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之际,上海的“红色”,你触摸到了吗?

“七一”之际,上海的“红色”,你触摸到了吗?

7月1日晚,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海歌舞团“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迎来第500场纪念演出。过去1654天,《永不消逝的电波》走过42座城市、61个剧院,迎接了61万观众。500场纪念演出现场将是一个重聚的盛会,“电波”主创、主演汇聚一堂,在戏院大厅,观众还将看到一幅地图,回溯“电波”的足迹。

正值“七一”,申城文化、演出机构推出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剧目、展览、文化体验活动。舞台剧《觉醒年代》、杂技剧《战上海》、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等在舞台上回首峥嵘岁月,“艺术中的红——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用美术作品呈现党的光辉历程,上海图书馆还在7月1日当天推出原创红色沉浸式阅读体验项目。

引起不同年代人的共鸣

黑暗之中,地面之上,星火闪烁,“觉醒年代”四个字醒目地投射在锈迹斑驳的铁板上,两面7.5米高的全机械数控转台缓缓展开,朦胧的烟雾环绕四周,一众青年演员用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透露着二十世纪初陷入迷茫的中国现状。民族生死关头,国家存亡之际,他们点燃了一群仁人志士的热血与希望,影响了一大批有志救国救民的有为青年。

6月29日,舞台剧《觉醒年代》全国巡演上海站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开启,演出至7月2日,所有场次都已售罄。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的《觉醒年代》从体量43集的现象级电视剧到两个半小时的剧场时光,主创团队在大量历史资料和人物传记中深挖,在展现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画卷的同时,让那些教科书上见到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生动、接地气。

《觉醒年代》5月开启为期两个月全国巡演,结束上海演出后,将受邀作为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参演剧目7月7日至9日赴北京演出。杭州、苏州、合肥、南京、西安……每一站巡演吸引不同年龄段观众。有观众表示,“很庆幸这个夏天赶上了,精神世界里又多了一份慰藉”“强烈推荐,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看”“能引起不同年代人共鸣的好作品”。

6月30日至7月1日,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排的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第五度回归上海文化广场。这是《战上海》去年年底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后首次在剧场与观众见面。

自2019年首演后,《战上海》在三年里经过四轮重大修改,创演团队以工匠精神对剧目精雕细琢。青年演员刘莎莎参演《战上海》“丰碑”演出,她说,“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一座英雄的城市,让我们共同用一座金色丰碑,向为中国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先辈致敬。”在文化广场的演出以文艺党课形式呈现,上海杂技团团长梁弘钧表示,各级党组织纷纷前来预约学习,不少党员反映这种主题教育学习形式新颖、生动。

7月中旬,《战上海》将开启一个月的全国巡演,登陆廊坊、北京、石家庄、大连、济南、德州等城市。来自“初心始发地”的红色故事搭载创新表现形式,有望感染更多全国观众。

被今天的年轻人接收到

“‘红色电波’穿越时空,被今天的年轻人接收了。”这是很多观众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感悟。

从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到“李侠”“兰芬”的扮演者王佳俊、朱洁静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再到一轮轮全国巡演,一路走来,上海歌舞团演员们不断成长,《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演扩展成“风”“雅”“颂”“韵”四个剧组,年轻人挑大梁。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的驻场演出和在全国各地的巡演双线并行,不断刷新场次纪录。

在业内人士看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绩单证明,观众愿意为好戏买单。追随这段红色旅程的有初次走进剧场的年轻人,有二刷三刷、甚至50刷的忠诚粉丝,还有为一部戏特地来上海的观众。500场后,《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之旅还将继续,9月底再度回归美琪大戏院。

和连演500场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相比,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首演的新版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是“小弟弟”。上海京剧院90后与95后优秀青年演员赵宏运、李瞳胜饰演主人公严伟才,尖刀班成员们也是青年一代挑起大梁。赵宏运说,“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精神,通过我们的演绎传递给年轻观众,让大家对抗美援朝故事有更深了解。”节目单上,李瞳胜还挂着“特邀”,他今年从上戏毕业,尚未正式入职京剧院。接到饰演严伟才的任务,他感到压力,也有动力。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作为上京排演该剧的艺术顾问,几乎每个下午排练都出现在现场。他表示,“《奇袭白虎团》难度很大,但是大家很努力,这是年轻人学习实践的最好机会,期待他们演出志愿军的志气、骨气、威风。”

“这部具有力量的大戏足以激发年轻演员的业务潜力和责任使命感。”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介绍,《奇袭白虎团》首轮在上海的三场演出结束后,剧组将充分收集市场反馈,计划明年启动全国巡演。

看到、听到“艺术中的红”

走进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第一展厅,“艺术中的红——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将“红色”转化为艺术语言,一座名为“信仰的力量”的雕塑前,参观者仔细端详。

去年2月,中共一大纪念馆启动“艺术中的红——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这是该馆第一次以百年党史的重点人物和事件为题目,向全国艺术家征集作品的一次主题创作活动。首批共征集到20余件优秀主题作品,次次展览正是这些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树德里的灯光》《开眼看世界》《呐喊的民族》《启蒙》……循着孕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足迹,沿着星星之火的燎原之路,参观者在历史的寻迹中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奋斗过程中的初心和使命。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四楼手稿主题馆,“党的光辉照我心——纪念《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创作60周年朱践耳手稿展”在“七一”与读者见面。朱践耳作曲的红色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听众耳熟能详。展览选取《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与朱践耳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管弦乐《丝路梦寻》手稿,以及奖牌、家具等实物展品,为读者还原作曲家生前的创作环境与艺术氛围,怀想红色旋律发端的源头。

上图东馆七楼,今年全新原创的红色主题沉浸式阅读体验项目迎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大家通过角色扮演、剧本朗读、分享交流等环节,更深入地品读《红岩》;通过线上预约的读者可以体验《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任意一本书的沉浸式阅读。

《黄浦·红色起点》《红色基因》《星火赵巷》,红色文化剪纸图册《百年征程》等一批挖掘上海不同区域红色资源的新书也在“七一”前后首发,与读者见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贵州遵义汇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