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丰饶、深邃,体现人类的永恒忧思

他的作品丰饶、深邃,体现人类的永恒忧思

参考消息网6月29日报道俄罗斯《侧面》周刊网站近日刊发题为《钟声为拉赫曼尼诺夫而鸣:伟大作曲家诞辰150周年》的文章,作者是亚历山大·扎伊采夫。全文摘编如下:

既是作曲家,也弹得一手好钢琴,舞动指挥棒如臻化境。2023年4月1日,世界各地纪念谢尔盖·拉赫曼尼诺夫的150周年诞辰。他在世时即被捧上神坛,但也被诟病不愿跟上先锋派的脚步;他是公认的天才,却总是怀疑世界是否还需要自己的音乐;他是全球音乐史上最后一位浪漫主义大家,却从未被该风格所束缚;他对创作非常严谨,却会因为迪士尼动画片使用了自己的音乐而窃喜;他承认远离祖国令作曲难以为继,但这并未妨碍他在美欧乐坛大放异彩。

创作根植于乡土

拉赫曼尼诺夫不喜欢人们在他的音乐中寻找牵强附会的意象,这不是因为他追求纯粹,而是因为他已听腻了对自己作品的荒谬解读:有人从他的序曲中听到了西伯利亚囚徒身上镣铐的声响,另有人耳边萦绕着被活埋者的呻吟。他干脆请求听众勿要过度解读自己的乐章。

拉赫曼尼诺夫说,他真正的创作源泉是诺夫哥罗德的土地,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听过风吹密林发出的令人不安的喧嚣;是坦波夫的旷野,他成年后的栖居之地。教堂的钟声、日复一日的唱诗、俄罗斯民歌对他的影响,并不逊色于欧洲古典音乐。

音乐已成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母亲柳德米拉弹得一手好钢琴,曾师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创始人安东·鲁宾斯坦;祖父阿尔卡季不只会乐器,也创作戏剧和浪漫曲;父亲瓦西里本应成为音乐家,但最终选择当一位骁勇的骑兵。

9岁时,拉赫曼尼诺夫被送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少年班学习,他经常逃课并伪造分数,不过倒是很爱去玛丽娅剧院听歌剧,并萌生了要自己谱曲的念头。

母亲对他的散漫不羁很是头疼,就去找侄子济洛季商量。后者虽年轻,但已是崭露头角的钢琴家。他建议拉赫曼尼诺夫转学至自己的母校即莫斯科音乐学院。

济洛季对提携表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是拉赫曼尼诺夫高年级时的老师,更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他介绍表弟与柴可夫斯基相识。经他的推广,拉赫曼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开始风靡欧洲。18岁时,拉赫曼尼诺夫突发脑膜炎,生命危在旦夕,多亏济洛季找到城中最好的医生救治,才转危为安。

几乎被“无能”击垮

我们差点无缘欣赏拉赫曼尼诺夫享誉全球的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声乐名曲《晚祷》和《小钟》以及其他杰作,因为在24岁时,他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创作失败,几乎决定放弃音乐。

1897年春,他的第一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遭遇滑铁卢。原因很多:乐手和指挥排练不够,没时间吃透这部作品的复杂内涵,外加圣彼得堡听众对来自莫斯科的初出茅庐作曲家带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但拉赫曼尼诺夫很自责,他说这部乐曲存在很多弱点,自己因为“孩童般的自负”并未发现。

以毒舌著称的乐评家采扎里·屈伊写道,这部交响曲只会令地狱的听众欣喜若狂。其实,拉赫曼尼诺夫在现场听到乐队的演绎后也觉得无比刺耳。他而后写道:“命运有时会带来如此的痛楚,施以如此致命的打击,从而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在我的一生中,我自己创作的交响曲便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对它的演绎变成了无法形容的折磨。当演出结束时,我已经成为另一个人。”

拉赫曼尼诺夫几乎被自己的“无能”击垮,赴英国演出成功、担任指挥赢得夸赞都不能令他打起精神。这样的状态持续近3年:终日躺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友人拉他去见列夫·托尔斯泰,希望大文豪能给年轻作曲家指点迷津,但无济于事。

