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广告定制】独特服装设计搭配,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

影视广告定制搭配,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

服装设计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可以塑造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反之,一个不好的服装设计会给品牌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服装设计对品牌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现代社会,品牌形象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必须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形象,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服装设计作为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影视广告定制的价值

影视广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宣传方式。在广告中加入品牌服装设计,可以提高品牌的曝光率,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因此,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是非常有价值的。

影视广告可以带给品牌更多的曝光率。在广告中加入品牌服装设计,可以增加广告的视觉效果。消费者往往会对广告中的服装印象深刻,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记忆。

此外,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可以提高品牌的声誉。设计好的服装可以代表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加强品牌信任感。当消费者看到服装时,会自然而然地将品牌的形象与服装联系起来,从而建立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度。

影视广告定制的流程

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需要经过一些流程,以确保最终效果符合要求。首先是确定品牌形象和服装设计的风格。品牌形象和服装设计的风格必须保持一致,才能有效地表达品牌的价值和形象。

接着是设计创意。设计师需要根据品牌形象、服装风格和广告内容来进行设计,以确保服装与广告内容相符合。在设计创意时,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服装的材料、颜色、款式、剪裁等各个方面,从而打造出最合适的服装设计。

最后是制作服装和拍摄广告。服装制作需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服装样品,进行试穿和修正,直到服装符合要求。广告拍摄需要根据广告内容和服装设计来选择拍摄方式和场景,并进行后期制作。

总结

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宣传方式。服装设计作为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影视广告可以带给品牌更多的曝光率和声誉,并加强品牌信任感。影视广告定制需要经过一些流程,以确保最终效果符合要求。

问答话题

问题一:如何确保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的效果符合要求?

答: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需要经过一些流程,以确保最终效果符合要求。首先是确定品牌形象和服装设计的风格。品牌形象和服装设计的风格必须保持一致,才能有效地表达品牌的价值和形象。接着是设计创意。设计师需要根据品牌形象、服装风格和广告内容来进行设计,以确保服装与广告内容相符合。最后是制作服装和拍摄广告。服装制作需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服装样品,进行试穿和修正,直到服装符合要求。广告拍摄需要根据广告内容和服装设计来选择拍摄方式和场景,并进行后期制作。

问题二: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的优势有哪些?

答:影视广告定制搭配品牌服装设计可以提高品牌的曝光率和声誉,并加强品牌信任感。在广告中加入品牌服装设计,可以增加广告的视觉效果,让消费者更容易记住品牌。服装设计可以代表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加强品牌信任感。

【影视广告定制】独特服装设计搭配,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特色

1、一共邀请了0个朋友,给了个

2、课程修改信息及时推送到

3、萌宠坐骑获得几率很小,不用担心现在可以租了;宝石多多,休闲玩耍。

4、场景呈现的景象会非常的逼真,这都是影视级别画质功劳,代入感会及其的强;

5、顶级装备,极品神兵炫技绝杀

【影视广告定制】独特服装设计搭配,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亮点

1、混沌仙魔诀果盘版下载

2、现代化的D画面,逼真的场景和动画。

3、在这里你会发现各种壁纸分类,可以随时为用户带来最新的在线壁纸资源。

4、一键批量抓图,从国内外网站上抓取丰富图文素材,从抓取图文到分享朋友圈一站式完成,朋友圈营销素材一网打尽

5、酷炫技能,绚丽的特效,纵横仙域八荒,御剑四方云动!

yigongyaoqingle0gepengyou,geilegekechengxiugaixinxijishituisongdaomengchongzuoqihuodejilvhenxiao,buyongdanxinxianzaikeyizule;baoshiduoduo,xiuxianwanshua。changjingchengxiandejingxianghuifeichangdebizhen,zhedoushiyingshijibiehuazhigonglao,dairuganhuijiqideqiang;dingjizhuangbei,jipinshenbingxuanjijuesha諸(zhu)樂(le)三(san)誕(dan)辰(chen)120周(zhou)年(nian),中(zhong)國(guo)美(mei)院(yuan)展(zhan)“藝(yi)者(zhe)仁(ren)心(xin)”

