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民企座谈:听取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社论】民企座谈:听取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7月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短短一周内连续召开两场座谈会,引发外界强烈关注,释放积极信号。

应该说,两场座谈会有细微差别,一个座谈对象是民营企业家,另一个则是聚焦具体工作——直面困难、听取意见。不过,两场会议的背景则完全相同:此前,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建立了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这两场座谈会都是该机制运行的直接产物。

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很有必要。政府问计于企,既可增强工作的互动性,也可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问需于企,深入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改进政策举措,可进一步提振民企信心、稳定民营企业家预期。这两场座谈会,受邀企业兼顾大、中、小型不同规模,覆盖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为的就是“尽可能听取来自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数据显示,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4月初突破5000万户,较2012年底增长3.7倍;民企占比由79.4%提升至92.4%。相对应的是,截至5月底,我国“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民营企业已超过2500万户。可见,民企的体量更大了,分量更重了,发挥的作用更重要了,这也要求政府部门更多地倾听民企心声,通过精准的制度设计,为民企发展创造更优越的制度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民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要看到,并不是因为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才想起民营经济,才意识到民企的重要性,才对民营企业家青眼有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以贯之的制度安排。而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意味着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迈向新台阶,即通过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来增加民企的发展动能,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从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其实,不只是国家发改委,近日,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也召开了企业座谈会,都谈到了建立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关切,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是解决民企困难的有效路径。

眼下,要充分考虑民营经济特点,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只要倾听及时,政策到位,措施给力,减压直抵人心,民企发展就能更有信心,更好地走向广阔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天津市宁河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