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网创始人实名举报知乎背后:高质量问答平台,为何“假消息”蔓延?

亿欧网创始人实名举报知乎背后:高质量问答平台,为何“假消息”蔓延?

亿欧网创始人实名举报知乎背后:高质量问答平台,为何“假消息”蔓延?

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质疑知乎的风波仍在持续。

近日,黄渊普发布公开信,表示实名举报知乎及知乎创始人周源,称在知乎上有人匿名称其花钱买了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纽约大学商学院学历等。对此黄渊普发信息给周源,但却未收到回复,“我气不过,把他的微信删了”。由此,知乎匿名回答机制,再次引发公众质疑。

网传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举报的信息

随后,有媒体报道,周源在朋友圈作出回应:“我和团队正在重新思考隐私保护与良性讨论机制,针对匿名功能的具体调整举措将在近期发布。”6月25日,知乎官方账号“知乎小管家”也发文,表示要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处置涉企业、企业家的虚假不实和侵权信息,坚决打击恶意炒作行为等。

“专业、优质”,作为以“高质量的问答社区”为代表的内容平台,知乎吸引了大批用户的关注。而近年来,因“假消息”,知乎也多次引发舆论质疑。

知乎上有多少“假消息”?

在此次公开信中,黄渊普称,这不是他第一次在知乎被点名,曾有一些帖子批评其管理能力等,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去投诉,或者找知乎的人帮忙删除,因为他自己也做媒体和智库,也批评过别人,他认为被人批评也是正常的,上面的回答并不出格。他还专门回复过说哪些批评是客观的,哪些批评不客观。

让黄渊普忍不住给周源发信息的是知乎上一则“亿欧黄渊普会卷钱跑路吗?”的问题,黄渊普称在匿名回答中有的网友以“据说”的名义造谣对其进行诽谤。他表示,他并不想要知乎赔偿个人什么,想要的是知乎这个平台作出改变:把平台规则调到更公平合理,依然可以匿名,但要用实名制+造谣追责机制让造谣的人能承担成本(有很多可行的做法);知乎作为平台方不能撇清责任,把创业者、企业家的维权甩给法院。针对此事,6月25日,新黄河记者邮件咨询黄渊普,暂未收到回复。

其实,此前,知乎上的“假消息”也曾引发过风波。

就在5月份,一条“李玉刚知乎”的话题冲上热搜。起因是知乎推送了名为“李玉刚跳河自尽的前因后果”的消息。随后,李玉刚晒电影开机图回应:“突然热搜第一!电影尚未杀青,还没到宣传期呢!心直跳,冷静。看来以后内心得承得住。”

李玉刚发文回应

今年1月,一则“1888万天价彩礼”的话题同样火爆网络,而网帖同样来源于知乎的匿名用户。1月13日,知乎平台官方账号知乎小管家发公告称,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相关内容出自某匿名用户于2022年10月16日发布的回答。该回答于2023年1月12日被发布者修改为致歉声明,承认了杜撰事实。

而在2021年12月,据北京市网信办发布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知乎网负责人,针对知乎网多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等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知乎网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立案。

近年来,为了获取流量和关注,断章取义、掐头去尾、旧闻翻炒、模糊时间概念等做法频繁出现在不少网络文章中。有不少知乎老用户也吐槽过其推送文章的质量。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在知乎上,也可以看到有网友提出的关于“知乎上面为什么假消息特别多”等相关问答。

持续亏损下,多元用户的涌入和拓宽的赛道

知乎,于2011年1月正式上线。根据其官网信息,知乎凭借已成为综合性、全品类、在诸多领域具有关键影响力的知识分享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建立起了以社区驱动的内容变现商业模式。目前,已经覆盖问答社区、会员服务体系“盐选会员”、搜索、热榜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并建立了包括图文、视频、直播等在内的多元媒介形式。

2021年3月,成立10年的知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第二年,2022年4月22日,知乎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也让知乎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互联网公司。

