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接百亿订单!90后基金经理“零经验”出圈,背后真相为何?

四年接百亿订单!90后基金经理“零经验”出圈,背后真相为何?

文 | 墨胶空

近几年,在基金业绩排行榜前列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

不少基金经理“新人”投资经验较短,却凭借着出众的投资业绩,获得了众多基金持有人的信赖,管理规模迅速膨胀,而这显然与投资依靠“长期经验”的常识不符。

这究竟是新锐基金经理实力的体现,还是有运气的成分?

新锐基金经理“出道即颠峰”?

公募基金行业历史上,很少见基金经理刚出道就频繁出圈的现象。

近年来,基金经理队伍不断扩张,基金经理人数5年内翻倍,如今已突破3000人。而从业年限不足3年的基金经理人数有1480人,占比47.33%,接近一半。基金经理人数迅速扩张是大量新锐基金经理涌现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已有至少5家基金公司增聘“零经验”基金经理。这些新手基金经理们拥有多年证券从业经验,却没有任何证券投资经验。

财经无忌发现,新锐基金经理大都是硕士学历,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基金公司或证券公司任研究员,然后以基金经理助理的身份参与基金管理,时机成熟后,基金公司就会将其提拔为基金经理并单独管理基金。这批新生代基金经理大都是“90后”,证券从业经历只有4到5年。

那么,为何这些基金公司会选择比“老将”生疏的“菜鸟”呢?

其实,大多数投资老将已经出现了难以适应目前的极致结构化行情的状态,一些没有传统行业投资经验的“新人”轻装上阵,反而在投资新兴产业时束缚较少,加速了新基金经理出圈。

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表现前十的产品中,六支产品的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年限不足2年,如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的黄海、建信潜力新蓝筹的周智硕、信澳周期动力的李淑彦。

这些新锐基金经理的成绩不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数据显示,崔宸龙、刘畅畅、杨金金、郑澄然、韩创、钟帅、周智硕等17位基金经理虽然从业年限不足4年,但是其管理规模均超100亿元。其中,崔宸龙和韩创在职业生涯初期管理规模均不足亿元,但二人凭借着优异的业绩表现,最新管理规模已经分别达到了375.9亿元和292.6亿元。

新锐基金经理为何暴涨

基金行有一句话:“铁打的公募,流水的基金经理。”

今年以来,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公募基金经理正在迎来一轮“离职小高潮”。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上个月,2022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就达到了158位,这一数据已经高于以往任何一年的同期数据。在2016年至2021年同期,这一数字依次分别为82位、89位、92位、126位、148位、153位,有明显加速的趋势。

今年7月份以来,基金经理变更尤其频繁,各种新闻层出不穷。仅在7月上半月,就有22位基金经理离职,差不多平均每天都有1.5位基金经理离任。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市场上涌现了更多新锐基金经理,从变更方向上看,新任职数量远多于离职数量。

2022年以来,Choice数据显示,新聘基金经理数达到151人,覆盖88家基金管理人。且总的来看,大型基金公司投研储备十分充足,新聘经理人数靠前。嘉实基金年内新增8个基金经理,为业内最高,其次为博时基金,新增7名基金经理。另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基金经理新增人数均为5人。

从市场角度看,大多数基民核心是看基金经理来购买基金,因而如何留住明星基金经理或者绩优基金经理成为摆在公募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方面要对内加大力度培养“新人”,培育更多新生代基金经理,实现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对于公募“老将”也需要适当的激励机制和条件来安抚,稳定核心投研团队。

时间是投资价值的“催化剂”,或许越是年长、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越能反映出其长期为投资人创造稳健业绩的能力。但换过来看,或许越是涌现长期业绩稳健优秀的基金经理,对基民而言,才越为有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山西临汾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