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2000张照片,来看今年的影像旗舰华为P50 Pro的拍照能力有多强

-拍了2000张照片,来看今年的影像旗舰华为P50 Pro的拍照能力有多强?

华为P50 Pro上市已有一段时间了,关于P50 Pro的拍照性能,一直是媒体热议和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客观来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P50 Pro的摄像模组的配置并不是业内顶级水平,但P50 Pro却实现了极为出色的拍照表现,这也是媒体和公众产生疑问的根源。

在并非顶级的拍照模组上,实现了一流的拍照水平,华为是如何做到的呢?

关于P50 Pro在手机摄像领域的创新性技术,刀客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解读过,这里不再详述。总体来说,华为在P50 Pro上,通过计算光学(XD Optics),恢复了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损失的25%以上的信息,同时通过XD-Fusion图像引擎,提升了数字影像的重构质量,并通过原色引擎,实现了色彩的精准还原,这三大技术,实际上重构了计算摄影的技术架构,从而让摄像模组释放了前所未有的性能。

在一个多月的实际使用的时间里,刀客拍摄了2000多张照片,系统版本也升级了四五次,基本上涵盖了日常使用中的大部分场景,对华为P50 Pro的拍照性能有了更为客观的认知。

我们先来看三张样片。

无论是强光环境、阴雨天还是夜晚,华为P50 Pro都完美地再现了当时的拍摄主体,对氛围的渲染也非常到位。

从这三张样片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华为P50 Pro在色彩还原、描写性能以及弱光环境中的表现,以及P50 Pro与之前的产品在拍照方面的巨大不同。另外需要明确的一点,受华为计算摄影技术体系的影响,可以认为P50 Pro是计算摄影“全新体系”的开山之作,与之前和行业的技术方案有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与其它产品做比较,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如果仅从用户体验做对比,无法从专业方向上了解到华为P50 Pro如何让硬件发挥最大效能的根本原因。

一、明亮光线环境中,画面质感及动态范围

华为P50 Pro在拍照方面的解析力较上代产品和市面上的旗舰产品有了巨大的提升,这得益于计算光学的介入,通过重构光线在镜头中的传递函数,数字化重构了光线传递过程中的模式,再通过算法模型还原镜头在光传递过程中的各种损耗,相当于重构了镜头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曲线,恢复了25%的信息损失。恢复过来的这25%的信息,简单地打个比喻,在单反领域就是你拿3000元左右的普通镜头,从解析力上达到了10000元以上的专业镜头,事实上,在单反领域,民用镜头和专业镜头的差别并没有25%这么大。

用专业平台去测试手机摄像头的分辨率是没有太多价值的,这主要由于无论是1亿像素的CMOS还是5000万像素的CMOS,最终都是通过9合1或4合1的方式,最终输出1200万像素左右的照片,所以如果用专业软件去测试厂家的手机摄像头的实际分辨率,其实都接近于1200万像素,但实际的照片表现却相差很大。可能有人会说,还有RAW格式的文件格式,但事实上,所有手机的RAW格式由于噪点的原因,基本处于不可用状态。

为了验证华为计算光学的价值,刀客还是简单地测试了一下P50 Pro的分辨率情况(这不是一个标准化的ISO12233的测试方式,也并没有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布光和区域拍摄,同时ISO12233是基于135器材的表述方式,用它测试的数值来评估手机摄影并不严谨),样张如下。

中间区域放大到300%后的表现。

由于ISO12233标准算法相对复杂,这里仅从目视读数来看,华为P50 Pro成像模组中的3.5倍镜头(等效于胶片95mm焦距),其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接近1700LW/PH(注意这是Line Widths per Picture Height,线宽每图像高,不是像方分辨率lp/mm),更意外的是,在华为P50 Pro上,四周边缘的分辨率和中心点的分辨率,相差无几。

受此影响,华为P50 Pro的照片在质感上表现出色,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散光环境中,等效于27mm的主摄,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描写性能。在上图中,海棠果表面轻微带有的一层油润表现出极好的质感,水滴与木纹细微的过渡差别,也得到了相对真实的呈现。

