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访谈 - 精神科医生陈发展②:“问题孩子”一步步被家庭雕刻出来

家庭教育访谈 | 精神科医生陈发展②:“问题孩子”一步步被家庭雕刻出来

上书房:什么样的家庭容易“生病”?

陈发展:早期的观点认为,没有问题或症状的家庭是正常的。这种观点建立在传统的病理学缺陷取向基础之上,强调家庭过程中的病理成分,忽略了家庭互动过程中的正性资源。其实,“没有问题”到“幸福”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另一种观点认为“常态家庭”,即在相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大多数家庭的运行模式是正常的。其实,常见的家庭模式未必是健康的,如在特定时期的重男轻女、家庭暴力,对家庭和个人都是具有破坏力的。不常见的家庭模式也未必是不健康的,比如离婚家庭,成年人能够勇敢地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有时候反而更有利于家庭成员的成长。

还有学者提出了“健康家庭”的理念,以家庭最优功能的理想特质来定义正常家庭。人们一般会遵循主流社会价值或特定的伦理宗教观念,认为某些特定的运行模式对婚姻和子女教育是最理想、最正确或最重要的。社会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都支持这个理论模型,把偏离标准的家庭定义为病理化家庭,这样会对那些非主流的家庭造成歧视,比如离异或丧偶家庭、同性恋家庭等。

上述三种所谓的正常家庭模型均基于传统的线性因果假设,即家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问题必然由对应的原因导致,因此要致力于找出家庭中的致病因子和罪魁祸首。著名的例子是“致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和“致自闭症的冰箱母亲”理论,认为孩子的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是由高控制且高情感表达或极度冷漠的母亲所导致的。这些理论忽略了家庭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轻易地将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归咎于某个成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问题不容易判定对错。但在临床观察中我发现,有问题的家庭背后,总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批评、指责、冷酷、紧张和控制是这些家庭的基调。不过,大家也不要紧张。每个家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夫妻有点冲突、孩子有点哭闹,不代表这个家庭就病了。只要这个家庭有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家庭就是健康的。

上书房: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这似乎是当下不少家庭的画像。这样的家庭是不是就是“生病”了的家庭?

陈发展:我们前面说到家庭塑造孩子的分离感,是通过不同子系统的边界,让儿童体验不同的互动规则,获得与原先熟悉的互动规则不同的感受。比如,婴儿哭泣,妈妈抱着哄他和爸爸抱着哄他,给到孩子的感受一定会有不同,这种不同就是孩子最早的人际分离原型——从二元母子关系过渡到三元或多元的家庭关系。父亲一般都是孩子探索母子关系之外的关系的第一站。如果父亲很忙或者功能缺失,儿童的分离感发展缓慢,向外拓展和探索的动力就会削弱。伴随着父亲的疏离,母子关系却越来越紧密,导致孩子的分离感更弱了,越发无法启动探索的动力,成长就可能受阻。同时,父亲的缺席让母亲的情绪和期待只能投注于孩子,孩子一旦不符合母亲的期待,母亲就非常焦虑。

上书房:一个家庭“生病”时,谁最容易出现“症状”?

陈发展:举个例子。孩子学习时遇到难题,寻求父亲的帮助。父亲说:“我很忙,你去找妈妈吧。”妻子体谅丈夫工作不易,放下手头的工作来辅导孩子。此后,孩子一遇到学习问题就倾向于找母亲。母亲照顾孩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于是只能逐渐减少工作,将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上。久而久之,这位母亲觉得自己在家里耗费的精力太多,希望丈夫能多辅导孩子的功课。但是,丈夫认为自己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陪孩子。妻子非常委屈,自己可以放弃工作照顾家,为什么丈夫就不可以也舍弃一点呢?而丈夫可能觉得妻子不理解自己,看不到自己在用另一种方式为家庭付出。夫妻之间开始埋怨、争吵,甚至要离婚。孩子觉察到了父母之间的冲突,不想让父母离婚,既难过又紧张,便没有心思学习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情绪出了问题,甚至自伤、自杀。于是,父母停止争吵,放下怨恨,开始一起来关注和帮助孩子。

