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烤鸭,如何解开企业“世纪之问”

一只烤鸭,如何解开企业“世纪之问”

文 | 无锈钵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彼得·德鲁克或许不会想到,自己无意中留下的一句话,会在日后成为一门庄重科学的奠基之论。

当今社会,伴随着工业化和物联网进程的不断推进,管理学的积极价值已然愈发得到彰显。

然而,竞争的环境总是在不断改变,相较于通用汽车时代的企业对垒,如今的竞争,早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与产品之间。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如何回答企业的“世纪之问”,也成为了萦绕在每一位管理学学者心头的疑问。

如果说20世纪是企业与企业竞争的时代,最终的胜负手是“效率”,那么面对21世纪行业化、产业化、生态化的竞争,什么又会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怀揣着这一思考,过去的一天里,全球顶尖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齐聚青岛冰山之角,共同参加由海尔集团、加里·哈默管理实验室(MLab)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希望借助智慧和经验的碰撞,找到可能的答案。

在揭开这一答案的庐山面目之前,我们不妨先从一张餐桌上的故事开始讲起。

一只烤鸭,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环绕衣食住行的种种需求之中,食文化不仅最为灿烂,同样也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

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名菜里,北京烤鸭则以其独有的美妙滋味,荣升一流美食之列。

“京师美食,莫过于鸭,而炙者尤佳。”北京烤鸭以金黄酥脆的鸭皮包裹着鲜嫩鸭肉,肥而不腻的醇厚味道让很多人垂涎不已。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就曾在散文集《人间至味》里将北京的烤肉文化浓缩成“三烤”,其中“烤鸭”成了这位作家在秋日最爱吃的美食之一。

一只正宗北京烤鸭从制作鸭坯到上桌往往要经过 40 道工序,任意环节的缺失都将会影响最终的口感。

苦于空间距离与制作复杂,汪曾祺无法随时满足自己的“烤鸭”之愿。所幸,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正在不断打破这一美食身上的地域枷锁,但仍多限于在餐馆食用。

但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有人正在让正宗的“北京烤鸭”从老字号餐厅走进普通的家庭厨房。

通过半年的实验与上千次的尝试,海尔食联网得出了一只北京烤鸭在家庭厨房的正确打开方式:在零下18℃的环境下配送,在温度 200℃、70%湿度的烤箱环境下烹饪,90 分钟后便可烤出堂食口感的北京烤鸭。

这一精确到温度与数据的方法论最初只来自一个最普通的疑问。

海尔食联网张瑜觉得“北京烤鸭既然能挂在烤炉里烤,为什么不能放在我们海尔烤箱里烤?”

带着这一疑问,张瑜联合国宴大厨张伟利、养鸭场老板丁宜帮,掀起了一场此前从没有人做过的“烤鸭革命”。

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他们就在家里一遍遍实验:“一人一个烤箱,一天能烤废10只鸭子,全家人每天都吃烤鸭吃到崩溃。”

疫情在家没有专门工具,就用嘴吹鸭皮,一直吹到腮帮子发炎;没有标准流程,就跟海尔厨电一起研究更新烤箱程序,不给化冻时间,直接烤出来。

有品质的家庭版北京烤鸭,就这样在一遍又一遍的试错中诞生,并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无数家庭餐桌上最”硬气“的一道美食。

“自驱动”如何创造“价值循环”

回顾这场发生在我们餐桌上的美食革命,令人感动的除了细节,隐藏于这一故事背后的深层逻辑,也在不断颠覆人们的传统印象。

一直以来,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分支,餐饮赛道的核心一直是“单向式”的,用户将口味、习惯、要求传达到厨房,再由厨房制作。

然而“烤鸭的故事”却提供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在用户体验迭代、生态合作方增值共享的价值循环中,让“想在家里吃烤鸭”这一方案,从诞生到升级。

在家庭版烤鸭上线后,所提供的不是“单向”的需求满足,而是不断“迭代”的用户体验。

有的用户反映鸭子油脂多,且口味单一。为了满足人们的低脂需求,海尔食联网相继推出减脂烤鸭与风味烤鸭;有的用户反映烤鸭烤好不会片,一整只吃不完等问题,海尔食联网又推出了“片制版北京烤鸭”。

相较于传统企业漫长的变革链条,这一围绕烤鸭所构筑的美食生态,所呈现的进化方式,无疑是“高效”的,不需要冗杂的决策流程,也不需要强大的外力推动,品牌依托内部的“自驱动”,就能在保持对需求响应的同时,不断为用户带来迭代的体验。

宏观来看,这种围绕体验的迭代进化,改变的不止是用户视野下的产品,更是企业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的路径。

什么是企业的“价值循环”?

