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原创技术跨越“死亡之谷”,长三角国创中心已布局建设94家专业研究所

帮助原创技术跨越“死亡之谷”,长三角国创中心已布局建设94家专业研究所

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跨越被称为“死亡之谷”,原因是基础研究阶段,有政府资金支持;产品和技术成熟阶段,有市场化资金支持。但在成果转化的概念验证阶段,因为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无人问津。

面对横亘在科研和产业间的鸿沟,上海如何破解?在7月10日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主题首场发布会上,记者走进位于浦东张江科学城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长三角国创中心”),这个唤醒了一大批沉睡的科研资源的地方。

长三角国创中心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它是国家科技部批复、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建的综合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谭瑞琮告诉记者,目前,国创中心正面向长三角重点产业领域,高水平、高标准布局遴选建设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能力,从事共性技术开发与集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移孵化的研发载体。研究所采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坚持“多元投入、团队控股/持股、轻资产运营”的机制,科研人才和团队可以成为按市场化运行的研究所的控股人,拥有研发机构的运营权、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把机构的发展与人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2022年8月,上海长三院与原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张宇峰博士团队,以及嘉定区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了国创中心智能传感研究所,目标打造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传感器产品,突破技术壁垒提升国产智能传感器竞争力。

团队、嘉定区和国创中心长三院共同现金出资组建团队控股/持股的轻资产运营公司,团队控股,长三院和嘉定区持小股;嘉定区提供研发场地、专业设备、建设资金,研究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嘉定的国资公司,国创中心提供研发资金,合力支持研究所建设运行。研究所公司就是市场的主体,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所享有研发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公司产生的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让科研和管理人员更多分享成果转化收益和技术升值价值,保障人才团队干事创业的动力和获得感。

通过将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有机结合,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长三角国创中心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技术供给与转化服务,服务了很多区域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以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瞄准的第三代半导体外延装备国产自主可控为例,该产研院引入“碳化硅外延设备”核心团队组织实施自主研发,以拨投结合方式孵化成立重大项目公司“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创中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上海优势研发资源和江苏产业配套整合,迅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技术得到成功验证,并顺利完成首台外延设备样机下线。公司设备生产的碳化硅外延片产品比国外同类产品具有高性价比、高产能等优势。2021年底,公司顺利获得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6亿元,2022年底公司获B+轮5000万融资,投后估值近20亿元,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支持的2550万元现增值至1.17亿元。

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王萌告诉记者,国创中心聚焦前沿早期风险度高、市场判断失灵、但有可能对未来产业和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填补空白的一类技术项目,国创中心选聘项目经理团队,孵化成立核心团队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在项目公司早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项目完成既定研发目标,若未获得市场融资,结题验收,宽容失败;待项目完成既定研发任务并启动融资时,前期国创中心支持资金按市场投资价格转化为公司股权。

“通过国创中心专业研判,利用财政资金给予前期投入支持,加速技术成熟,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引导市场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投资。”王萌说。截至今年7月,国创中心已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了94家专业研究所,拥有研发人员近15000多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超9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与长三角地区335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需求超过460项,合同金额约14亿元;对标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前瞻性、引领性、有望填补国内空白的原创性技术,通过“拨投结合”方式培育孵化65个重大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其中9个项目达成研发目标并实现A轮融资,加速技术向产业转化,推动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布于:广东云浮云安县