诸乐三,原(yuan)名(ming)文(wen)萱(xuan), 字(zi)乐三, 號(hao)希(xi)齋(zhai)。浙(zhe)江(jiang)安(an)吉(ji)人(ren)。诸乐三自(zi)幼(you)酷(ku)愛(ai)傳(chuan)統(tong)艺術(shu), 師(shi)從(cong)吳(wu)昌(chang)碩(shuo),歷(li)任(ren)浙江美术學(xue)院 (今(jin)中国美术学院) 教(jiao)授(shou)、浙江美术家(jia)協(xie)會(hui)副(fu)主(zhu)席(xi)、西(xi)泠(ling)印(yin)社(she)副社長(chang)、西泠書(shu)畫(hua)院院长等(deng)職(zhi)。 诸乐三学醫(yi)出(chu)身(shen),後(hou)轉(zhuan)向(xiang)艺术,从“医者仁心”到(dao)“艺者仁心”,他(ta)始(shi)終(zhong)飽(bao)含(han)慈(ci)善(shan)悲(bei)憫(min)之(zhi)心,這(zhe)也(ye)是(shi)他為(wei)人、从艺、从教的(de)精(jing)神(shen)內(nei)核(he)。

为紀(ji)念(nian)诸乐三诞辰壹(yi)百(bai)二(er)十(shi)周年, “艺者仁心—— 纪念诸乐三诞辰 120 周年纪念展”於(yu)7月(yue)3日(ri)在(zai)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館(guan)開(kai)幕(mu)。展覽(lan)分(fen)“問(wen)道(dao)缶(fou)廬(lu)八(ba)年”“上(shang)海(hai)美專(zhuan)時(shi)期(qi)”“返(fan)浙三老(lao)同(tong)道”“晚(wan)年再(zai)次(ci)悟(wu)道”四(si)個(ge)階(jie)段(duan),以(yi)120件(jian)詩(shi)书画印作(zuo)品(pin)回(hui)顧(gu)了(le)诸乐三的艺术人生(sheng)。

诸乐三

诸乐三,原名文萱, 字乐三, 号希斋,浙江安吉人。1921年,十九(jiu)歲(sui)的诸乐三正(zheng)式(shi)开啟(qi)了“艺医同修(xiu)”的人生旅(lv)程(cheng),先(xian)拜(bai)海上名医丁(ding)甘(gan)仁学医,他在《中医雜(za)誌(zhi)》創(chuang)刊(kan)号賀(he)詞(ci)中寫(xie)道:“吾(wu)国医学,自歧(qi)黃(huang)以下(xia),雖(sui)代(dai)不(bu)乏(fa)人,類(lei)皆(jie)獨(du)行(xing)無(wu)徒(tu),倡(chang)而(er)不和(he),則(ze)为道益(yi)孤(gu),譬(pi)之昏(hun)夜(ye)无鄰(lin),为誰(shui)告(gao)語(yu)。”言(yan)语之間(jian)传遞(di)出自信(xin)堅(jian)守(shou)、振(zhen)興(xing)国医的拳(quan)拳之心,對(dui)當(dang)时西医東(dong)漸(jian)的思(si)潮(chao),表(biao)現(xian)出坚定(ding)的自我(wo)立(li)場(chang)。同年他又(you)拜时年七(qi)十七岁的海派(pai)大(da)家吴昌硕学艺,成(cheng)了忘(wang)年之交(jiao)。吴昌硕对其(qi)贊(zan)賞(shang)有(you)加(jia),說(shuo)他“画得(de)好(hao),能(neng)得我之神。”並(bing)告誡(jie)诸乐三:“作画要(yao)平(ping)中求(qiu)奇(qi);要有我,要在无墨(mo)處(chu)用(yong)功(gong)夫(fu)。”诸乐三全(quan)面(mian)繼(ji)承(cheng)了吴昌硕倡導(dao)的文人画筆(bi)墨精神,先以师承托(tuo)传衣(yi)缽(bo)为主體(ti),被(bei)譽(yu)为“吴昌硕艺术的传薪(xin)者”。诸乐三在诗、书、画、印四个領(ling)域(yu)继承了吴昌硕的綜(zong)合(he)成就(jiu), 并用其一生將(jiang)吴派艺术推(tui)向新(xin)的高(gao)峰(feng)。他从事(shi)艺术教育(yu)超(chao)過(guo)一甲(jia)子(zi),有近(jin)一半(ban)的时间奉(feng)獻(xian)給(gei)了位(wei)于杭(hang)州(zhou)的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shi)名表示(shi),“诸乐三是黄賓(bin)虹(hong)、潘(pan)天(tian)壽(shou)先生的同道人,與(yu)吴茀(茀)之、顾坤(kun)伯(bo)、陸(lu)抑(yi)非(fei)等诸位先生一道,在西風(feng)东渐中力(li)挽(wan)狂(kuang)瀾(lan),以宏(hong)博(bo)的視(shi)野(ye)、坚定的毅(yi)力,建(jian)構(gou)起(qi)传统书画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xi)中得以教習(xi)与传承的人文系统。”

