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中国经济将迎来阶段性复苏,但风险和挑战依然很大

赵建:中国经济将迎来阶段性复苏,但风险和挑战依然很大

赵建,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本文作者:赵建,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

制约中国经济的 “三重压力”——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供给冲击,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逐渐缓解,经济将迎来 逐步复苏。经受住三年疫情和种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回到合理增长的轨道,继续展现 发展经济体的韧性和活力。但是风险和挑战依然很大,疫情反复冲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全球经济衰退几成定局, “疤痕经济”的修复还需要一定时间。

从 需求收缩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回归正常状态,疫情期间“濒危”的行业,如旅游、航空、住宿、餐饮、文娱、影视等将迎来报复性反弹,这些 压抑的消费需求将在疫情过去之后 集中爆发,成为 推动经济增长中枢上移的核心动力。我们看到,即使在疫情依然反复的今年元旦假期,很多旅游景点都已经出现爆满现象。数据统计显示,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可见报复性消费的潜力。随着疫情进一步缓解,需求收缩将重回 需求回暖的趋势。但是,现在我们需要 警惕全球经济衰退以及 发达国家供应链转移造成的 外部需求塌缩。因此,迫切需要我们 扩大内需,修正房地产和平台资本等政策,变治为兴, 用内循环来抵御外循环的不确定性。

从 供给冲击来看,随着各地感染高峰过去,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供应链与产业链有望全面恢复。因为疫情封控导致的物流阻滞和交货延迟等问题肯定不会像去年那么严重,生产和商务活动将回到正常运转状态。而随着中国与其他各国恢复正常的贸易和人员往来,因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别差异导致的供应不畅问题也将消失, 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继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预计今年的地缘冲突、全球经贸环境将趋于缓和,因种种原因关键技术和关键材料被“卡脖子”的现象将暂时缓解,中国的能源、粮食等经济安全问题,需要放到全球化体系中寻求供给保障。这一切取决于内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内部需要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外部需要采取 长远的外交战略重塑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从 预期转弱来看, 各项重大政策基调和逐渐回暖的经济环境正在为恢复预期创造条件。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以及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进一步明确了民营、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两个毫不动摇”,其中特别提到要 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 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等。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摆脱疫情进入正常运转状态, 大国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韧性再次显现,经济主体的预期也会逐渐恢复。但是,经济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预期依然比较 脆弱,过去几年由于对各种政策的误读导致信心失衡,长期预期的重振还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

当前的形势来看, 重振预期是所有的前提。 现代经济是预期经济,投资和消费等活动都取决于对未来的信心。因此,要想经济全面复苏,首先要解决经济主体预期,尤其是 民营企业对于中国经济体制长期预期的问题。要重振民营企业的长期信心,需要在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治理现代化四个层面下功夫,也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个我在以前的文章《 赵建:不要让民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有详细说明。

事实证明,当前的经济主体并“不差钱”。拿居民来说,2022年前11个月我国居民新增存款累计接近15万亿,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增量,创下近20年来历史新高,相当于过去10年居民净存款增加的总和。可见经济主体“不敢花、不敢投”的主因 并非预算约束,而是缺乏合理稳定的预期。也说明了经济活动偏冷,货币沉淀在银行系统成为“死钱”,无法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血液。因此 2023年经济要复苏,必须先让货币流转起来,打通储蓄到投资,到消费的通道和联系,这些都需要预期和信心的恢复。只要预期由弱转强,经济回暖复苏也只是 时间问题。

总得来说,在看到2023年经济向好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复苏过程中种种 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比如病毒不断变异对人体产生二次、三次冲击,导致产生严重的 公共健康危机;全球主要央行强硬加息引发的 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对外 出口产生剧烈下滑; 地缘冲突升级引发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高启,导致国内形成 严重的输入型通胀等。总之,2023年的中国经济会迎来逐步复苏,但复苏之路上也会充满种种不确定性,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江西宜春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