在这张样片中,光线带来的影调变化被华为P50 Pro渲染得自然而动人,焦外的计算也基本接近光学镜头带来的逐渐虚化的效果,水滴和花瓣边缘清晰而自然。

当画面放大到100%,结像坚实,水滴中可以看到花瓣衍射的黄色,整体的细节表现属于上乘,质感表达得当。

这是张阴雨天拍摄的照片,将P50 Pro的主摄镜头的品质表露无遗,细节、质感、细微的影调变化,以及树叶边缘自然过渡,整体画面超出了对手机摄影的一般习惯性认知。

当画面放大到100%,树叶的纹路多少有些纤毫毕现的感觉,画面的层次感更加突出,树叶边缘的齿纹可以数清,雨滴的浸润感扑面而来。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场景中,华为P50 Pro在细节和质感的表现方面,可圈可点,不仅超越了之前华为的产品,而且在今年各厂家的旗舰产品中并未见到有与其相近的产品。

动态范围方面,P50 Pro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惊喜,这在用户拍摄大光比环境下的主体时,让用户更容易拍出细节更为丰富的照片。

特别在逆光环境中,P50 Pro不仅可以有效地对高光部分进行抑制,同时对暗部也保留了足够多的细节。

在上面的逆光样片上,天空和太阳的高光处理得恰到好处,而暗部的细节保留得也足够丰富。当然,这种大的动态范围,更多地是依靠算法,所以在暗部光线特别不充足的情况下,暗部的细节涂抹感比较重。

上面的这张样张,整体的色彩和曝光把握得非常好,但暗部的树林部的细节涂抹得比较严重,而远处的建筑,边缘的锐化明显过度。

所以在使用P50 Pro的大动态范围时,要注意整体的光线情况,暗部的光线一定要适当。

二、弱光环境中,噪点控制及焦外成像

夜景和弱光环境中的拍摄,一直是华为手机的强项,在P50 Pro上,这一优势得到了更好的保持。

同时在弱光环境中的噪点控制方面,由于计算光学的介入和算法的升级,华为P50 Pro的噪点控制更为优秀,事实上,在大多数场景中,P50 Pro在目前手机摄影中是最好的一款。

上图是非直出样张,对画面做了剪裁,在不启用夜景模式下,P50 Pro很好地渲染了这一动人的夜色,高光处的曝光也很好,月亮部分过曝也在情理之中,楼顶的文字清晰,但暗部树木的涂抹印迹有点重,但如果不放大到100%去观察,仍属于正常可以接受的范围。

由于这张样张的感光度已经达到了ISO1000,当画面放大到100%,天空可以看到有一些噪点,但噪点控制仍然足够优秀。

仔细观察建筑主体的细节,建筑边缘有明显锐化的痕迹,窗户部分有涂抹的现象,但整体表现相对清晰自然。

但当ISO略微下降至640之后,P50 Pro的表现就有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暗部还是高光处,噪点已不可察。

从这张样张看,画面细节丰富,色彩和光影的过渡也很自然,建筑的轮廓边缘锐度很好,并没有发现过度的锐化处理。

画面放大至100%,噪点几不可察,高光和弱光处细节丰富,墙面的字体清晰可见。

手机的焦外成像都是通过算法去模拟光学镜头大光圈的效果,在P50 Pro上,焦外成像比较完美地实现了大光圈的效果。

这是一张并没有使用美颜效果的人像,人物面部的细节得到了比较完美的还原,头发和睫毛清晰可辨,肤色也非常好地表现了黄昏时分的低色温偏暖的调子。前后景的虚化,很有层次感,表现得相当自然,同时也兼顾了前景虚化和背景虚化的不同表现。

画面放大到100%,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到人物面部的细节,在虚化方面,脸部轮廓的过度比较自然,头发和睫毛的识别也很准确,没有出现因识别错误产生的断发的现象。

整体而言,华为经过几代技术的演进,对人物面部的计算已经达到了非常准确的程度,在焦外成像方面,既实现了人物从背景中突出出来,但又不是显得很生硬像贴上去的一样,无论是前景虚化还是背景虚化,都已接近大光圈镜头实现的光学效果。

三、色彩还原及曝光准确性

与华为手机的前几代比,无论是P系列还是Mate系列,P50 Pro的拍照性能带给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色彩风格的巨大变化,相对于以前偏明艳的风格,P50 Pro彻底地回归了真实影像的风格。

这得益于P50 Pro加入了原色引擎,“通过10通道的色温传感器,环境光谱的提升率比以前提升50%,再加上色适应模型实现了软硬件高度协同,从而让成像色彩所见即所得,无限接近自然界的光谱,色彩更精准、分辨率更高。”

