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重提蔡徐坤微博数据造假,整顿无底线追星该从哪里动刀?

人民日报重提蔡徐坤微博数据造假,整顿无底线追星该从哪里动刀?

“明星红不红,微博说了算!”我们经常会在热搜中看到,关于某些明星的新闻就占了一半以上。现如今,各种吃瓜新闻,花边新闻充斥着网络,“明星要出新歌了,热搜出来了”,“明星有孩子了,热搜出来了”。

甚至,有些明星背后的团队跟应援团,为了维护某位明星的热度,还不惜花钱找来专门刷量刷榜的团队暗中操作,制造大量的虚假流量,以此向大众、品牌输送自家明星“红透半边天”的假象。

但近日,人民日报官微再次发声,“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幕后推手被判5年。把流量当生意,炮制虚假繁荣,玩大了也玩砸了,自然难逃法律制裁。花钱打榜刷数据,刷掉了形象也刷乱了市场。追星无罪,但异化为造假,不是骂战就是互撕,则完全背离初衷。整顿无底线追星,严惩流量造假正当时!”

这则消息也直接将我们引到了2018年,当时“明星蔡徐坤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的事件轰动了整个网络,虽然当时蔡徐坤人气很高,但是一条微博转发量突破一亿,这意味着每三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人转发了蔡徐坤的微博。对此,人民日报直接评论称,【“一亿转发量”,你们也真敢刷!】

“蔡徐坤一亿虚假转发量”背后或是粉丝经济的乱象

众所周知,粉丝文化现象早已成为拉动娱乐产业爆发的重要推力。不少明星背后,都会有各种粉丝组织,像是“粉丝应援会”,这些应援会有的会在明星生日时送出各种礼物,还会组织粉丝在机场迎接明星。而随之引发的各种行为乱象也是不容忽视。

曾经有明星收到过来自粉丝的“天价礼物”,但随后又有人曝光送礼物的粉丝只是一名家境平平的学生,家人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晓,而本身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拿着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去买高价礼物送给自己的idol,这种行为本身就极具争议性!

粉丝们疯狂的行为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高度注意,一些品牌喜欢跟一些当红流量明星合作,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毕竟大多数年轻消费者属于冲动型消费,很多消费行为是不计后果的。

在此背景下,明星背后的团队也开始暗中搜寻一些刷量团队,来提升或者维护自家明星的热度。据某业内人士透露,粉丝“花钱打榜”在业内已成常态,有粉丝甚至直言“有五分之三的数据都是买来的”。而针对这一需求产生的水军黑产则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产业链,甚至之前有媒体曝出过“5万元就可以送你上微博热搜榜前三”的调查结果。

而这次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微博刷量事件幕后推手也早已查明,据相关信息显示,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间,“星援”App有偿为他人提供不需要登录新浪微博客户端即可转发微博博文及自动批量转发微博博文的服务。经统计,至案发时该软件已有用户使用19万余个控制端微博账号登录,被告人获取违法所得人民币6253752.86元。后经法院判决,刷量事件的幕后推手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继续追缴被告人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从“蔡徐坤一亿虚假转发量”这件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粉丝的狂热消费以及资本的推波助澜,也不可能会有“星援”App的立足之地,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粉丝经济的乱象是不是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明星直播带货真实数据惨不忍睹,刷单成“潜规则”?

除了微博流量造假成风之外,明星直播带货同样也是屡屡陷入“数据造假”的风波当中。

去年,知名主持人汪涵就卷入了一起退货事故。当时,汪涵曾受邀做了一场“顺德专场直播”带货。但在结束后没过几天,却有媒体站出来爆料,称有参与该直播活动的商家称 “被汪涵直播坑了”,刷单后撤销,货也没发。

