮挂壁公路。这条公路有几个名字:郭亮洞、郭亮隧道、郭良隧道、郭亮洞挂壁公路、绝壁长廊、郭亮村绝壁长廊等。因为它是万仙山景区的第一景点所以也叫“万仙山绝壁长廊”。有篇文章“世界上最奇特的十八条公路”中,此公路被排在第三,被美国学者哈美尼·马赫马萨尼称作“不仅仅是交通设施的雕刻品”,号称“太行隧道之父”。

在绝壁长廊未修建之前,郭亮村的几十户人家通向外界的,只是一条最宽处约1.2米、最窄处仅容两只脚,被称作天梯的小道,村里贫困落后。穷则思变,时任村支书的申明信立志要开凿一条走出大山的公路。于是,从村里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了“十三壮士队”,于1972年开始动工,腰系大绳,凌空作业,钢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在没有现代大型机械和测绘工具的情况下,郭亮人将民间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浴血奋战五年零两个月,终于在119米高的绝壁中间凿出了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通途。施工中为了清渣、通风、透光,在长廊外侧开凿的35个天窗,如今除了实用与观景,其本身更是一道风景。后人感叹郭亮人修洞的艰辛与智慧,又把郭亮洞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绝壁长廊北端山谷内位于海拔1100多米的绝壁之上有一泓清水,它原来是一条峡谷,峡谷底红石岩层清晰,多级瀑布,水潭连接水击石壁,声如雷鸣龙吟,因此被称为龙吟峡。在绝壁长廊还没有竣工的1975年,坚毅顽强的郭亮人通过曲折陡峭的天梯从山下抬沙子背水泥,在此筑坝修成水库,成为郭亮一景,被称为天池。天池的路旁立一方正的石碑,算上基石总高2米上下,碑石很薄,有10厘米左右,上书“华夏奇观”四个篆书大字,上款“辽西它山张仃”下款“壬申暮春”。(郑永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浙江衢州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