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准大学生:警惕校园贷骗局,小心“馅饼”变“陷阱”

敬告准大学生:警惕校园贷骗局,小心“馅饼”变“陷阱”

高考在各种关注和紧张中结束了,十几年春夏辛勤的劳作,现在是收获的时候了。我们即将步入大学,开始人生的新一段征程,拥有更自由的时间和精力,全新的环境和心境,有很多的机遇,也会有很多的诱惑,校园贷就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诱惑之一。

零门槛、无抵押、秒到账、高额度.....不用进行抵押,不需要找人担保,不用做资产调查,只需要在一张表上填上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等,就能轻轻松松收到几千块钱,甚至更多。这就好像是被天上掉的馅饼砸到,无论是限量款的球鞋,大厂新出的手机,大牌的包包,新上市的口红,即使囊中羞涩,只要动动手指,很快就可以拥有。

看似香喷喷的馅饼,可能是精心伪装的陷阱。

前段时间网上就有柳州某高校大三男生因校园贷债务缠身,而被债方带走失联的新闻。起因是他通过校园贷借了1000元,因没有及时还贷,经过他人提示和引诱,又进行多方借款,接下来欠款向雪球一样不断增加,最终变成了19万。从1000元到19万,秒到账的小“贷”最终成了还不上的巨额欠款。

一旦陷入校园贷的泥潭,你就很难全身而退,甚至影响你整个人生轨迹。

2016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学生,先后在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因无力偿还,最终从青岛市一宾馆8楼跳下,不治身亡。

2017年4月,厦门一大学的大二女学生,因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累计多达200多笔共计57万元,最终选择在泉州一家宾馆烧炭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

2019年11月,山西一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先后在多个贷款平台之间申请贷款,产生3万元欠债,为偿还贷款进行盗窃、抢劫,最终造成一人死亡、两人受伤的恶果。

面对校园贷的危害,国家一直出台相关政策对校园贷进行打击。

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通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

2017年9月份,教育部明确出台规定,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2022年3月,有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禁止小贷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虽然相关监管部门多次出手整治校园贷,但却屡禁不止,仍有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潜伏于学生群体当中,伺机而动。

那么,我们怎样避免踩坑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校园贷的套路,它一般出现在校园周边,通过粘贴小广告或微信朋友圈、QQ群等途径发布广告,打着手续简单,只要填上个人信息就能快速放贷的幌子,再经过系列专业的话术诱导学生一步步进入陷阱。比如,“想买最新款iPhone吗?申请就放款,速度快”。这种宣传语充分利用了部分学生爱慕虚荣、喜爱攀比的心理。为此,我们还需要知道它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第一是“砍头息”,即预先在借贷本金中扣除借款的利息和各项费用,比如你借款5000元,扣除头息、保障金后你可能只会拿到3500元,一旦你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头息就会扣除。

第二是设置合同陷阱,规定高违约金,你一旦逾期未还款,债务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三是介绍其他网贷平台,拆东墙补西墙,以贷还贷,这种滚雪球的方式最终让整个家庭都无力偿还。最后,就是各种软暴力,如果你无法偿还债务,平台会轰炸通讯录、放出不雅照、上门威胁等各种方式逼迫还债,严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远离校园贷陷阱,我们要增强防范意识。妥善使用和保管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能随意填写和泄露,也不要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融观,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和支出,可通过校园的勤工俭学或助学贷款等获取报酬。

而作为家长,更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消费状况,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其实,从现在就可以做起,跟孩子聊聊价值观、消费观,告诉孩子什么才是理性的消费。同时,还得对孩子说说社会的现实情况:

这个社会,远不是小红书、抖音快手里面所说的那么美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福建漳州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