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的研学游是智商课?既无“研”也不“学”,玩还没玩痛快

我报的研学游是智商课?既无“研”也不“学”,玩还没玩痛快

我报的研学游是智商课?既无“研”也不“学”,玩还没玩痛快

近两年,作为一种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的校外活动,研学旅行市场逐渐走俏。随着暑假将至,研学旅行也进入旺季,市场上推出了五花八门的套餐供消费者选择。与此同时,研学机构鱼龙混杂、研学团成旅游团、货不对板、安全难保障等问题屡见报端。

本质上,研学旅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以旅行为载体,以研学为目的。近日,不少给孩子报名过研学旅行的市民却向新黄河记者吐槽,“还不如旅游团,没玩好也没学好,钱还花了不少”。在不少受访者看来,“高价研学团”的变异,让研学旅行彻底变了味儿。

挂羊头卖狗肉,“伪研学”套路挺深

家住成都的杨女士在今年4月份参加了成都某幼儿园组织的研学活动。她对新黄河记者说,一趟下来体验感非常不好。“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纯玩一天675元,而且没有安排任何学习活动。”杨女士说,学校合作的第三方中介公司毫无经验,活动当天几乎全是兼职人员。让杨女士最气愤的是,美其名曰”研学“,但是没有研也没有学,全程赶进度,过程中最多的话是:集合,出发了,去下一环节。

“方案做得天花乱坠,恨不得所有时间都排满,执行时只想赶快结束,一团乱麻。”杨女士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参加类似活动了。“这种活动预算高,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场地方接待量有限,基础设施配备也不足。无平台无保障,甚至无处可投诉。”

如今,研学机构鱼龙混杂、研学团成旅游团、货不对板、安全难保障等问题屡见不鲜。

今年4月中旬,一位网名“孙空空”的佛山家长就孩子所在学校的研学“乱象”连发12问,两条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孙空空”女儿就读的私立学校组织小学生到香港“微留学”,活动5天,收费5980元,远高于行程的实际采购价。而“研学”内容及行程极尽模糊,只笼统地提及了“香港领袖训练课程”“香港学校参访交流课程”“香港科技课程”,其中最明确的“研学”地点竟是香港迪士尼乐园。此外,孙空空还提出了协议书是否存在霸王条款、如何保障学生安全、收费账号为个人号等问题。

“参加这次活动真的是自愿?还是打着自愿的名义做强迫的事?不去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会不会被特殊对待?”“学校选择的承接活动的公司有经过调查吗?这个可能涉及193万元多的大额项目,同时也涉及到这么多学生安全的活动,必然是要选择大型的有经验的公司,这其中就涉及招标,那么学校有这么做吗?”家长“孙空空”在视频中愤怒指责,“我把学校当花园,学校把我当猪宰。”

对于研学活动,杨女士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根据年龄段匹配研学内容和环节,尽量不要为了赶进度而赶进度。研学导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组织经验和活动组织能力。活动执行需要反复演练,预判效果,有备案。”她表示这才是办好研学活动应该有的态度。

暑期来临,各大研学机构疯狂抢客

“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电梯间等充斥着各种研学项目的广告,连幼儿园都贴出了研学夏令营广告……近日,随着暑假来临,研学市场氛围已经拉满。

今年暑期,国内研学项目大致分为三类:城市周边半日游、一日游,如户外探险徒步、田园生活体验,以寻找自然、锻炼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跨省市单周游,主要以探索天文地理、感悟华夏文化、高校访学教育等为主要内容;营地类研学夏令营,营地内户外活动设施、教室、食宿条件相对完善。

这些研学团价格不菲,且不同机构组织的相似研学活动,价格差异巨大。以一日游、半日游为主的研学项目价格多为数百元至上千元,多日国内跨省市研学项目基本在数千元至上万元。

一位来自南通海门某中学的学生家长,在短视频平台直接晒出了组织2023年暑期修学旅行的告家长书。通知中显示,2023年暑期报名活动已经开始,考虑到景点的覆盖面、线路的成熟度、费用的高低等因素,决定推荐成都、银川线路供家长选择。请家长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原则报名。这位学生家长吐槽道,“套路真深!”

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研学活动外,其他各类研学主题层出不穷,为了吸引顾客,喊出的口号更是一个比一个响亮。不少研学项目还延伸到了国外。

博主kk在某平台上公布了学校暑期组织的跨国研学计划:新加坡7天行程费用16800元;新西兰14天行程费用31800元;日本8天行程费用18600元。kk表示,“比较纠结去哪里,是等等看下次研学还是这次就动身去看看呢?”网友们纷纷给他留言支招,“玩的啥这么贵啊,不如自己去旅游”“坑人吧”“坚决不去”。

上海市民马女士曾经花3万多元为孩子报了趟美国研学,对效果很不满意。“跟当初宣传的差距很大。孩子参加的是去美国的研学团,宣传说有当地孩子结伴陪同学习,结果机构租了一个当地中学的会议室,让孩子们在会议室里交流了下;最期待的哈佛、耶鲁大学之行,仅仅就是带孩子到学校参观了一圈。”

快速发展的研学旅行市场,存在大量粗放型、体验差的产品,“规划时随心所欲、毫无章法,营销广告倒是吹得天花乱坠”的行业乱象更是随处可见。

市场规模日益壮大,治理乱象刻不容缓

事实上,我国的研学已经有了长达10年的历史。国内最早对研学旅行的关注是来自旅游界。200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首个“修学旅行中心”,该中心提倡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联合打造华东研学旅游文化黄金线路,此后,研学旅行慢慢开始从旅行界走进教育界视野。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自2013年起,中国的研学旅行市场迅速拓展,内容线路不断出新,客群范围不断扩大。

2016年11月30日,为了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由此,研学旅行迎来了发展的高潮。该意见的发布对于研学行业来说意义非凡,意见颁布后,研学行业迎来了大爆发,大批创业公司涌入研学行业中。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报告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中的四分之三都表示了解研学旅行,约六成的受访者已经参与过不同类型的研学旅行。同年,教育部研学旅行研究所的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学校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达到38%,其中上海的参与率最高,达到66%。

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超过5000家“研习营”“夏令营”的相关企业,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未来将超过千亿元。

我国研学旅行市场逐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但与此同时,近些年这一市场也呈现出“一窝蜂”的发展势头,开发进程与成熟度较低,导致乱象丛生。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打着研学的名号,收取高价学费,强制学生参加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对此,教育部门应当重新审视研学的教育意义,制定明确的实施规范和标准,抵制研学教育成为谋利的工具。对于高价研学、乱收费、学校强制参加的现象,违反教育部门的规定,学校不得强制学生参加研学活动。研学活动本质上属于教育活动,应该合理定价,不得乱收费。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总工程师齐晓波表示,针对乱象,建议一方面规范管理“研学培训指导师”培训机构,遏制乱收费、违规培训、乱发证现象,另一方面尽快出台国家标准,制定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技能标准和详细的申报条件,引导研学旅行导师规范化发展,引导研学旅行行业健康发展。

提高研学旅行的水平和质量,精准发力解决现有问题,治理好研学旅行市场乱象,才能促进旅游、教育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黄河记者:刘瑞祥 编辑:周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广西玉林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