《蜀(shu)葵(kui)》1953年作,(中国美术馆藏(zang))

《紫(zi)雪(xue)蒙(meng)茸(rong)》1956年作,(美院藏)

《白(bai)雞(ji)紅(hong)柿(shi)》,1958年作,(美院藏)

二三十年代,海上艺术家結(jie)社盛(sheng)行,1932年由(you)潘天寿倡导并組(zu)織(zhi)了“白社”,初(chu)创期由诸聞(wen)韻(yun)、潘天寿、張(zhang)书旂(旂)、吴茀之、张振鐸(duo)等五(wu)人组成,后又吸(xi)納(na)了朱(zhu)屺(qi)瞻(zhan)、诸乐三、姜(jiang)丹(dan)书等多(duo)人,“白社”初创成員(yuan)分別(bie)來(lai)自上海美专、国立杭州艺专、中央(yang)大学艺术系、新華(hua)艺专的教师,他們(men)執(zhi)教之余(yu),志同道合,意(yi)氣(qi)风發(fa),翰(han)墨丹青(qing),相(xiang)互(hu)切(qie)磋(cuo)技(ji)艺和舉(ju)辦(ban)展览,努(nu)力賡(geng)續(xu)中国文人画的優(you)秀(xiu)传统。抗(kang)戰(zhan)爆(bao)发后,社團(tuan)活(huo)動(dong)终告结束(shu),诸乐三面对国土(tu)淪(lun)陷(xian),百感(gan)交集(ji),他无奈(nai)辭(ci)去(qu)了上海的一切事務(wu),在炮(pao)聲(sheng)轟(hong)隆(long)中攜(xie)全家離(li)滬(hu)返回老家孝(xiao)豐(feng)縣(xian)鶴(he)鹿(lu)溪(xi)村(cun)(湖(hu)州安吉),他在家鄉(xiang)免(mian)費(fei)为百姓(xing)義(yi)診(zhen),可(ke)謂(wei)一片(pian)“医者仁心”。

潘天寿在抗战期间国立艺专西遷(qian)时和抗战之后,曾(zeng)多次邀(yao)約(yue)诸乐三来国立艺专执教,这对诸乐三的艺术人生的转折(zhe)都(dou)起到了決(jue)定性(xing)作用;而黄宾虹是诸乐三日常(chang)討(tao)教請(qing)益的良(liang)师,在画学理(li)論(lun)、金(jin)石(shi)学、文字学方(fang)面的深(shen)厚(hou)学養(yang)对诸乐三日后的印学、诗文和山(shan)水(shui)画都極(ji)具(ju)影(ying)響(xiang)。

1954年诸乐三(左(zuo))隨(sui)黄宾虹(右(you))在飛(fei)来峰写生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诸乐三先生的花(hua)鳥(niao)画逐(zhu)渐擺(bai)脫(tuo)了吴派的程式,将直(zhi)面自然(ran)的写生方式融(rong)匯(hui)貫(guan)通(tong)其创作当中,追(zhui)求笔墨语言与描(miao)繪(hui)物(wu)象(xiang)的深入(ru)结合,細(xi)心体察(cha)生活,逐渐形(xing)成以形写神、揮(hui)灑(sa)自如(ru)的艺术风格(ge),为吴派艺术开辟(pi)了一个嶄(zhan)新的境(jing)界(jie)。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诸乐三与潘天寿、吴茀之等先生奮(fen)力协作,他们对中国画教学的建設(she)发挥了很(hen)大的作用,把(ba)人物、山水、 花鸟分科(ke)教学。诸乐三对院校(xiao)篆(zhuan)刻(ke)学建设具有举足(zu)輕(qing)重(zhong)的作用, 他參(can)与起草(cao)教育史(shi)上第(di)一个本(ben)科书法(fa)篆刻专業(ye)的教学大綱(gang), 讓(rang)传统师徒相授成为现代課(ke)堂(tang)實(shi)踐(jian); 并在书法教学中建立博雅(ya)兼(jian)通的学术体系,培(pei)养出具備(bei)会通与思辨(bian)能力的学子。同时,他以年近八十岁的高齡(ling),首(shou)开书法篆刻研(yan)究(jiu)生教育,为中国教育史开辟新的篇(pian)章(zhang)。

