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接续奋进二十载 县域现代化谱新篇

慈溪:接续奋进二十载 县域现代化谱新篇

20年,在人类历史中不过须臾一瞬,但对一个县域来说,却可能是明晰发展走向、形成基层治理系统范式的重要阶段。

仲夏时节,我们再一次来到慈溪。

蝉鸣声声,城市繁忙。工厂不停运转,街头货往车来,奔走创业的青年和销售杨梅的农人擦肩而行,交织出富庶“百强县”独具特色的典型画面。

作为县域发展老典型、浙江强县“领头羊”,慈溪这20年,是交织着发展阵痛、追赶热切和转型决绝的激荡岁月。

回眸20年前,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奇迹的慈溪市,却较早遇到了粗放发展带来的困境—制造业附加值低、科技含金量弱、城乡发展水平与经济体量不相匹配……

慈溪当年面临的转型发展难题正是全省的一个缩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更高水平全方位开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慈溪抢抓机遇,奋力谋变,逐步实现从末梢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制造大市向经济强市、民富高地向共同富裕先锋市的嬗变,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

工业县的必答题

“工业立市”的慈溪,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发展永恒的主线。

家电、轴承、汽车零部件……慈溪工业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块状特色。“块状经济”发展之初,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为县域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大推力。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传统块状经济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慈溪这样的工业县必须求解的命题。

提升重大平台能级、出台精准有力政策、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梳理慈溪20年工业发展史,一条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由中低端向高端演进的脉络清晰可辨。

2003年、2008年、2013年,慈溪工业总产值分别跨过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关口,并逐步形成家电、基础件(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三大支柱产业”和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慈溪工业经济的“基本盘”由此确立。

发挥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沿着“八八战略”框定的中心任务,慈溪革故鼎新,步步为营。

创新支撑强起来。建成由中科院系统共建的慈溪医工所、慈溪产研院为标志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企业研发机构组成的“三级创新体系”。2022年入列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产业平台壮起来。持续整合提升开发区(园区),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谋划打造四期区块“万亩千亿”新材料产业平台。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创建省级高新园区。环创等重点产业板块强势崛起。

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慈溪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3年的4.5万元/人增长到2022年的25.83万元/人,增长4.7倍。慈溪还入选国家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为宁波第一。

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北部智造名城,今年,慈溪高起点启动实施智造强市、改革创新等八项“大提升工程”,全方位推动实体经济向现代化攀高转型。

从大桥时代走向湾区时代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慈溪的交通末梢地位就此改变!

慈溪是经济大县,也是资源小县。“能商善贾”的慈溪人思想开放、兼容并蓄、视野开拓,总能突破资源、地理等方面的约束,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慈溪以先行者的勇毅和魄力,持续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风从海上来。早在2003年,慈溪就提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新慈溪”理念。2018年,慈溪更在宁波大市内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的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方位接轨五年规划、明确六大对接工程……人才、资本、项目等长三角优质资源加速集聚。

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世纪之交,慈溪家电企业“成群结队”做外贸,2003年自营出口就达5.4亿美元。开放如“催化剂”,让慈溪“四千精神”一触即燃。由“卓力”“凯波”“华裕”等构成的电熨斗集群,销量占国际市场三分之一,饮水机集群产销量更占全球市场一半。

20年间,一项项重磅政策激荡起千万慈溪民企走出去的雄心壮志。2004年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成立,2009年为中小微外贸企业设立统保平台,到2022年慈溪已经有近1000家出口企业参与出口信保。以信为基,“慈溪制造”走向世界的步子越来越大。

从“大桥时间”走来,向“湾区时代”驶去。如今,慈溪正加快谋划《慈溪市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三年发展规划(2023—2025)》,抢抓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的契机,探索新型项目招引新机制,大招商、招大商……开放的慈溪,向世界张开怀抱。

奔富之道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乡村。”紧抓“千万工程”机遇,村书记宋华忠用20年时间把万安庄村从昔日后进村,“经营”成全国文明村、浙江首批未来乡村。今天的万安庄,大踏步迈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征程。

万安庄的蝶变,是慈溪依托民营经济优势,久久为功发力城乡融合发展的鲜活例证——民营经济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则通过效益农业、农业龙头企业等提升产业化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益,从而在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增长的基础上缩小差距。慈溪这一奔富之道,对浙江推进共同富裕有天然的启迪价值。

如何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20年来,慈溪依托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大胆探索实践,广袤城乡绽放新颜。

从2003年开始,慈溪就以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标志,深入开展农村改革。2012年后又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环环相扣的改革“组合拳”,强化了慈溪农村的创富主体效应,城乡收入差距比不断缩小。

城乡统筹的关键是在城与乡之间实现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依托在全省率先萌发的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模式,慈溪共培育片区81个,落地发展项目211个,累计带动村经营性收入增加7600余万元。新浦镇将村级集体资产吸纳到镇级资产运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组团村集体收入增幅近30%;匡堰镇南部片区投建“楝树下”艺术村落,与荣誉集团达成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逍林镇鞋产业片区带动同产值鞋利润增长超150%……这些横跨产业、联通城乡的组团片区,成为慈溪充满活力的发展单元。

“精特亮”串起城乡,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浒山街道“糖坊里”由旧厂房改建而来,打造沉浸式文商旅景观特色街区,累计客流超百万人次。“古韵秘色瓷文旅线”精品线路挖掘慈溪南部沿山线古韵特色,重点展现古镇古村文化、青瓷文化、红色文化,游客络绎不绝。

城乡统筹,还与基建迭代息息相关。胜陆公路、中横线快速路、杭甬高速复线慈溪段、通苏嘉甬高铁、宁慈市域铁路……这些年,一个又一个重大交通项目的推进建设,将慈溪推向“陆海空立体化、沪杭甬同城化、全市域一体化”的发展新时代。

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高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升都市形象品质……把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主要窗口”的大逻辑,站上新起点的慈溪,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辽宁抚顺东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