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带娃难”,谁来“搭把手”

奋斗者“带娃难”,谁来“搭把手”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杨协兵 郑涛

暑假已至,“带娃上班”不断冲上热搜。浙江温州一企业暑假可带娃上班,还请了专门的老师来管理教学,南京江宁区29家单位开设“暑期职工子女托管中心”。其实不论是带娃上班还是暑期职工子女托管中心,都反映了现在双职工家庭“带娃难”的现实问题。

2021年5月31日我国三胎政策实施,明确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但是三胎政策实施两年多后,中国人口出生率却仍呈下降趋势。有的人说这是因为现在婚姻不是必需品了,也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竞争压力过大,青年男女更多地考虑晚婚,导致出生率下降,还有人说养育成本太大了,无法负担……不可否认,当一个家庭准备生育一个孩子的时候,林林总总的问题就会一一摆到面前。“带娃难”的问题正是一个缩影。如何切实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关键。

鼓励企业“允许员工带娃上班”,缓解“带娃难”。其实绝大多数网友看见企业“允许员工带娃上班”是持支持态度的,少数不支持的网友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影响工作和孩子的安全。其实,只要能够妥善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带娃上班将会解决一部分家庭“带娃难”的困境。“允许员工带娃上班”,既能够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企业人性化的管理,也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带娃上班”终究只能解决掉一小部分人的问题,一些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户外作业、频繁出差的工作人群“带娃难”的问题会依旧存在。

政府积极作为,大力支持企业自建托育机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托育机构约7.5万家,约有350万个托位,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家庭处调研员梁效革介绍,2022年,我国0-3岁婴幼儿数约3200万,可以看出托位数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带娃难”的现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无法得到改变。进一步缓解职工“带娃难”,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对于单位自建托育机构,提供“妈妈岗”“爸爸岗”等生育友好举措的,通过减税降费、提供专项补贴、融资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激发市场热情,促使有能力的企业帮助缓解“带娃难”的社会问题。

高质量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促进化解“带娃难”。现在大多数带娃方式都是寻求家人帮助、隔代养育,或是送入市场化托育机构。隔代养育对老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需要付出较大的精力和体力,而且会因为两代人的生活观念以及方式的不同产生摩擦。市场化托育机构又需要年轻父母支付不菲的托育费用,这对普通职工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且由于当下托育市场发展不成熟,托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家长在送托时也会心存疑虑,所以这两种方式都有弊端。如何解决“带娃难”,成为现代职工的心结。普惠性托育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如何高质量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去探索和尝试的重点,《“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努力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即总托位数630万个。虽然数量依旧不足以解决如此庞大的婴幼儿人数,但是这让许多职工家庭看见了希望。

“带娃难”的社会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必须通过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多方重视,以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来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的发展。让每一个为国家、为小家奋斗中的职工都能消除后顾之忧,让每一个新生孩童都能实现“幼有所育”,让更多奋斗者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心无旁骛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和创造幸福生活中去。

(来源:极目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重庆渝北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