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光、邢曙光:保卫5%目标,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李宗光、邢曙光:保卫5%目标,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李宗光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诚通证券研究所所长

6月15日,国家统计公布了5月份经济数据。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低于前值5.6%,也低于预期值4.1%;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增速低于前值4.7%,也低于预期值4.5%;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增速低于前值18.4%,也低于预期值13.6%。

年初社会普遍认为,考虑到低基数以及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报复性需求释放,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可以轻松达到5%。然而,5月份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5%,三四季度随着基数效应的提高,经济增速可能低于二季度,这意味完成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骤然上升。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保卫5%经济增长目标,各方需要快速行动起来。

图1、5月经济数据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基数效应消退后,工业生产增速下滑幅度较大

4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较高,达到了5.6%,主要是由于2022年4月上海等地疫情管控带来的低基数效应。5月份,基数效应消退,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下滑至3.5%。2022年末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积压的需求得到释放,2023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脉冲式复苏。积压需求释放后,由于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复起来需要时间,需求随之转弱,进而拖累工业生产。

此外,一季度海外经济也出现了短暂回升,这使得一季度中国出口呈现较强的韧性,但是二季度海外经济调整的风险加大,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7.5%,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也同比下降5%,这也拖累了工业生产。

从行业来看,5月份,汽车生产同比增长23.8%,增速虽然较上月下降,但是仍维持较高水平。这和5月份汽车销量、汽车出口数据一致,都是增速有所回落,但仍较高,表明我国汽车工业实力在不断增强。此外,电气机械及器材和运输设备生产增速也较高。疫情影响减弱,医药生产同比下降4.4%,不过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同比下降2.6%,金属制品生产同比小幅下降0.1%,或许和投资需求较弱有关。

后疫情时代,服务业景气度仍较高,文娱、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线下服务业拉动下,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达到11.7%,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从5月份服务业PMI、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同比均下降来看,后期服务业景气度或逐渐回落。

图2、工业生产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3、行业生产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4、服务业生产同比略降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

5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增速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单5月投资同比增长2%,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单月及累计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下滑,显示需求不断走弱。

5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7.5%,增速继续下滑。但是单月数据出现改善,单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月增加2.4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趋势。前期地方债发行以及基建配套资金落地,或许逐渐发挥作用。考虑到单月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基建投资需要进一步发挥稳增长作用。

图5、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6、三大投资单月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单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滑,这主要受企业经营预期不佳以及利润下滑影响。前4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0.6%,降幅仍较大。同时,BCI企业投资前瞻从4月份的68.18%下降至5月份的62.66%。从结构上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投资同比仍维持较高增速,而纺织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累计投资同比回落。

图7、行业累计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房地产行业数据普遍下滑。5月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8.5%、-19.8%和24.5%,增速均较前值分别回落0.1、7.9与7.3个百分点。施工面积同比回落36.4%,增速较前值略有回升9.4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速放缓,保交楼政策以来表现较为强劲的竣工数据也拐头回落,未来若开工数据不能继续保持,则施工、竣工数据有进一步下滑态势。

图8、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新房、二手房销售高频数据也呈现回落态势,表现弱于季节性。5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表现弱于往年同期,二手房数据受益于税费、带押过户等政策的推动,回落幅度较为温和。表明随着一季度积压需求释放,5月房地产市场需求端修复再次放缓。

新房、二手房价格也出现回落。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房方面,5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环比上涨0.2%转为下降0.4%。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环比持平分别转为下降0.3%和0.2%。

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表明前期地产刺激政策的利好已基本释放完毕。未来若因城施策进一步落地,OMO利率调降后,央行进一步降低MLF与LPR利率,有望对后市形成一定支撑。

图9、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消费放缓修复步伐

5月份消费品零售数据同比增幅放缓。5月份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增速低于前值18.4%和预期值13.6%,同比增速显著收窄,表明经济复苏态势有所放缓。