作为高教篆刻学的领軍(jun)者, 诸乐三出任西泠印社副社长, 培养了眾(zhong)多篆刻界的翹(qiao)楚(chu), 西泠印社的中坚力量(liang)劉(liu)江、陳(chen)振濂(lian)、朱關(guan)田(tian)、金鑒(jian)才(cai)、王(wang)冬(dong)龄、祝(zhu)遂(sui)之、李(li)文采(cai)、童(tong)衍(yan)方等名家, 均(jun)受(shou) 过他的熏(xun)陶(tao)和教育。

《竹(zhu)報(bao)平安》,1971年作,(安吉藏)

《篆书集甲骨(gu)字短(duan)歌(ge)》,1962年作,(美院藏)

为了纪念诸乐三先生诞辰 120 周年,此(ci)次中国美术学院的 “艺者仁心—— 纪念诸乐三诞辰 120 周年纪念展”共(gong)汇集了其诗、书、画、印120件作品。有诸乐三樸(pu)茂(mao)渾(hun)穆(mu)、厚重含蓄(xu)且(qie)四体皆精的书法作品 ,有點(dian)化(hua)生发的诗词作品,有笔笔精到、意蘊(yun)橫(heng)生的绘画作品,也有其印外(wai)求印的篆刻作品。此外,展览中還(hai)有潘天寿、吴茀之 、诸乐三“三老”合作的大画,各(ge)人盡(jin)量收(shou)斂(lian)自己(ji)的风格,做(zuo)到互相配(pei)合,求得整(zheng)幅(fu)的协調(tiao) ,最(zui)后題(ti)跋(ba)落(luo)款(kuan)则由诸乐三先生完(wan)成。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北(bei)京(jing)画院、安吉县人民(min)政(zheng)府(fu)共同主办。而中国美术学院首屆(jie)诸乐三獎(jiang)学金也在展览开幕式上同时頒(ban)发。同期还将举行“艺者仁心— — 诸乐三学术研讨会”和系列(lie)講(jiang)座(zuo),并出版(ban)《诸乐三集》花鸟卷(juan)、 篆刻卷、综合卷, 以及(ji)《诸乐三年譜(pu) 》 、 《 诸乐三诗集校註(zhu) 》、 《诸乐三研究(一)(二)》论文集等七本著(zhu)作。

“浙江美院”,1972年 诸乐三艺术馆藏

诸乐三印屏(ping)(陈振濂、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邱(qiu)振中、童衍方题),私(si)人收藏

展览将展至(zhi) 8月5日。

延(yan)伸(shen)閱(yue)讀(du):

芳(fang)华长抱(bao)四时春(chun)——写在诸乐三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際(ji)

文/高世名

诸乐三先生家学深厚,早(zao)年曾入读上海中医专門(men)学校,学成后亦(yi)曾行医濟(ji)世。因(yin)个人旨(zhi)趣(qu)雅好斯(si)文,师承吴昌硕研习书画篆刻,又随晚清(qing)举人、儒(ru)医曹(cao)拙(zhuo)巢(chao)学诗文。国難(nan)当頭(tou),时局(ju)危(wei)厄(e),先生慨(kai)嘆(tan)“何(he)藥(yao)能医国”,遂棄(qi)医从艺,以立德(de)樹(shu)人之艺教为畢(bi)生志业,为中国书画篆刻之道统传承殫(dan)精竭(jie)慮(lv)。他先后任教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国立艺专,是黄宾虹、潘天寿先生的同道人。在杭州,他们与吴茀之、顾坤伯、陆抑非等诸位先生一道,在西风东渐中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坚定的毅力,建构起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他们感国運(yun)之變(bian)化、立时代之潮头,坚持(chi)以国族(zu)之画传承光(guang)大民族心志,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与民族特(te)色(se),在现代语境中完成中国艺术的创造(zao)性转化,奠(dian)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geng)新的知(zhi)識(shi)基(ji)礎(chu)。

