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危机中的非理性舆论,因何引爆?

贴吧危机中的非理性舆论,因何引爆?

这几天,由百度贴吧商业化引起质疑迅速变成了一场互联网浩劫。

以“血友病吧”等百度贴吧与“医疗机构”商业合作引发危机,越来越脱离了理性讨论的环境,直接上升到了对百度的商业道德审判。

我们冷静下来从源头来看,之所以以“血友病吧”为代表的疾病类贴吧引起这么多人关注,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以疾病类特定主题的贴吧已经成为这么多疾病患者及家属获得医疗信息、医护咨询、心理互助的重要信息通道,而这种自发形成的社群,有可能是中国医疗体系本身的问题带来的;二是这些以具体特征形成的社群,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正如“吧主”位所言,一个类似“血友病吧”价值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事实上,公众担心类似“血友病吧”的贴吧“出售”给“野鸡医院”后,再去对普通消费者造成伤害。而百度疾病类贴吧的形成,正是现实中医疗体系不健全让患者在网上自发形成的互助性组织,一旦这块“阵地”被不良医疗机构掌控,那么患者的权益如何保证?

问题恰恰出在了这里,百度贴吧又已经营了十二年,百度贴吧目前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亿,月活跃用户突破了3亿,已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中国网民分享信息、寻求帮助的重要平台之一。然而快速发展的用户规模无形之中也给平台的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在这一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不出现问题。

正如充斥于网络的虚假医疗信息一样,百度对其合作方的资格,有审核的义务,但没有审批的权限。打个比方说,网络上广见的“野鸡医疗机构”,大多都拥有相关部门相应的许可证,即使是发布广告,无论是在贴吧还是网站、或者百度搜索,网络资源提供方有审核这些许可证真伪的义务,但没有审批这些机构是否合规的权限。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实际上不应该用一个公众化的公司来承担。同样对于行业机构的评价,是一个社会证信体系解决的事,我们更不可能依靠一个公众化公司去完成。

事实上,贴吧事件爆发后,百度已于12日正式宣布停止了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但舆论并没有就此停止喧嚣,更多的声音站在了道德的审判商业模式中的“恶”。

百度在商业化贴吧的过程中用力过度,出现问题后百度管理层震怒,坚决查清。而自13日开始的“斥资1亿加大技术和管理投入,扩充专业团队;与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合作,在每个搜索结果页开设不良信息网友快速举报通道,一经举报中心核实,百度将于48小时处理;与公安、食品药监等政府部门联动,打击重点案例;设立1000万阳光基金,面向普通网民推动安全上网教育”等阳光行动,则至少让公众看到了百度对贴吧这个中国最大的社群系统的担当。

然而事件没有那么简单,整个舆论仍然很难理性地来看百度在打击虚假广告和提高产品体验方面的努力。

14日流传在网上的百度对贴吧事件的回应信件,便有各种解读就不难理解。但在这封回应信件中,我们依然能看到百度对产品改进的决心。“我们从来没有因为一个产品短期内没有盈利没有收入就惩罚一个GM,贴吧十二年都没有盈利这不妨碍它仍然是百度的一个重要产品,仍然需要一个百度的VP来领军;相反地,我们会因为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不好而解散一个团队”。

任何产品体验的改进,都有试错的过程,百度贴吧亦然,概无例外。事实上百度贴吧这十多年来,为许许多多企业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公开免费的平台,受益的用户何止千万,之所以这次贴吧事件引起这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贴吧拥有非常广泛的用户群体。同样也正是拥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入口,百度对贴吧及其其它产品体验的改进或商业化过程,在平衡商业利益和用户价值方面的难度更大,更需要未来百度更谨慎地进行产品的体验的提升。

在如此压力之下,不管是百度为了就对危机还是打击虚假广告,其阳光行动至少在贴吧的用户体验方面仍然会有价值。

舆论之所以对百度仍然无放松的现状,只是公众把对社会现象不满,转嫁到了百度身上,如同把假货的责任转嫁到阿里和京东一样。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拥有中国互联网用户半壁半山的公司而言,用道德审判的方式去批斗,无助于中国互联网更健康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山东青岛李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