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员工,已入职!

数字员工,已入职!

虚实相生的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正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多个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如何闯出一条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子?嘉定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新赛道。

小i“华藏”大模型首发

6月29日,小i集团发布具备“可控、可定制、可交付”的小i“华藏”大模型,它通过建立通用大模型基座来打造生态共创平台,探索大模型在商业端应用落地,给出一条大模型商业化的技术路线。

“我们把它叫作大模型,也可称之为新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大模型像水和电一样能融入到应用中,未来,全是应用大模型或通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去完成新应用的迭代。”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辉介绍,“小i‘华藏’大模型有可控、可定制、可交付的特色,解决了全球通用大模型的三个挑战。”

“可控”即在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算力算法、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做到可控,包含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可控,以及企业层面的内容输出可控等。“可定制”主要体现为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包括模型定制、内容定制、组件定制、场景定制等。“可交付”表现为大模型具有低算力成本、低部署成本、低训练成本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小i公司创新使用的流式框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据介绍,小i“华藏”大模型可以解答数学方程、撰写唐诗,具备丰富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复杂文本的阅读理解和生成能力,并适用于金融、政府、医疗、建筑、文旅等多元领域的应用场景。

袁辉认为,中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ChatGPT。大模型真正成功的标志,是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小i“华藏”大模型的问世,将探索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创新路径。对于未来的发展,该公司计划3个月实现模态多样化,构建华藏生态体系。6个月实现语种全覆盖,并落地国际市场应用。12个月,实现面向全球生态开源等。

“在公司我谈及大模型时,总会说我们要‘all in’,大模型是认知智能,是一个新的时代迭代。”袁辉说。

虚拟“数字员工”成功入职

一名数字员工2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自然员工2天的财务对账工作,让自然员工不用再做重复性劳动。

近日,由中核八所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为中核浦原开发的首个流程机器人——“浦小智”结束了“试用期”,正式入职中核浦原,成为一名数字员工,同时中核八所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的数字员工开发项目全面启动。

“1个月的试用期中,浦小智主要承担了重复性高、低价值的事务性工作。如充当记账、对账、结账、开票、网银、数据分析预警等角色。”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主任周文君介绍,“总体上来看,数字员工的使用释放了企业自然员工的精力,使自然员工投入到更有效的工作中去。”

数字员工的"入职"流程并不复杂。企业可以根据岗位职责,划定数字员工的工作范畴。此次由中核八所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发布的数字员工特点是自动化、智能化,可覆盖多个企业财务应用场景。

“未来的3到5年,数字员工可以做到像‘人’一样成长。但是,数字员工的‘上岗’并不意味着自然人的‘下岗’。”中核八所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主任黄远表示,随着“数字员工”的人格化、主动交互等技术功能的增加和迭代,数字员工将作为人类在数字世界的助理,将改变“人+工具”的传统工作模式,1个自然员工可以同时与多个“数字助理”合作完成复杂的工作。

黄远介绍,目前中心正基于行业大数据模型开发应用,开发下一代“核反应堆控制保护数字工程师”“数字经验助理”等数字劳动力的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

记者从嘉定区科委获悉,在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嘉定区正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从在线新经济产业来看,1-5月工业互联网领域实现总产出35.1亿元,同比增长28.6%。下阶段,相关部门将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传统制造业“智改数转”。

来源:上海嘉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广东汕头金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