诸乐三

诸乐三这代人身处三千(qian)年未(wei)有之大变局之中,他们既(ji)經(jing)受了古(gu)今中西思想(xiang)觀(guan)念的激(ji)蕩(dang)会通,又親(qin)历了巨(ju)大社会变革(ge)所(suo)帶(dai)来的人文观念和審(shen)美意趣的劇(ju)烈(lie)变迁。他们秉(bing)承传统文人的气韵风骨,也確(que)立起现代艺术家和教育家的专业理想。他们一方面承继了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艺文之道,矢(shi)志擔(dan)当起民族艺术道统传承的历史責(ze)任,一方面又在新的历史境遇(yu)中積(ji)极探(tan)索(suo)新时代、新社会的视覺(jiao)表達(da)。在艺术创作和专业教学上,他们承传统、续古道,同时又出新意、开新局。诸種(zhong)历史张力重重累(lei)积,蕴含于他们的书画、诗词和篆刻之中,于指(zhi)掌(zhang)方寸(cun)间别开生面,在披(pi)离点画中气象萬(wan)千。

《玉(yu)米(mi)蓼(liao)花》,1958年作,(美院藏)

《蜂(feng)蝶(die)团花》,1959年作,(安吉藏)

《秋(qiu)芳頌(song)寿》,1960年作,(中国美术馆藏)

《湖堤(di)群(qun)燕(yan)圖(tu)》,1958年作,(西泠藏)

中国传统艺术重视博雅之道,強(qiang)调通人之学,历代书画大家皆是诗、书、画、印贯通,学问和技艺互为砥(di)礪(li)。錢(qian)穆在談(tan)及“通人之学”时曾说:“学问貴(gui)会通。若(ruo)只(zhi)就画论画,就艺术论艺术,亦如就经论经,就文史论文史,凡(fan)所窺(kui)見(jian),先自限(xian)在一隅(yu),不能有通方之见。”这“会通”,正是诸乐三先生在艺术创作与研究中的重要特質(zhi),他说:“(篆刻)沒(mei)有各体书法的雄(xiong)厚功底(di),光靠(kao)‘刻’是达不到的。没有书法的修养,在金石篆刻中就不会有墨气;反(fan)则,在书画上,如没有金石篆刻的实践经驗(yan),书画上就不会產(chan)生古拙的金石气息(xi)。它(ta)们四者之间,是觸(chu)类旁(pang)通的。”

《篆书集殷(yin)墟(xu)甲骨文字》,1962年作,(安吉藏)

《隸(li)书錄(lu)毛(mao)主席蝶戀(lian)花词》,1963年作,(西泠藏)

作为吴昌硕先生的入室(shi)弟(di)子,在诗、书、画、印四个领域,诸乐三都得到了缶翁(weng)亲炙(zhi)。“乐三”二字即(ji)出自吴氏(shi)建議(yi),由孔(kong)夫子所谓“益者三乐”至于“做人之乐,诗、书、画事之乐,篆刻之乐”。诸先生本人在教学中也反復(fu)强调:“诗、书、画、印四者,互为基础。因此学书、刻印,亦須(xu)会诗、会画;学画的,也须学习写字,学会刻图章,彼(bi)此可以互相启发,相互滲(shen)透(tou),相互補(bu)充(chong)。”

诸先生诗词造詣(yi)頗(po)深,深諳(an)书画题跋之道,其题画之诗不僅(jin)靈(ling)动恰(qia)切,更能与画境互为点化生发,诗画交融而意蕴横生。深厚的诗词修养使(shi)他能以诗情(qing)观物,以诗意入画,诗情与画意彼此牽(qian)引(yin)兴发,画作的立意与意境愈(yu)加高遠(yuan)。嘗(chang)作《雪中孤山探梅(mei)》,古意盎(ang)然,画意亦盎然:孤山不孤梅成林(lin),冒(mao)寒(han)吐(tu)花持素(su)心。虬(qiu)枝(zhi)夭(yao)矯(jiao)自交錯(cuo),崛(jue)僵(jiang)不畏(wei)风霜(shuang)侵(qin)。湖水環(huan)碧(bi)光晶(jing)熒(ying),搖(yao)漾(yang)花气溉(gai)釜(fu)鬵(鬵)。龍(long)蛇(she)蟠(pan)郁(yu)气尤(you)壯(zhuang),罔(wang)兩(liang)窟(ku)处根(gen)彌(mi)深。有如香(xiang)海圍(wei)玉屏,四面照(zhao)耀(yao)輝(hui)璆(璆)琳(lin)。时有佳(jia)语不可釋(shi),唯(wei)剩(sheng)明(ming)月知清音(yin)。我来雪中一憑(ping)眺(tiao),森(sen)森權(quan)作廣(guang)寒臨(lin)。开胸(xiong)砉(hua)然发长嘯(xiao),啁(zhou)啾(jiu)相和翠(cui)羽(yu)禽(qin)。