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1%,虽然增速较前值回落8.7个百分点,但依然强劲,反映出疫情管控放松之后线下消费依然旺盛。此外,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1.5%,较上月回落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为10.5%,较前值回落5.4个百分点。

分项来看,必选消费同比各品类增速显著回落。5月份服装鞋帽、化妆品类、日用品类同比增长17.6%、11.7%与9.4%,增幅分别较前值收窄14.8、12.6与0.7个百分点。从季节性规律来看,由于618消费让利的刺激,必选消费品往往4月之后小幅回落,6月再季节性走高。

图10、5月份必选消费品整体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可选消费中汽车消费依然强劲,但各分项增速均有所回落。汽车品类同比增长24.2%,虽然增速较前值下滑13.8个百分点,但依然亮眼。汽车品类表现与乘联社数据保持一致,5月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28.6%。五一期间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汽车推出,消费需求有所释放。5月以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有助于汽车市场稳定;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汽车市场预期。利好汽车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有望对后续汽车消费形成支撑。

其他家电品类、石油及制品及汽车品类同比分别增长0.1%与4.1%,增速较前值放缓4.6与9.4个百分点。建筑装潢类则跌幅扩大,同比下滑14.6%,增速放缓3.4个百分点。石油制品消费放缓部分受到油价调降的影响,5月16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80元和365元,消费单价降低带动支出整体回落。家电、建筑装潢则与房地产市场成交、开工数据下降一致。

图11、5月份可选消费品普遍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多举措稳就业,失业率平稳

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前值持平。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前值保持一致。2023年4月,国常会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政府多次强调多举措稳岗稳就业。受益于政策发力,在PMI、工业增加值数据继续回落的态势下,失业率得以维持不变。

图12、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前值持平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具体来看,就业方面表现分化,25—59岁调查失业率显著回落,青年失业率依然严峻。25—59岁调查失业率为4.1%,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创疫情以来同期新低;16—24岁人口失业率为20.8%,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青年失业率已经连续5个月上升,并持续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高。虽然7月毕业季之后,青年失业率读数往往季节性回落,但即便回落也仍在历史高位,政策面不能掉以轻心。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为3.5%,预示完成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难度骤然上升。5%经济增长目标,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最核心的经济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和2023年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报复性需求释放,实现2023年5%经济增长目标,在年初被认为是“十拿九稳”的。5%经济增长目标留出了较高安全边际,更多是一种“底线”性目标,而非一种“进取”性目标。底线性目标不能轻易弃守,否则社会信心会出现较大波动。

二季度以来,高频经济指标出现明显放缓。5月份工业增加值仅有3.5%。6月份,随着低基数效应消失,及增长动能进一步放缓,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降到3%以下。这意味着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不到3%,即便考虑到服务业的相对高景气等因素,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突破5%难度较大。下半年,随着低基数效应消失,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会低于二季度。这意味着,在没有大力度稳增长措施的情景下,完成5%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骤然上升。

第二,尽管过去两个月,经济学界持续强烈呼吁,但稳增长响应仍偏迟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本轮经济下行的严峻性认识不足,认为即使经济出现一定波动,5%的(底线)目标也一定能达到。5月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周期下行和通缩的压力远超各方预期,如不重视,可能对未来3—5年增长前景形成实质性影响。

第三,稳增长需要的是全面的、大力度措施,尽快扭转社会预期。过去一段时间的稳增长,侧重于某一领域的预调微调、精准滴灌,避免经济过快下滑。当前,总需求明显出现问题,社会通缩预期严重,信心低迷。5月份,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7%,低于前值的18.4%;投资同比增长2%,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7.5%,而上月则是增长8.5%;CPI仅同比增长0.2%,通胀不足;PPI下降4.6%,降幅扩大。

实践证明,总量问题靠滴灌和结构性政策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的是一揽子、有力度的措施,迅速稳住总需求。拖的时间越长,花费代价越高。经济增长中枢不断下降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未来将会极为被动,经济方面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将越来越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江西宜春袁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