翻看近年来知乎的内容变现商业模式以及营收状况,虽持续亏损,但成绩持续向好。2019年—2021年,知乎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71亿元、13.52亿元和29.59亿元;净亏损分别约为10.04亿元、5.18亿元和12.99亿元,累计亏损超28亿元。调整后净亏损分别约为8.25亿元、3.38亿元、7.50亿元。

但根据3月22日知乎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2022年知乎营收36.05亿元,较上年增长21.8%,经调整净亏损11.96亿元,较上年增长60.1%。

外界普遍认为,运营成本的提升是知乎增收不增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财报显示,2022年知乎广告营收9.26亿元,较上年减少20.2%;付费会员营收12.31亿元,较上年增长84.1%;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营收10.3亿元,较上年增长5.8%;职业培训营收2.48亿元,较上年增长442.1%;其他营收1.69亿元,较上年增长53.8%。

根据此前披露的规划“公司一直在战略性地寻找扩大收入来源的机会”,不难看出,虽然知乎的广告营收在下降,但付费会员和职业培训营收大幅上升,赛道在延伸。

另一方面,面对流量红利,知乎同样也在加紧吸引用户。此前,周源曾表示:通过扩大内容垂直覆盖和提升内容时效性,平台内容消费体验进一步提升,用户群更加多元化。当然,“多元用户”的涌入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内容质量上可能出现的良莠不齐。

5月24日,知乎宣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季度财报业绩。财务层面,知乎第一季度总收入为9.94亿元,同比增长33.8%;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70.9%;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5.1%提升至51.5%;以上营收增长和减亏幅度均超出市场预期。

虽然仍在亏损,但收窄幅度显著。此外,根据上述财报业绩,今年第一季度,知乎自IPO以来经营现金流首次转正达到5990万元。

对此,周源也表示:“我们欣然宣布,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保持增长的同时,亏损继续大幅收窄。得益于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形态和丰富的消费场景,我们的月平均活跃用户在本季度恢复了增长,3月的活跃用户数超过1.1亿。”

庞大的用户群体也预示着用户市场的下沉,虽然无论是用户还是内容,知乎也曾多次表达过对“高质量”的追求,但“假消息”诱发舆论的现象却在不断发生。

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乎的反应动作很快。6月25日,知乎发布关于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的社区公告。公告称,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态,知乎严格依据“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的要求,持续深入处置涉企业、企业家的虚假不实和侵权信息,坚决打击恶意炒作行为,依法查处侵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内容和账号,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讨论氛围。并列举了10条重点治理的违规行为,公布了举报热线等。

知乎小管家发布的公告

北京链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徐亮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4条至第1197条规定,网络平台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权利人发现被侵权的,可以提供侵权初步证据并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平台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徐亮介绍,公民发现网络侵权,可以提供初步侵权证据要求平台删帖,平台应及时将收到的侵权证据等转送侵权人,并根据证据采取措施;如侵权人接到平台转送的通知后,可以向平台提交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声明和证据的,平台应及时告知发起投诉人,并告知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对于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其实,因为所谓的“不实信息”,知乎也曾惹上过官司。2021年9月28日,抖音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了知乎,案由为名誉权侵权。抖音方认为,知乎热榜上的话题回答存在多处不实信息,请求法院判令知乎删除相关内容、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

网传周源在朋友圈回应

此外,周源在其朋友圈回应中也表示:“匿名功能是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维护一个开放讨论的社区环境,用户在分享个人经历的同时没有个人隐私方面的顾虑。匿名功能需要建立在友善互助的使用者基础之上,而在今天复杂的沟通环境下,这个机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扰。”并直言“知乎会作出改变。”

目前,关于匿名规则要如何改、怎么改?知乎并未有最新消息透露。

2021年时,知乎将品牌slogan从“有问题,上知乎”更新为“有问题,就会有答案”。答案,更应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作保障。

新黄河记者:李运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安徽滁州琅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