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真相:新股破发背后的‘逻辑’

揭示真相:新股破发背后的‘逻辑’

【头部财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注册制逐渐成为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主流模式。然而,最近新股接连破发的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被视为注册制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同时也是A股市场逐步走向市场化的体现。

注册制的核心特点在于市场化。相较于原来的23倍发行市盈率限制,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价格更加市场化,这也使得新股发行市盈率远高于二级市场同行的市盈率水平。这种局面为新股破发埋下了伏笔。

新股破发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利益驱动是推高新股发行价格的内在动力。作为发行人,通过推高发行价格,可以获得大量的超募资金。数亿元、数十亿元的超募资金,每年仅利息收入就可以达到数千万元,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来源。而作为保荐机构,也可以从发行人的超募中获得大量的超额保荐费用。正是基于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得他们可以合力推高新股发行价格。

其次,A股市场的投资者对高价发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年的"新股不败"神话,让一些投资者对新股发行后的获利充满幻想。虽然这些投资者也意识到新股上市存在破发的风险,但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使得他们总认为破发的命运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因此即便新股发行价格再高,也总会有投资者参与申购。

此外,不成熟的市场和发行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新股发行价格。比如在网下询价的过程中,报低价的询价机构会被淘汰出局不能参与新股申购,而报高价的询价机构不仅能参与新股申购,而且还可以不按自己的高报价进行申购,而是按最后确定的发行价申购,即高报价低申购。这种制度本身就是在鼓励询价机构报高价。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大都表现为高价发行,新股的发行价格大大透支了公司业绩的增长,这样的新股上市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破发现象。这是注册制下的新股上市后破发现象不断出现的原因所在,也是注册制走向成熟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然而,这一现象并不代表注册制的问题,反而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市场的教训,投资者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让投资者蒙受真金白银的损失,才能真正地敬畏市场,才能真正地走向成熟。投资者成熟了,自然就不会再盲目地参与高价新股的认购,也就不会再蒙受新股破发带来的损失了。

此外,新股破发的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将推动发行制度的改革,让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制度更加完善。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股破发也是对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制度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黑龙江省大庆萨尔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