他又去见了当时著名的心理医生兼催眠师尼古拉·达利。达利发现他处于想作曲但又不能下笔的状态,便不停地给他灌输最直白的信念:“您会开始写协奏曲的。您会很轻松的。曲子会很棒的。”

医生的努力奏效了,他满血复活,新的灵感喷涌而出。他将康复后的第一首曲子献给了达利,这便是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在欧美大受欢迎

1899年,拉赫曼尼诺夫首次出国演出。在伦敦,他吃惊地发现,自己19岁时创作的《升c小调前奏曲》在英国竟大受欢迎。当年,济洛季听过此曲后,将它作为自己全球演出的必选曲目。更令拉赫曼尼诺夫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欧洲人图省事、好记,给这首曲子取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别名,什么《火海中的莫斯科》《莫斯科的钟声》甚至《世界末日》。乐手和乐迷们只要一提前奏曲,就一定指的是这首,而英国人在说到拉赫曼尼诺夫时,根本不直呼其名,而用“写前奏曲的那个人”来替代,因为他的姓氏太难发音了。

成功固然令人欢喜,但他很快就有些厌倦了:“我音乐生涯的一大烦心事就是我的《升c小调前奏曲》,我不后悔写它。它帮助了我。但人们总是逼我反复演奏它。”

1929年,米老鼠在迪士尼的动画片中演奏了这首曲子。拉赫曼尼诺夫非常开心,认为它用得恰到好处。他打趣道:“此前对它的所有演绎,都不如伟大的米老鼠的演奏令我心潮澎湃。”

卷入传统先锋之争

一战前夕的俄国,风云激荡。好事的音乐评论人喜欢将他与另一位同龄天才斯克里亚宾对比,狂热的乐迷们甚至恨不得在两人之间制造冲突。斯克里亚宾被视为新音乐形式与语言的先行者,而拉赫曼尼诺夫则是传统音乐的代表,是李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的继承者。

温和且谨言慎行的拉赫曼尼诺夫不明白为何自己会卷入这场风波,他激赏斯克里亚宾的才华,两人是童年好友,曾在同一位老师门下求学。他从不拔高自己的作品,但斯克里亚宾却喜欢以救世主自居,不仅想改变音乐,还想改变宇宙。

1915年,43岁的斯克里亚宾因血液感染猝然离世,拉赫曼尼诺夫正在各大城市巡演,他主动只演奏亡友的曲目以示哀悼,但斯克里亚宾的乐迷却吹毛求疵,指责他体会不到斯克里亚宾作品的神秘之处,无法正确诠释其精髓。

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念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会为拉赫曼尼诺夫的音乐人生翻开了新篇章。此前他只演奏自己的曲子,如今则把其他作曲家的音乐也纳入表演曲目当中。在后半生,他的主要身份是钢琴家,谱曲成了偶尔为之的副业。

他是第一个带着自己的钢琴四处巡演的大师,这在当时绝对是帝王般的奢侈,但也引得包括弗拉基米尔·戈罗维茨等著名钢琴家纷纷效仿。

他的双手与众不同:十指柔韧修长,几乎能够覆盖两个八度音阶的琴键,从而轻松驾驭很难的曲目。在美国时,一次面对狗仔队的闪光灯,他用手指掩面,若是换作其他明星,这张照片肯定用不了,但对他可不一样,只需加上《价值百万美元的双手》这一标题,便能赚足噱头。

倾注浓烈情感的自控

拉赫曼尼诺夫看上去内向甚至有点忧郁,不过,在作曲家格利埃眼中,他“事实上极富魅力、善良、真诚”“很有幽默感,喜欢开玩笑,然后享受周围人们所发出的轻快笑声”。很多人都说他外表冷峻,内心温暖,他的曲风也是如此。

他非常善于控制情绪,但内心依旧敏感、脆弱,不大自信。

他借讨论指挥艺术之机阐述了自己的自控力哲学:“要成为好的指挥,音乐家必须具备极强的自控力。他应当善于保持镇定。但镇定不是波澜不惊和淡然。必须倾注浓烈的音乐情感,但其基础应是思维的完美平衡和全面的自控力。”

