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杨伟民:没有数字经济,就不会有未来的经济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杨伟民:没有数字经济,就不会有未来的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实际上也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纯粹的线上并不存在,线上的背后是线下方方面面的“实”。

“数字经济是未来我们经济的主要形态,如果没有数字经济,就不会有未来的经济发展。”

5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2023数字经济(东湖)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央判断,当前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但压力仍在。

“当前经济增长减缓,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政治局对今后的工作做了六个方面的部署,分别是:产业、需求、企业、改革开放、防风险、民生。”

其中,从企业角度来看,需要促进民营经济预期好转,平台企业是其中的重点。杨伟民呼吁,市场应该纠正对“数实融合”的误解。实体经济是和虚拟经济相对应的,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主要就是怎样推动各行各业进一步的数字化。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为什么专门讲到平台企业?而且去年都用平台经济,这次进一步直接点名平台企业?”

杨伟民指出,中央政治局专门讲到平台企业,是因为平台企业非常重要。数字经济是未来我们经济的主要形态,而平台经济则是数字经济的核心。

一方面,平台企业在推动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引领发展方面起着带头和带领作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平台企业能有效扩大大学生就业。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等机构联合研究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前沿:平台与高质量就业》报告指出,2021年以微信、淘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创造就业约2.4亿,为当年约27%的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杨伟民着重强调,数字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

过去十年,依靠金融、房地产的贡献,相当程度上拉动了过去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但也造就了制造业空心化、金融系统风险不断上升等问题。

杨伟民举例强调,金融对过去十年经济的增长贡献率是10%,房地产是5.9%,跟房地产相关是7.4%,合计拉动了26.5%的经济增长。这些行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远远大于制造业19.4%的拉动。这就导致我们制造业比重出现快速下降,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不如金融、房地产。

因此,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要防止“脱实向虚”的讨论日益增加。缺乏线下实体的数字经济,常被误解为虚拟经济中的一环。对此,杨伟民指出,这是一种舆论场上常见的误解。实体经济实际上也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纯粹的线上并不存在,线上的背后是线下方方面面的“实”。

“比如,软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主要是怎么样进一步实现行业的数字化问题,怎么让我们国民经济七大行业进一步数字化。”

但目前市场对于平台企业的预期仍然还没有完全地好转。杨伟民引用数据分析指出,信息技术服务业从2021年以来出现减速,到2022年三季度降至7.9%,远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值17.6%,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为此,在政策端,从去年一季度开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多次指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信号一次比一次强烈,指向一步步的聚焦。所以平台企业,特别是头部平台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大显身手,大胆创新,大胆投资。”杨伟民如此表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福建南平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