在上面的样张中,无论相近色彩的红色、褐色还是绿色,都完美的呈现了铅笔本来的颜色,而罐子上的蓝色过渡、红色过渡以及绿色过渡,不仅细节丰富,而且色彩与眼睛看到的没有太多的差别。

回归真实,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在全行业不断向浓艳的媚俗风格迈进的当下,回归影像真实,从画面的感受来说并不讨好。特别在人像表现上,越真实可能越不讨女性用户的喜欢。但从影像的本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回归真实的,过于浓艳的色彩不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且画质也会因为饱和度太高而让分辨率下降,细节丢失。

当然华为的场景AI算法,也兼顾了一部分用户在人像拍摄时的需求,如果开启美颜,用户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磨皮的效果。

可能是受原色引擎的影响,P50 Pro的曝光准确性很好,并没有出现行业普遍存在的过曝的风格。这一点表现在,无论是明亮光线环境中,还是逆光环境和弱光环境,P50 Pro的曝光都非常准确。

这一张大逆光环境下的花卉小品,即使是有经验的摄影师,要实现准确曝光,也需要测试一两张,但在P50 Pro上,只要选择对焦的主体是小草,每一张的曝光都非常好的表现了逆光中你想要达到的效果。同时从这张照片上,可以感受到P50 Pro动人的焦外成像。

在一般情况下,华为P50 Pro的反差都很正常,但在大光比环境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大的动态范围,在建筑物与背景的表现上,反差有些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这需要用户在拍摄时注意。

四、极具创新性的变焦及黑白表现

如果从拍照体验上看,P50 Pro带给刀客的最大惊喜可能就是将“数码”变焦提升到了可用的水平,同时黑白CMOS的回归,带给拍摄极大的提升空间。

P50 Pro焦距最长的一只镜头是6400万像素(f/3.5)的3.5倍长焦(OIS光学防抖),等效于胶片的95mm焦距,但其操作界面设置了10倍变焦的设置(等效焦距270mm),这是类似于其它厂家的数码变焦,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个10倍变焦,受益于计算光学和XD-Fusion,其可用性和10倍的光学变焦差别不大,这一点非常令人意外。

上图是使用P50 Pro 10倍变焦拍摄的画面,无论是细节、质感还是反差,基本上都与3.5倍里的画质相差不大,整体画面表现比一些优化不好的10倍光学变焦的镜头表现还要好一些。

画面放大至100%,整体表现非常出色,但仔细观察,花苞的边缘锐化有些过渡不太自然,花瓣细节有轻微的涂抹,但已经非常出色。当然与华为自家的等效于270mm的10倍光学变焦(Mate X2或者P40 Pro+)相比,细节的差距还是肉眼可见的,但色彩,P50 Pro的表现会更好一些。

对于平时使用手机进行一些纪实性拍摄的用户而言,P50 Pro增加的4000万像素原色摄像头(黑白,f/1.6光圈)绝对是个意外的收获,在这只镜头的支持下,P50 Pro全焦段的黑白影像呈现出了低噪点,高解析度,合适的反差的特点。

这三张黑白照片的表现,无论从影调、反差、细节和质感等方面衡量,都很出人意料,而当画面放大到100%后,无论是主摄拍的画面还是10倍变焦拍摄的画面,噪点几乎不可察。

画面放大后,花瓣的质感、细微的纹理以及花蕊的层次过渡,都很动人。特别是整体画面结像紧实,边缘过渡自然。

与几年前华为的黑白模式相比,这次P50 Pro的黑白模式在原色摄像头的支持下,极富感染力,画面细腻,影调动人,这让刀客想起了当年使用黑白胶片的感觉,如果说像什么样的胶片的话,P50 Pro黑白模式拍摄出的照片,有点像当年依尔福带给人的感受,细腻、油润,黑白处呈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影调。

总体而言,华为P50 Pro在拍照方面的表现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色彩还原准确、画面质感优秀、动态范围很大、反差适中、噪点控制出色。不足之处在于,在弱光环境和10倍变焦时对焦有时会出现不合焦的现象,在极限大光比的环境中,如果暗部光线严重不足,会有较大的涂抹痕迹。另外刚上市的版本上有一些BUG,但系统更新到166版本后,影像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广西玉林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