同时,还有一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疯传,从朋友圈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商家爆料称其公司店铺花了10万元开播费,才参与到了汪涵的直播活动当中,当天成交1323台,但是退款1012台,退货率高达76.4%。并且,由于出现大批多台退款的行为,导致其店铺还收到了平台的虚假交易警告。而当天参与这场直播活动的其他顺德商家也有相同的遭遇。对此,汪涵所签约的公司“银河众星”的官方微博随即也发布了声明,对“刷单”一说进行了否认,并且认为是第三方以刷单为手段进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如果说,汪涵这次直播带货属于特殊情况,那么有些明星直播带货时“翻车”的痕迹就更加明显。比如此前网上曾有一篇标题为《亲历直播惨案:杨坤带货122万,实际成交4万,招商方称杨坤刷单》的文章被疯狂转载。据参与此次直播的商家爆料,事先在招商期间被“销售额数百万”的承诺所诱惑,分别缴纳了10万-13.5万不等的坑位费后,结果真实销售额平均只有3万左右。

而且在直播过程中,爆料商家发现“一共600个客户,却带来112万销售额!而且很多人都是按照原价买的,不符合逻辑。结果接下来的第二天,果然就有超过300人的“客户”要求退款,涉及金额超过100万。并且该商家还凑巧联系上了“刷单者”,关于退货对方表示,“不好意思,事先以为是你们需要,大家都遇到坑货了,杨。”

其实,直播数据含有水分,一定程度上也跟平台纵容有关。此前我们就报道过,有刷单从业者自己爆料称,有些平台明知道刷单现象存在,但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虚假数据会让平台看起来更加繁荣,能够吸引更多品牌方入驻。但是,不同平台的“潜规则”各不相同,所以在刷单问题上也要分平台。

数据刷量、带货刷单,平台是否该扛起监管职责?

其实涉及到“数据刷量、带货刷单”等造假行为,已经触犯到了法律法规。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律师曾对相关媒体记者表示,流量造假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有可能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法条。在刑事层面,流量造假如果达到了“虚构事实”的刑事立案标准,且因此获得了相当数额的款项,则有可能构成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刑事犯罪。在民商事层面,如果利用流量签订合同等,则有可能构成欺诈。而且流量造假也是一种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而针对直播带货中存在的问题,去年11月23日,国际广播电视总局也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随着相关规范的出台,相信对过于野蛮生长的直播电商产业会形成更有力的强监管震慑。尤其对于违法刷单等行为,目前监管部门所采取的整治力度可见一斑。

此外,针对明星流量造假以及明星直播带货刷单这件事上,虽然起因都跟明星有关,但是我们也不能单纯将明星视为“帮凶”。毕竟明星如果被曝出涉嫌数据造假的情况,不光会影响其人气的高低,甚至还会影响其公信力。如果失去公信力,那么试问还有哪一家品牌愿意跟这种明星合作呢?此前因为类似事件,导致品牌单方面宣布解除与某明星合作的案例并非没有发生过。

当然,如果整个行业只知道迷信虚假数据,为了流量而舍本逐末,可能会导致明星艺人不再钻研唱功、演技,而是靠虚假流量接广告、搞直播,长此以往,国内的文化产业以及风气肯定会充斥弄虚作假的风气,大家只追求虚假流量,没人愿意再去真正表演了。

而在我们看来,作为在各种虚假流量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各大平台,更应该尽到相应的社会责任。毕竟对于异常数据的监管,平台的优势肯定要大于商家跟消费者。但如果个别平台为了烘托自己站内的“盛世繁华”,却故意纵容刷量、刷单的行为,那么作为真正的“帮凶”,平台同样也算是“幕后推手”,别忘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写在最后

对于追星这种行为,我们不能彻底否定,但是无底线追星,这显然是一种无脑或者脑残的行为,有谁还记得,曾经有一名女粉丝为了见刘德华一面,竟导致其父亲跳河自尽,这件事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所以,追星要适度。

但毕竟大多数的青少年思想都不够成熟,而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一定要起到正确、积极的模范作用,起码三观要正,要跟“直播带货刷单,流量数据造假”彻底划清界限。切不可让弄虚作假的风气,侵害到祖国未来花朵的身上,“戏子误国”的历史,绝不能再次上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河北省邯郸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