通俗来说,除了要让用户的体验迭代,还要让生态各方、品牌自身、社会大众都能共创共享,共同进化。

比如,张伟利原来每月只能领取固定工资,现在每售出一只烤鸭,就会获得一笔增值分享,同时,食品资源方的利润也提高了10%。通过增值分享,让生态各方获得更高的收益,实现共创共赢。

而要想真正推动价值循环,企业就必须依赖这股发现和创造用户需求的自驱动力,这也正是“生态品牌”在当下的意义所在。

这背后,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的那样,生态品牌是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再生的新范式,区别于产品溢价、流量溢价,生态品牌要创造终身用户,实现两个生态价值的自循环——一个是用户体验迭代价值循环,一个是生态方增值分享的价值循环,两个循环永远相辅相成。

而在此基础上,相较于这两方“价值循环”的“果”,“人单合一”理念才是这一自驱动、自进化生态背后的“因”。

如何解开企业“世纪之问”

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到如今遍布各行各业的“自驱动生态”,海尔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在传统的消费场景里,用户、产品与场景往往彼此孤立,缺乏联动,但海尔却结束了这种割裂状态,促进了各方优势的集聚,并最终带来了用户的体验升级。

这一颠覆性的创造背后,离不开海尔依托先进的管理学模式,对自身组织架构的升级与重塑。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面对21世纪行业化、产业化、生态化的竞争,什么会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对此,海尔给出的答案,是“人”,准确的说,是“人单合一”。

一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此次论坛上所说的那样:“人的价值最大化,才是永恒的。”

海尔生物医疗总经理刘占杰曾经是一名大学老师,拥有很多人羡慕的稳定、体面的工作。可这样的“常规路线”在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下打破了,刘占杰放弃了大学老师的工作,毅然开启了创业之路。他带领团队从家里拿钱对赌跟投,不怕苦、潜心钻研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超低温技术国产化。而今,海尔生物已经是在科创板上市的物联网生物安全科技生态品牌。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理论,“人单合一”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活化了企业的组织架构,将传统的部门、科层打散,转化为一个个“创新细胞”,这些细胞不是被动的解决问题,而是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发现和寻找痛点,链接各方资源,并创造不断循环的价值生态。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最新一届的“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选择将“体验迭代,价值循环”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

而要想实现这一主题,企业不能总是依赖于创业者和决策者的力量,而是要建立一个流动的、具备高度适应力和调整力的组织,让每个员工都参与价值创造,不断迭代用户的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回到上文所说的一只烤鸭的案例,和背后千千万万以“人单合一”为牵引的赋能场景——这些都不是孤立的故事,而是海尔集团围绕体验与价值的一次“跨圈探索”。

在这场探索中,海尔集团不仅为用户找到了不断迭代的体验,且通过整合各行业资源构建的自驱动品牌生态,也为行业探索出新的模式、带来新的生机。

回望过去,伴随着不解和质疑,海尔探索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十六年,只为用实践一遍遍验证理论。

时间最终证明了一切,今天,人单合一的引领性和普适性正在不断凸显,并已然成为了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标杆。

而眺望未来,海尔过往所付出的努力,转型的辛劳,也势必将在今后的竞争中,为他们赢得更多优势与机遇。

一如管理大师加里·哈默所指出的那样:

“今天,还在依靠科层制和部门制来维系公司,就等于忽视、放弃组织内99%的主动性和独创性,而只依靠高层的少数人去寻找未来,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赌注。”

“为了改变这一切,海尔让每个员工和用户之间创造零距离,每一个人都要对最终的用户负责。如果你能建立一个这样的组织,你就不会对未来感到恐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江西南昌青山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