陈博士在新书分享会上

这个家庭呈现的结构特点是冲突而疏离的夫妻关系和紧密的母子关系,当父母冲突严重时,孩子开始出现问题,孩子用自己的问题吸引父母的关注,从而减少父母之间的冲突。如果这样的家庭没有得到专业干预,这种结构持续存在,就可能发展为没有感情的夫妻为了孩子而选择在一起,孩子则为了维护家庭稳定而不断出现问题。慢慢地,夫妻俩都会认为,家庭的不幸是因为孩子出了问题。“问题孩子”就这样一步步被家庭“雕刻”出来。

上书房:所以您一直强调要理解症状背后的人,要从“症状”走向“关系”。

陈发展:是的。家庭是一个人际互动系统,需要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才能够发展和实现家庭目标。当家庭系统过于僵化、失衡时,关系中较弱或被动的一方就需要平衡权力分配,生病或折腾出一些事情来,这常常是家庭成员试图让原先的关系改变的一种策略。一个特别关注孩子学习的家庭,孩子往往选择厌学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上学来平衡关系,目的是从这种有压力的关系中解脱,来发展自己。

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们只对患者做一些理解或干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背后的家庭故事,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不上学,这个孩子为什么抑郁。要消除患者的“症状”,就要调整他的家庭关系;如果家庭关系没有因为症状而发生改变,关系的不平衡依然存在,那么,原有的“症状”不仅不会消失,有时还会滋生其他症状。我们有些住院病人,经过治疗,恢复了正常,一回到家,很快又发病了,就是因为家庭系统依然照旧。

上书房:一个家庭什么时候容易“生病”、出现“症状”?很多家庭中的孩子,小学阶段很乖,进入中学后,突然变得不可理喻、无法沟通了。这当然可以用青春期来解释,但现在似乎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其青春期叛逆的激烈程度几乎带有某种自毁的性质。家庭系统理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陈发展:家庭是有生命的,随着家庭发展周期的不同,家庭的互动需要调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应该是相融的,孩子需要被照料、指导和管教,孩子也会接受父母的照料、指导和管教。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开始具有自我独立意识时,家庭的教养方式需要随之改变,不能用对待儿童的方式来对待青少年。可是,有些家庭结构缺乏韧性和可塑性,在家庭生命周期的转变过程中不能及时调整家庭规则,就会出问题。所以,大部分精神心理问题多首发于青少年时期。

孩子的变化看似突然,其实,这些家庭的关系一直存在问题,只是随着家庭成员的发展需要,有些问题被呈现了出来。

僵化是这些家庭最大的问题,僵化导致家庭在家庭发展的节点丧失功能。比如,青少年即将成年和离家之际,常常会出现厌学、沉迷网络、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问题。还有一些成绩优异的乖孩子考入大学后出现非适应性症状等。这些问题背后往往是家庭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家长不能接受孩子长大的事实。

对外,僵化的家庭不能应对时代的变化。家庭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社会发展越快,代际传承过程中的跨度就越大,代际传承断裂的机会就越多。现如今,儿童、青少年游戏成瘾、厌学情绪行为问题的增加,都在提示家庭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代偿能力不足。

上书房:什么是适应不良、代偿能力不足?

陈发展:适应不良是指,300年前、500年前,爷爷和孙子的青春期是差不多的,长者的人生经验对儿孙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但社会发展快了之后,别说祖辈了,就是父母的青春期和孩子的青春期都有很大的不同。父母小时候学的东西、用的媒介、接触的信息、承受的压力,和今天孩子们的非常不同,甚至连生物学发展进程都是不一样的。现在孩子的青春期,相比20年前早了1到2岁,结束得却晚,也就是说,孩子们的青春期延长了。可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坚持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所谓管教孩子,他们的家庭系统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孩子的成长。

代偿能力不足的意思是,我们小时候被父母、老师责骂,不良情绪可以从一块糖或和小伙伴玩耍中得到释放,而现在的孩子,既不容易被物质所满足,又缺乏紧密、友爱的同伴关系。这一代孩子,物质上的丰沛让他们有着更高的精神需求,但家庭的精神供给与滋养没跟上。

《为什么家庭会生病》

陈发展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辽宁沈阳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