镇定与自控力令他能够应对一切意外。在大剧院工作时,曾有乐手找他闹事,因为他禁止大家在演出过程中跑出去抽烟,而人们已习惯如此。他认为这是对观众和艺术的不敬与亵渎,如果演出过程中有观众聊天,他会直接中止演出。他既不恼也不急地听完乐手的不满,然后建议他们不妨辞职。

他或许对自己的创作有过动摇、怀疑,但对于原则问题,总是斩钉截铁,乐手们也意识到他的严格要求并非是为树立权威,而是出于更高尚的动机,所以不仅改掉了坏习惯,还对这位32岁的指挥充满敬意。

他娶了表妹纳塔利娅·萨京娜,为了给这段不太符合世俗眼光的爱情办一场体面的婚礼,他写了十多首浪漫曲挣钱。

妻子家位于坦波夫郊外伊万诺夫卡的庄园成了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故乡。他将所有演出及谱曲的酬劳都用来维修房屋、购置先进农具、资助农民。他喜欢驾车在坦波夫的马路上兜风,车过之处尘土飞扬,只因这样可以暂时将音乐抛在脑后,放飞自我。

尽管指挥生涯发展不错,但他在旅居海外前从未忘记自己的主业即作曲。他只在大剧院指挥了一个演出季就请辞,哪怕这份工作社会地位高,薪资丰厚,哪怕当时的他很缺钱。

他并不羞于谈钱。大学时代便靠打工谋生,向出版商兜售自己的曲子虽然赚得不少,但收入不大稳定。他开始当音乐私教,但后来承认这对自己跟学生都是折磨。因为他虽然有才,但不擅长教书,在学生看来很复杂的东西,他觉得再简单不过,没法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明白。

被问及何时开始创作新的序曲时,他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缺钱的时候。”

萦绕一生的乡愁

在欧洲大获成功后,美国人也开始对他感兴趣。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正是为在美国的首演而创作的。

一战打破了宁静的生活,他一直为国家命运担忧,全力帮助前线,举办慈善音乐会,向军队捐款。

他拥护1917年的二月革命,但很快就意识到临时政府已无法掌控时局。十月革命后,他接受了瑞典的演出邀请,怀揣50卢布,与家人一道永远离开了祖国。

1918年,他终于定居喜爱他作品、期待他前往的美国。他几乎停止了谱曲,但靠演出挣了不少钱,于纽约买下一栋5层小楼。他没有大肆声张,默默给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内亲朋甚至不认识的人寄去大量钱财和食物。当他的歌唱家朋友斯洛诺夫去邮局取他的又一笔汇款时,工作人员不解地问:“拉赫曼尼诺夫究竟是谁?几乎一半的莫斯科人都在从他那里领钱。”

赴美10年后,他再次拿笔谱曲,但频率已大不如前。他说,因为失去了祖国,就失去了身为作曲家的本我。他开始感觉与现代音乐格格不入,毕竟令他备感陌生的先锋派已成为主流。1934年,他写出了自己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帕格尼尼狂想曲》。

他在瑞士买了房子和土地,试图最大限度地复原伊万诺夫卡庄园的氛围。但田园诗一般的生活已永远成为过去,二战一触即发。

他赶在战争爆发的数天前回到美国。当德国入侵苏联后,他举办了多场慈善音乐会,替红军募款,并呼吁苏俄侨民效仿自己。他前往苏联领事馆,递交了国籍申请。由于迟迟未获回复,他才加入美国国籍,主要是为了妻女。他似乎预感到时日无多,虽然看上去依旧神采飞扬。在去世前数周,医生发现他已处于癌症晚期。他在离70岁生日只剩3天时去世。

虽然生前便已扬名立万,但拉赫曼尼诺夫的声誉达到顶峰却是在辞世之后,有关先锋音乐与传统音乐孰优孰劣的争论早已偃旗息鼓,他的作品比形形色色的浪潮和各种形式上的创新试验更为丰饶、更加深邃,体现了人类的永恒忧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河南驻马店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