《篆书好花歸(gui)鸟五言聯(lian)》,1978年作,(美院藏)

《篆书好花归鸟五言联》,1978年作,(美院藏)

《行书毛澤(ze)东北戴(dai)河(he)词》无纪年,(家屬(shu)藏)

诸先生楷(kai)书从鐘(zhong)繇(yao)入手(shou),于顏(yan)柳(liu)颇有心得,后转攻(gong)漢(han)魏(wei)六(liu)朝(chao)碑(bei)版,参以二王、倪(ni)黄。其行书瀟(xiao)洒遒(qiu)勁(jin)、从容(rong)放(fang)达,结体峭(qiao)拔(ba)磊(lei)落、浑朴凝(ning)練(lian),运笔柔(rou)中带剛(gang)、力透紙(zhi)背(bei)。篆书初学鄧(deng)石如、吴大澂(澂),后精研《石鼓(gu)》,兼收甲骨、钟鼎(ding),熔(rong)鑄(zhu)为朴茂浑穆的自我面目(mu)。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又直接(jie)作用于篆刻,引甲骨、金文于汉印,寓(yu)灵动于雅正,置(zhi)豪(hao)放于古拙,自汉印之平实一路(lu)化出高华意趣,于古璽(xi)之浑古遒劲中展露(lu)疏(shu)宕(dang)意气。

金鉴才先生曾描述(shu)诸先生治(zhi)印:“在我的記(ji)憶(yi)中,他经常用的就是‘团得攏(long)’和‘蒼(cang)苍茫(mang)茫’这樣(yang)两个词,前(qian)者是指章法,要求印面上的每(mei)个字甚(shen)至每个笔画,不论距(ju)离远近,都要互相顾盼(pan)照應(ying);后者是指刀(dao)法和笔法,要求有浑厚古拙的意趣,切忌(ji)平滑(hua)。”这一点与吴昌硕治印“重意气,求古朴”的观点可谓異(yi)曲(qu)同工(gong)。

“攻关”,1978年,诸乐三艺术馆藏

“晚明樓(lou)”,1965年,诸乐三艺术馆藏

“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1年,中国美术学院藏

較(jiao)之书法篆刻,诸乐三先生的绘画则更为早熟(shu)。吴昌硕以石鼓文与篆刻入画,而诸先生在继承吴氏之外,又从他的“金石味(wei)”中脱出,复归传统文人画之趣味,吸收青藤(teng)之豪放、白陽(yang)之灵秀、八大之奇崛、石濤(tao)之通变,广采博览。他的代表作品,皆是笔墨浑朴、凝练潑(po)辣(la),设色古艷(yan)中綻(zhan)露生气,苍潤(run)中尽顯(xian)高华,可谓形气兼得,既具家法又饒(rao)新趣。他画紫藤,以篆、隶、狂草合而为一的笔法,勾(gou)绘出蜿(wan)蜒(yan)盤(pan)郁的姿(zi)態(tai),亂(luan)中有序(xu)、浑厚灵动,沈(chen)著(zhe)雅麗(li)又清新自然,一如他画中题诗:“风引藤花舞(wu),露浥(浥)猗(yi)蘭(lan)芳。山窗(chuang)春日丽,拈(nian)笔亦生香。”在题材(cai)選(xuan)擇(ze)上,诸先生突(tu)破(po)了传统文人画梅兰竹菊(ju)式的慣(guan)常主题,而颇多选取(qu)山水野卉(hui)、果(guo)蔬(shu)草蟲(chong)入画,他笔下的玉米蓼花、白鸡红柿、稻(dao)穗(sui)棉(mian)叢(cong),不仅以亲近自然民生的乡土物事拓(tuo)展了花鸟画的意蕴与情致(zhi),更从平凡日常之物中兴发出一种清真(zhen)古朴的人间情味。

