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A股五年来已经历三轮

央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A股五年来已经历三轮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央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积极推动央企以上市公司平台开展并购重组,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近五年内,已有“两船合并”、“两化合并”和“中国普天并入中国电科”等三轮央企合并,涉及诸多上市公司。

来源:摄图网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并购重组

据报道,2023年6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本次会议指出,中央企业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从而提高央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要以近年来央企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为契机,主动运用并购重组手段促进资产和业务布局优化完善,提升国有资源运营配置效率。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于2022年11月17日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显示,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从400户增加至近450户。中央企业累计向所控股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近6500亿元,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实施。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17年10月至今,共有“南北两船合并”、“两化合并中国中化”和“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三大央企合并重大项目。

“南北两船合并”涉及12家上市公司

2019年10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船)(以下简称:中船工业)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船)(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

本次“南北两船合并”,采取在两大船舶工业央企之外,新设直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作为控股平台,分别持有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100%股权。上述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不再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央企,而都已成为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共有1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船防务(600685.SH)、中国海防(600764.SH)、中船科技(600072.SH)、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动力(600482.SH)、中国重工(601989.SH)、久之洋(300516.SZ)、中船应急(300527.SZ)、中船汉光(300847.SZ)、昆船智能(301311.SZ)、中船特气(688146.SH)和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

据上述12家上市公司招股书及定期报告提供的数据,2019年至2022年,上述12家上市公司营收年化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31%、1.75%、0.21%、37.05%、8.85%、5.08%、9.10%、-11.82%、9.98%、10.09%、23.57%和10.84%,除中船防务和中船应急之外,都获得了收入正增长。其中,复合增长率超10%的有4家。

“两化合并”涉及13家上市公司

2021年3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公告,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

与上述“两船合并”相似,本次“两化合并”,同样采取在两大化工集团之外,新设直属于国务院的控股平台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并由中国中化分别受让中化集团与化工集团100%股权。本次合并完成后,中化集团与化工集团不再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全资子公司。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设立于2021年5月6日的中国中化旗下,目前共有1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安道麦A(000553.SZ)、沈阳化工(000698.SZ)、鲁西化工(000830.SZ)、中化国际(600500.SH)、沧州大化(600230.SH)、安迪苏(600299.SH)、昊华科技(600378.SH)、扬农化工(600486.SH)、克劳斯(600579.SH)、风神股份(600469.SH)、中化钾肥(00297.HK)、中国金茂(00817.HK)和远东宏信(03360.HK)。

上述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从2021年至2022年,13家上市公司中,沈阳化工、风神股份和中国金茂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0.53%、11.42%和8.52%,名列前三位。

“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涉及17家上市公司

2021年6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又公布信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本次重组完成后,中国普天不再作为国资委直属企业。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电科下属上市公司共有17家,分别为电科数字(600850.SH)、电科芯片(600877.SH)、东方通信(600776.SH)、宁通信B(200468.SZ)、凤凰光学(600071.SH)、国睿科技(600562.SH)、四创电子(600990.SH)、东信和平(002017.SZ)、电科网安(002268.SZ)、太极股份(002368.SZ)、海康威视(002415.SZ)、普天科技(002544.SZ)、天奥电子(002935.SZ)、中瓷电子(003031.SZ)、国博电子(688375.SH)、萤石网络(688475.SH)和四威科技(01202.HK)。

上述17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从2021年至2022年,共有14家上市公司营收取得正增长。其中,国博电子、中瓷电子、电科网安、东信和平、凤凰光学和天奥电子6家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93%、28.72%、23.27%、19.88%、17.08%和16.10%,都高于15%,名列当期中国电科下属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前六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山东临沂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