孔子言,学问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更有困(kun)而学之者。这“困而学之”,正是大时代之大困局所致。诸先生的书法篆刻颇具继往(wang)开来之格局,常有昂(ang)然抗格之意气。诸乐三先生博通经史,精擅(shan)诗词,诸多才华凝聚(ju),成就其书道,而其教学之理想,旨在重建中国古典(dian)脈(mai)絡(luo)中的“通人”之学,再造民族画创作与研究的时代高峰。他教授书法与篆刻,注重将文字学研究纳入其中,直通古文字、金石文献之学,贯通创作与学问、书法与书论。他教授中国画与诗词题跋,虽为不同课程卻(que)贯通为一,不仅援(yuan)引书法篆刻之技法入画,更重文学辞章的画外修养。在教学上,他常借(jie)用董(dong)其昌之言教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裏(li)路,始可与论画也”。在教学中,他时常强调:“多读书,可得清气,而俗(su)气自除(chu)。”在他看(kan)来,读书养志是艺术创作的关鍵(jian),也是艺术教育的要旨。同时,书画之道絕(jue)非止(zhi)步(bu)于笔墨之中、书斋之内,学问与见识、经历与行动,才是成就艺文之事的内在支(zhi)撐(cheng),也是画家能有所创造、自成一家的根源(yuan)所在。

诸乐三先生为浙江美院成立五十周年所作诗

对于诸乐三先生而言,诗、书、画、印四者是互为助(zhu)益、触类旁通的,艺术家、学者与教育家这三重身份(fen)同样也是合而为一、相輔(fu)相成的。他研习书画经典、名家笔意,不止于“坐(zuo)而论道”,还“起而行之”,将新社会的风貌(mao)、新时代的精神带入画中,推陈出新、别开生面。他传道授业,不仅承担花鸟、书法、篆刻、古文、画论、诗词题跋等多种课程,并在艺理与道义上融会贯通。作为教育家,诸乐三先生执教數(shu)十載(zai),在中国画科以及书法篆刻专业的初创与重建、开拓与勃(bo)兴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希斋吟(yin)草》《希斋题画杂录》五本

《希斋吟草》内頁(ye)

1963年,诸先生与潘天寿、陆維(wei)釗(zhao)、沙(sha)孟(meng)海三位先生一道,共同创办了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书法篆刻专业,負(fu)责起草篆刻教学大纲,教授篆书和篆刻。1979年,更以年近八十的高龄,与陆维钊、沙孟海两位先生合作,于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开启书法篆刻研究生教育,为中国教育史开辟新的篇章。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基本特征(zheng)是博雅兼通的学术框(kuang)架(jia)以及外延至各个学科的藍(lan)图,外延之途(tu)徑(jing)即为文化史、考(kao)古学、文学、史学和哲(zhe)学。尤为关键的是,诸先生与陆、沙二公(gong)一道,将甲骨文列入学习对象,并引用董作宾殷代书法“五期说”,将金文分五类加以学习,如散(san)氏盘、兮(xi)甲盘为浑穆苍劲类,大盂(yu)鼎、师遽(ju)簋(gui)为雍(yong)容閑(xian)雅类,王孫(sun)钟、邾(zhu)公牼(牼)钟为顾盼婀(e)娜(na)类,齊(qi)陈曼(man)簠(簠)为轻灵细銳(rui)一路,宗(zong)婦(fu)鼎、秦(qin)公簋为疏散磊落之属;以上古文字直通隶、篆书道,建构起高等书法教育返古开今的宏大格局。由于各位先生的远见卓(zhuo)识,中国美术学院之书法教学自诞生之日起,即开创出一种培养“通人”的模(mo)式,既通达于古文字、金石文献、经史之学,亦能旁及文学辞章之道。其中意兴风致,正如1952年诸乐三所作《黄宾虹先生所贈(zeng)白门清涼(liang)山居(ju)图》诗雲(yun):不谈图画谈文字,画即是字取之意。间有至理难尽言,唯内美者寿万年。墨漬(zi)滿(man)纸碑三老,知者頷(han)之昧(mei)笑(xiao)倒(dao)。昧笑倒,翁勿(wu)奇,笔趣郁律(lv)蟠蛟(jiao)螭(chi)。山川(chuan)灵秀集腕(wan)底,诗中有画画中诗。

1959年,诸先生又写了一首题赠陆抑非先生的诗作,更道出了这一代艺者学人的情懷(huai)与心志:一番(fan)沉醉(zui)一番新,蕴藉(ji)东风自有神。不畏风霜冰(bing)雨(yu)雪,芳华长抱四时春。返回搜(sou)狐(hu),查(zha)看更多

责任編(bian)輯(ji):

发布于:山西运城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